曼谷大皇宫

✍ dations ◷ 2025-02-25 06:31:24 #曼谷大皇宫

曼谷大皇宫(泰语:พระบรมมหาราชวัง)位于曼谷拍那空县,从18世纪到20世纪,曾是暹罗王国(泰国旧名)的皇宫。也是泰国王室公定的居住地点,在所有的泰国王宫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建于拉玛一世统治期间的1782年,然而,在1946年泰国国王拉玛八世驾崩后,拉玛九世将王室搬到迟塔拉达宫(Chitralada Palace),而象征王朝的宫殿依然存在,因此,现在的泰国王室并不住在这里。

曼谷大皇宫座落在昭披耶河东岸,四围有长达1,900米的围墙。

公元1782年拉玛一世登基后,认为吞武里皇宫的位置不占优势,于是下令将国都迁到湄南河东岸并兴建新皇宫。当时的建设地点原是候府(陈联)与华人聚居之地。这座新建的宫殿直到到公元1785年才竣工。新皇宫以大城时代的皇宫为蓝本,并且皇宫的地点也是按照兵法所建。在拉玛一世时,皇宫总面积为一百三十二泰亩,到拉玛二世时期又将皇宫总面积扩大为一百五十二泰亩(244,000平方米)。到了拉玛四世时期,此地便开始被称为“大皇宫”。

曼谷大皇宫建筑群带有浓厚的泰国特色,金碧辉煌,是到曼谷的旅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于公元1785年按照拉玛一世的指令所建。摩天宫殿位于中廷和内廷交界处。原来是临朝聼政的地方,现在则用于举行皇室的重要典礼。摩天宫殿群由因陀罗殿、伟大护国神殿、乍迦博碧曼宫组成。

节基皇殿(扎克里宫殿)曾是拉玛五世度过童年的地方。1868年,拉玛五世即位后,就开始计划在皇宫的北边建立宫殿群,由于当时的宫殿狭隘,拉玛五世因此在大王宫为了他的妻儿建造了安曼弥库宫殿(UIMANMEKU),宫殿群于1873年完成。1900年,大多数宫殿已是非公开的。

本皇殿以大城时代讪碧皇殿为蓝本,当初为木造建筑,到1789年殿顶遭雷劈而失火,拉玛一世下令重新建造,并赐名为“兜率皇殿”。

相关

  • 栓塞栓塞(英语:embolism)是指血管内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团块随血流被运送到远端并造成血流阻塞。造成阻塞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团块被称为栓子)。栓塞和血栓形成不同,后者是血栓在其形成部
  • 斐济储备银行坐标:18°08′23″S 178°25′31″E / 18.139617°S 178.425141°E / -18.139617; 178.425141斐济储备银行(英语:Reserve Bank of Fiji,简称:RBF),位于斐济共和国之首都苏瓦,系斐济
  • 松原市松原市,旧称伯都讷、新城、扶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北部。市境东界长春市,南接四平市,西南达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临白城市,北抵黑龙江省大庆市,东北
  • 上松布利克山上松布利克山(德语:Hoher Sonnblick),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中部,由萨尔茨堡州负责管辖,属于戈尔德贝格山脉的一部分,距离霍夏恩山2.4公里,海拔高度3,106米,每年平均降雨量2,176毫
  • 马耳他总督马耳他总督可以指:
  • 暹越战争 (1841年–1845年)暹越战争 (1841年–1845年)爆发于越南阮朝与暹罗拉达那哥欣王国之间,这二国就自身在柬埔寨的霸权地位展开的战争。越南此前在1831年的暹越战争击败了暹罗,巩固了自身对柬埔寨
  • 德累斯顿号小巡洋舰 (1907年)陛下之舰德累斯顿号(德语:SMS Dresden)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两艘德累斯顿级小巡洋舰的首舰,以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命名。它由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承建,于1906年开始龙骨架设(德语:K
  • 米格尔·乌尔万米格尔·乌尔万·克雷斯波(西班牙语:Miguel Urbán Crespo,1980年3月26日-),马德里人,西班牙左翼政治人物,“我们能”党员,自2015年起担任欧洲议会议员。1980年3月26日出生在马德里。
  • 首都圈电铁京义线首都圈电铁京义线(朝鲜语:수도권 전철 경의선/首都圈 電鐵 京義線  */?)是韩国首都圈电铁的其中一条线,由韩国铁道公社经营。由以下二个部分组成:路线中的一支从首尔特别市的首尔站启始,然后到位于京畿道坡州市的汶山站,另一支则为龙山线的全部区间。2014年12月以后,京义线与中央线直通营运,并称京义·中央线。京义线在首都圈电铁京义线指的是京义线在韩国已电铁化的路段,亦是这条线的核心部分。龙山线是这条线的支线,全部位于首尔特别市内,为全部地下区间。
  • 通史通史与断代史相对,指记述由远古到现代各时代历史的史书,以时间为主线,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一种记史方式。 通史是相对于断代史来说的,断代史是限于某个时代,但通史却是跨时代式研究,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用现代史学的口吻,这是“大历史观”。清代史家章学诚认为通史有“六便”和“二长”八个优点。“六便”是:免重复,均类列,便铨配,平是非,去抵牾,详邻事。“二长”是:具翦裁,立家法。但也有“三弊”,就是:无短长,仍原题,忘标目。何炳松指出“吾国史家之见及通史一体者,当仍首推刘知几为树之风生,至郑樵而旗帜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