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颌骨

✍ dations ◷ 2025-05-11 05:21:17 #前颌骨
前上颌骨(英语:Premaxilla)为许多动物颅骨上颌最前端的一对硬骨,多半有牙齿附着。人类的前上颌骨与上颌骨愈合,又称为门齿骨(英语:Incisive bone)。人类的前上颌骨被称为是门齿骨(英语:Incisive bone),为上颌的一部分,附着有两对门齿,与鼻翼及前鼻棘(英语:Anterior nasal spine)相连。在鼻腔中,前上颌骨的部分较后方上颌骨向上突出。前上颌骨的腭部部分为横向发展出来的骨板,在前端具有门齿孔(英语:incisive foramen),后方则与上颌骨的腭部部分相连 。在胚胎中,鼻部分发展自妊娠四个月时迁移至胚胎面部上的神经脊细胞。一对对称的鼻基板(英语:placode)(带有较厚的上皮组织)会开始向内层的间叶组织推进,并形成鼻凹陷,同时分隔出内鼻突及外鼻突。内鼻突则进一步发育成鼻中隔、人中及前上颌骨。前上颌骨最早的骨化中心发生在妊娠第七周,位置大约于第二对门齿牙胚处上方鼻软骨囊外侧表层。 在第十一周后额外的骨化中心则发育成为前上颌骨的翼板(英语:Alar plate)部分。接着前上颌骨会向上发展并与上颌骨的额突前端愈合,向后发展与上颌骨的齿槽突(英语:alveolar process)愈合。在出生之后前上颌骨与上颌骨的分界依然可以分辨,直到五岁之前都能观察到清楚的缝线。在双侧性唇颚裂的案例中,病患前上颌骨的发展形式与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其子宫内生长过分偏向于水平发展,因此在出生时保有过于突出的前上颌骨。大多数真口类的上颚前端都具有前上颌骨,在较原始的物种中则仅有前上颌骨中心部分存在。二齿鲀科的前上颌骨愈合而不明显,而包含鲟科在内的软骨硬鳞鱼则缺乏前上颌骨。爬虫类与其他非哺乳类兽孔目在前上颌骨后具有一对巨大的膜内骨,称为隔颌骨(英语:septomaxilla)。由于隔颌骨在无冠兽属(英语:Acristatherium)(白垩纪的真兽下纲物种)已退化为痕迹器官,因此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兽亚纲哺乳动物。有趣的是,现存的单孔目仍然保有隔颌骨。前上颌骨的大小与结构也被科学家用来当作数科蝙蝠分类的依据。

相关

  • 荧光淬灭荧光淬灭(英语:Quenching)猝灭是当常温物质经射线照射(通常为紫外线或X射线)所发出会萤光强度降低的任何过程。淬灭受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很大,许多过程都可导致淬灭,例如激发态反应,能
  • 运输虽然美国在铁路客运方面薄弱,且大都市普遍存在交通堵塞的问题,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交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17世纪之后,随着殖民地的发达,美国各地的交通网开始逐渐成形。1869年
  • 淋巴毒素淋巴毒素(亦称为肿瘤坏死因子-β)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类细胞因子。淋巴毒素由Th1细胞产生,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改变,并促进吞噬细胞与之结合。
  • 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拉迪诺语:Baruch de Spinoza,拉丁语: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斯宾诺莎的祖先是居
  • 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一世(英文: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俗称“长腿(Longshanks)”“长腿爱德华”、又称“苏格兰人之锤(Hammer of the Scots)”,因征服威尔士和几乎征服苏格
  • 西门庆西门庆,字四泉,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及《金瓶梅》中人物。西门庆此角应该是先见于《水浒传》,然后兰陵笑笑生以他为主角写成《金瓶梅》。两书描写的西门庆性格和出生基本上一
  • 856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徐永宣徐永宣(1674年-1735年),字学人,又字辛斋,号荼坪。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文学家、诗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乡试举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七名同进
  • 江户幕府将军一览江户幕府将军列表中列出日本江户幕府时期,德川氏十五任征夷大将军的列表。德川家的将军除了秀忠以外,在就任同时都会一并得到源氏长者的称号,死后也会追赠正一位的地位。15位将
  •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争论南京大屠杀(日文:南京事件、南京虐殺事件)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中日双方对该事件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