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态

✍ dations ◷ 2025-01-22 23:35:05 #游离态
游离态是指元素存在的一种状态,与化合态相对。特别地,如果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那么其状态即被称为游离态。游离态物质,即是单质,如游离铁(Fe),游离硫(S)等。通常来讲,绝大部分元素的游离态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下都不稳定,在其他物质存在时很容易与之化合,而成为化合态。无论从种类还是物质的量上来说,地球上见到的大部分物质都是化合物。除了利用蒸馏、电解等方式人工制备的单质之外,自然状态下常见的游离态元素包括空气的组成成分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石墨和金刚石,硫磺以及一部分不活泼的金属。尽管它们也是游离态的,但它们一般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化合。一些非金属如氢、氮和氧的原子在游离状态时,会成对地聚合成双原子分子即氢分子、氮分子和氧分子或臭氧分子(请避免与核聚变混淆),并放出热量。这些元素之所以能以游离态稳定地存在于地球上是因为它们所形成的双分子原子中的共价键键能很高,因此它们所参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也很高,反应所需的条件也就比较严苛,即表现为它们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化合。稀有气体又被称为惰性气体。因为它们的原子中电子排布满足八隅体规则,很难失去或得到电子,所以它们极少参与化学反应。通过人工制造极端的环境,已经成功制得少数稀有气体的化合物,不过在自然界,它们几乎全部以游离态存在。游离态的碳的分布也较为普遍,包括著名的一组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和无定形碳。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最多达到四倍于原子数目的共价键,而且碳碳键的键能也比较高,所以碳单质相当稳定。游离态的硫通常见于火山口、温泉等地质活动频繁的地方。硫磺在地表形成后,并不容易长久地维持其原有状态,很容易与其它物质化合。不过因为不断的地质活动的作用补充新生的硫单质,所以在特殊的地区可以常年维持游离硫存在。一些过渡金属,主要是贵金属,因为电离能很高(参见电离能表),单质的还原性较差,所以不易与其它物质化合,得以以游离态相对稳定地存在。不过这些金属通常容易形成合金,此时它们就不再被称为处于游离状态。

相关

  • 细支气管小支气管是空气由鼻或口到肺的肺气泡之间的通道,而分支下层不再包含软骨或腺体。小支气管是支气管的分支。小支气管具有微丝血管。Template:Lower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
  • 交互作用在物理学中,力是任何导致自由物体历经速度、方向或外型的变化的影响。力也可以借由直觉的概念来描述,例如推力或拉力,这可以导致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改变速度(包括从静止状态开始运
  • 胰脏癌胰腺癌(英语:pancreatic cancer)是指胰腺细胞发生癌变而产生的肿瘤,这些肿瘤细胞具有侵犯其他组织的能力。胰腺的癌症可分为许多类型,最常见的是胰腺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
  • 麦芽麦芽(英语:Malt)是将谷物浸泡在水中,促使其发芽,利用其发芽产生的酶,将谷粒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然后再迅速地加热干燥,所产生的产品。,食品工业中一般多用大麦,也有用其他谷物的。麦
  • 甲氧苯青霉素甲氧西林(Methicillin)是一种于1960年首次合成的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发现于1960年,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可用于治疗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脑膜炎等由
  •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紫绀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卢多尔夫人卢多尔夫人(学名:Homo rudolfensis),又名鲁道夫人,是人科下的化石物种,是于1972年在肯雅库比福勒发现的。其标本为一个头颅骨(编号KNM ER 1470),估计是属于190万年前的。卢多尔夫人化
  • 美洛昔康美洛昔康(Meloxicam),商品名莫比可(Mobic),是一种昔康(oxicam)类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环氧酶的活性,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主要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强硬性脊椎炎
  • 酸碱值pH,亦称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音ㄌㄧㄥˊ)标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瑟伦·索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