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身

✍ dations ◷ 2025-08-13 01:55:40 #人类,绘画术语,动画术语,艺术技巧

头身是身高与头部的比例,几头身代表身高为头高的几倍。一般真实人类的成人头身比例大致在六至八头身之间,侏儒症患者可能只有四至五头身,某些模特儿可能达到九头身。但身材好坏和头身没有太大关联,在艺术家眼中,以肚脐为分界,下肢与身高比要接近1:1.618的黄金比例,才是被认为最美的,而卢浮宫所展出的米洛的维纳斯被誉为最美的人体雕像。以从下往上的角度或运用广角镜头的摄影手法,能够在视觉上让头身比例变大。

在艺术、漫画、动画等领域,经常不按照正常头身比例,创作出一头身至九头身不等的作品。当头身越小,相对头的比重越高,看起来头越大。台湾的神像雕刻坐姿多为三至五头身,而霹雳布袋戏集团则是将木偶改变为六至七头身,贴近人体比例。

掌握头身比例是人物设计非常重要的一环,角色必须符合不同年龄的身材比例,否则会显得突兀不自然。

Q版角色一般在五头身以下,简略了部分外观特征,强调可爱、讨喜的要素,常见于许多布偶、玩具。欧美的简易卡通画风头身更低,如《史奴比》和《加菲猫》介于二至三头身。特殊的例子像是美国动画《飞天小女警》本来为二头身,日本改编后的《飞天小女警Z》变成了四头身。大部分的萌画都是Q版角色。

日本的电脑软件伦理机构在2005年4月做出规定,限制萝莉系十八禁游戏作品的角色外观不可在五头身以下。

二头身与一头身的比例较为特别。二头身在日本称为SD(スーパー・デフォルメ,super déformer,超级变形之意),SD 高达系列将高达机器人设计成二头身角色模型,人物夸张地缩成一颗大头和胖嘟嘟的身躯,多样化的造型扩展了作品的可能性。许多作品会将角色画成二头身,像是在电子游戏中战斗时等的操作角色,搞笑、讽刺漫画等─例如哆啦A梦就是二头身。或是当成吉祥物使用在文具、毛绒玩具、萤幕保护装置、手机吊饰、交换卡片等用途。

一头身可能像史莱姆只有一个身体,或是如卡比有简单的四肢。更复杂的一头身甚至会加上头饰或各种配件,例如《魔动王》的机器人在展开成人型前为一颗大头,在《魔神英雄传》则是一颗大头搭配夸张的四肢。而在美国漫画中某些智囊型角色被描述成大头加四肢(大部分属于反派),或者甚至本身是大脑,例如《忍者龟》的克朗(英语:Krang)。

相关

  •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测)又称气象预报(测)、气象报告。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
  • 氰化氢氰化氢,又称氢氰酸,化学式HCN。标准状态下为液体,剧毒且致命,无色而苦,并有淡淡的杏仁气味(杏桃的果核当中含有苦杏仁苷,溶于水会释放出氰化氢),能否嗅出视乎个人基因。氰化氢是一种
  • 咖啡文化咖啡文化是指与咖啡有关的社会气氛,尤其是意式咖啡,其扮演着社会润滑剂的角色。此专有名词也指咖啡的流行与采纳,广泛而言,其亦是文化所带来的消费刺激。此环绕着咖啡与咖啡馆的
  • 步兵步兵,文意上指徒步行军作战的士兵。在冷兵器时代区别于车兵、骑兵等。但随着科技发展,近现代的普通步兵也需要依靠马匹、自行车、卡车、火车、装甲运兵车、直升机、橡皮艇等手
  • 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指由社会科学家以有系统方式进行的研究。社会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即使研究方法分为定量和定性,大部分方法蕴含二者元素。例如,定性研究往往以颇具
  • 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1915年-1960年),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最初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
  • 环戊烯环戊烯(Cyclopentene)是分子式为C5H8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具有类似汽油味道的无色液体。环戊二烯
  • 塞缪尔·弗里德里克·格雷塞缪尔·弗里德里克·格雷(英语:Samuel Frederick Gray,1766年12月10日-1828年4月12日),英国植物学家,真菌学家和药理学家。 他是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乔治·罗伯特·格雷
  • 印象管理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印象管理是目标导向的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过程。人们试图通过在社会互动中管制或者控制信息来影响其他人对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个物的看法(Piwinger
  • 加氧酶加氧酶(Oxygenase),EC号为1.13或1.14,是使一个或多个氧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底物相结合的氧化酶的总称。反应常伴随着芳香环的开裂,大多需要消耗NADH或者NADPH。单加氧酶(monooxyge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