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颌骨

✍ dations ◷ 2025-08-10 16:02:52 #前颌骨
前上颌骨(英语:Premaxilla)为许多动物颅骨上颌最前端的一对硬骨,多半有牙齿附着。人类的前上颌骨与上颌骨愈合,又称为门齿骨(英语:Incisive bone)。人类的前上颌骨被称为是门齿骨(英语:Incisive bone),为上颌的一部分,附着有两对门齿,与鼻翼及前鼻棘(英语:Anterior nasal spine)相连。在鼻腔中,前上颌骨的部分较后方上颌骨向上突出。前上颌骨的腭部部分为横向发展出来的骨板,在前端具有门齿孔(英语:incisive foramen),后方则与上颌骨的腭部部分相连 。在胚胎中,鼻部分发展自妊娠四个月时迁移至胚胎面部上的神经脊细胞。一对对称的鼻基板(英语:placode)(带有较厚的上皮组织)会开始向内层的间叶组织推进,并形成鼻凹陷,同时分隔出内鼻突及外鼻突。内鼻突则进一步发育成鼻中隔、人中及前上颌骨。前上颌骨最早的骨化中心发生在妊娠第七周,位置大约于第二对门齿牙胚处上方鼻软骨囊外侧表层。 在第十一周后额外的骨化中心则发育成为前上颌骨的翼板(英语:Alar plate)部分。接着前上颌骨会向上发展并与上颌骨的额突前端愈合,向后发展与上颌骨的齿槽突(英语:alveolar process)愈合。在出生之后前上颌骨与上颌骨的分界依然可以分辨,直到五岁之前都能观察到清楚的缝线。在双侧性唇颚裂的案例中,病患前上颌骨的发展形式与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其子宫内生长过分偏向于水平发展,因此在出生时保有过于突出的前上颌骨。大多数真口类的上颚前端都具有前上颌骨,在较原始的物种中则仅有前上颌骨中心部分存在。二齿鲀科的前上颌骨愈合而不明显,而包含鲟科在内的软骨硬鳞鱼则缺乏前上颌骨。爬虫类与其他非哺乳类兽孔目在前上颌骨后具有一对巨大的膜内骨,称为隔颌骨(英语:septomaxilla)。由于隔颌骨在无冠兽属(英语:Acristatherium)(白垩纪的真兽下纲物种)已退化为痕迹器官,因此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兽亚纲哺乳动物。有趣的是,现存的单孔目仍然保有隔颌骨。前上颌骨的大小与结构也被科学家用来当作数科蝙蝠分类的依据。

相关

  • 早发性射精早发性射精(英文:Premature ejaculation)俗称早泄,是指进行性行为时男性射精过早,医学上指是阴茎于插入阴道(阴道内射精延迟时间)或肛门一分半钟内射精。现在更多医生愿意从女性角
  • 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可以指:在传染病学领域,“不明原因肺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体系中的一个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7年5月10日公布的《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
  • ④ 北塞浦路斯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4年估计立国历史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Kuzey Kıbrıs Türk Cumhuriyeti,缩写为KKTC) 通
  • 日尔曼语日耳曼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语族。这一族语言有鲜明的特征,最著名的有关于辅音演变的格里姆定律。一些早期(约公元2世纪)的日耳曼语言发展出自己
  • TNA苏糖核酸(英语:Threose nucleic acid,缩写:TNA)是一种与DNA和RNA相似的化学物质,但组成物有所不同。地球上已知生物并未发现体内有此物质。TNA的骨架是由重复排列的苏糖(threose)单
  • Nbsub2/subOsub5/sub五氧化二铌是铌的氧化物之一,化学式为Nb2O5。白色粉末。不溶于水,难溶于酸,可溶于熔融硫酸氢钾或碱金属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中。铌用硝酸和氢氟酸混酸溶解得氟铌酸,经萃取铌和反萃
  • 阿什维尔阿什维尔(英语:Asheville)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西部,是班康县的县治。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68,889人,其中白人占77.95%、非裔美国人占17.61%。
  • 百叶百叶(英语:Louver)是一种将多个细长的板子,取出一定间隔,平行对齐排列出的结构物,如百叶窗,由一片一片的窗片组成百叶。百叶箱、百叶窗、百叶帘、百也门,皆是用上百叶的常见物。
  • 建州左卫建州左卫为女真族在图们江流域设置的一个卫所,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左右,明朝与李氏朝鲜之间的女真酋长猛哥帖木儿(清肇祖)所部从建州卫中析出,另置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
  • 尤皮克人西伯利亚尤皮克族(俄语:Сибирские юпики);又称尤堤人、西伯利亚爱斯基摩人、亚洲爱斯基摩人 。该族群居住在俄罗斯楚科奇半岛沿海地区。他们讲的语言为尤皮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