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再城市化
✍ dations ◷ 2025-08-08 08:58:32 #再城市化
再城市化(英语:Reurbanization),也称为再城镇化,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当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现,城市发展开始倾向分散,最终导致逆城市化的过程,即城市的人口、工业商业等非农业资源逐步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导致城市中心区开始逐步衰落。在此背景下,发生逆城市化的国家与城市的政府和公共部门通过采取各种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并积极开发城市中心的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再度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总而言之,再城市化就是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发生逆城市化之后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功能和内涵的过程。再城市化的过程和实践,率先在一些城市化进展最早的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发生。例如,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在1980年代开始正视其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人口减少的问题,并由公共部门主导进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年至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和芝加哥等7个传统大型城市在城市中心区域内,再度历史性的实现了人口的正增长,出现了再城市化的过程。与此同时,英国伦敦的人口在连续30多年下降后,于1985年起开始微弱增长,也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在中国大陆,一些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阶段。诸如,天津市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将分散布局在市区内海河两岸的工厂仓库整体搬迁至工业园区,在中心城区发展第三产业,并将海河流域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聚集区域,这种城市规划的过程与再城市化的过程是一致的。另外,同样是中国城市化较早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部分城市开始将再城市化列为城市规划的议题进行探讨和实践。
相关
- 林奈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颅神经脑神经(Cranial nerves)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区别于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它们是直接由脑发出的。在人类中,传统上认为一共有12对脑神经,其中有10对分布于头面部。除第1及第2对外,其余
- 人类的由来《人类的由来》全称《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英语: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是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名著,首次出版于1871年。在此书中达尔文
- 脸盲脸盲症,即面部识别能力缺乏症。英文学名为prosopagnosia,亦可称为face blindness,该症状表现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Template:Lesions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市民俗称为“川医”,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的一座著名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原称“华西医院”
- 托马斯县托马斯县(Thomas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南部的一个县,南界佛罗里达州。面积1,430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42,737人,2005年人口为44,692人。县治托马
- 口器口器(Arthropod mouthparts),位于节肢动物口两侧的器官,有摄取食物及感觉等作用。昆虫口器由头部后面的3对附肢和一部分头部结构联合组成,主要有摄食、感觉等功能。蛛形纲口器包
- 斯洛伐尼亚–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欧洲联盟(绿色)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语:Republika Slovenija),通称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语:Slovenija),是一个位于中欧的,毗邻阿尔卑斯山的小国。西邻
- 虑病症疑病症(英语:Hypochondriasis),也作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虑病症,是指对自身出现的一些身体状况作出不合实际的解释,担心自己身患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疑病症患
- span class=nowrapKsub2/subSOsub4/sub/span>硫酸钾(化学式K2SO4)是硫酸根离子与钾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其固体为无色或白色六方形或斜方晶系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醇、丙酮和二硫化碳。具有苦咸味。硫酸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