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炫三

✍ dations ◷ 2025-05-19 17:01:02 #1942年出生,在世人物,国家文艺奖得主,中山文艺奖得主,吴三连奖得主,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持有人,台湾画家,台湾雕塑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友,淡江中学校友,移民

吴炫三(1942年11月14日-),台湾知名画家、雕塑家,宜兰县罗东镇人。以原始艺术的抽象表现为其个人风格。喜爱探险,早年自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曾留学西班牙、美国纽约市,师事台湾著名画家廖继春、陈敬辉、李石樵。

1970年代吴炫三前往非洲、中南美洲、北极、大洋洲等地的蛮荒地区旅游写生,作品在台湾、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南非、日本、韩国、中国都展出过。吴炫三曾出版的书籍有《非洲猎奇》、《吴炫三随笔》、《原始世界的传奇》、《南太平洋的传说》、《万里尘沙》。

吴炫三曾获得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吴三连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以及法国艺术文化骑士勋章。目前定居法国巴黎,工作室的位置就设在立体派大师-毕加索的附近,有向毕加索致敬的意味。。

吴炫三早期(1968-1979)学院性格浓厚、以自然及生活风景为主题的绘画,自1979年以来经由自然原始地区部落踏旅而发展出的“阳光时期”、“南太平洋时期”、“红黑白时期”的多元系列创作,以及艺术家以直觉将行动绘画导入东方哲学“气”与“道”的水墨实践,及2000年以后探讨人性的蒙太奇式影像拼贴等较少正式展出之创作。

“阳光系列”开启原始部落的探索之路 相较于其他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吴炫三深入蛮荒之地寻找灵感的行动,令人难以想像,但若是深入了解其背景或许就能找到答案。1979至1980年,吴炫三第一次深入非洲蛮荒地带,他在纳米比亚撒哈拉沙漠停留了一年的时间。对吴炫三而言,撒哈拉沙漠的阳光很干净、很新鲜,他形容那里的阳光就像是“蜜蜂针刺”的感觉。“我在撒哈拉沙漠看到破旧的篱笆影子,一条条的就想到太阳很强。所以我在创作中用很锐利的笔触表现阳光和人之间的关系。”他把知觉的感受转化为画面的呈现,以金黄色系为主的“阳光系列”应运而生。

一直在思考创作的吴炫三,乐于接受变化和挑战,1995年他发现自己的“阳光系列”的作品在画面表现日益奔放而且艳丽,虽然表现性强烈,但却让他想起表现派的作品,而立体派的风格也不时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我发现自己的作品融入太多其他学派的影子”。1995年上半年,吴炫三决定结束此一系列的创作,开始转向从中国哲学思想的出发。由于对自然的喜爱,吴炫三对中国哲学中的易经、老庄思想极感兴趣,进而发展出“红黑白”系列,举例来说,印鉴使用的印泥是朱砂,就是红色,印鉴代表一个人的身份,隐喻生命力,对他而言红色代表生命力,黑色代表力量,白色则指向和平。此外,红黑白也是原住民的色彩,在红黑白主调之下再与自创的“阴阳纹”合而为一,演绎出属于吴炫三的独创风格,“阴阳消长就是自然的法则;阴阳的和谐就是美的极致。”对吴炫三而言,他的作品即囊括了没有结束、绝对平面、阴阳纹与红黑白等上述关键特色。

“阿三(A-Sun)”是朋友对吴炫三的昵称,也是他在作品上的署名,流露出他待人的随和与热诚,也蕴藏他对人类生命、神秘自然的深刻洞察与体会。吴炫三自青年时期便以狂热、勤奋、执著的旺盛创作力崭露头角,1968年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毕业之前即推出生涯首次个展,2018年适逢其投入艺术创作50年,在这深具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他的创作生涯50年来,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国内外个展近150次。他1942年出生宜兰罗东,1960年入淡江中学经陈敬辉启蒙,师大时期则师承廖继春、李石樵、马白水、陈慧坤等台湾美术史上的重要大师,建立扎实的绘画功夫;1971年后又留学西班牙、闯荡纽约,并在回台后戮力于风格技法的自我粹练,以追求变革作为创作发展的进程。在1970年代乡土美术运动的潮骚中,曾被台湾艺坛视为年轻且具无限潜力的“乡土画家”,然而他却在1979年后以纵胆一搏的豪情,以探险踏察旅行为锻炼,深入地球的自然蛮荒地带,寻求回归原真的创作启发。自此之后,充满生命能量及强烈爆发力的创作风格,成为吴炫三最具识别性的个人特色,并获得国际艺坛的肯定与赞誉。

相关

  • eMedicineeMedicine是一个建立于1996年的线上临床医学知识库,创建者为两名医生,分别是Scott Plantz与Richard Lavely。这家公司于2006年卖给了WebMD。
  • 小核糖核酸病毒Enterovirus Rhinovirus Hepatovirus Cardiovirus Apthovirus Parechovirus Erbovirus Kobuvirus Teschovirus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是没有套膜、正股RNA、正20
  • 尸体尸体,是相对于生物的概念,指生物体死亡后遗留的尚未完全腐烂的躯体。至于完全腐坏、仅残余骨骼组织的动物尸体则称为骸骨,亦称白骨、骷髅、遗骨等,其中“骷髅”一词可能带有恐惧
  • 云莓云莓(学名:Rubus chamaemorus)是一种在广泛在北半球亚寒带地方生长的悬钩子属多年生灌木,分布于加拿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波罗的海沿岸,芬兰,爱尔兰,苏格兰、俄罗斯等地,多生长在林
  • 级联反应串联反应又称为级联反应,通常是一系列连续的分子内有机反应,有机反应是借由高活性的中间体进行的。它使单一无环的前驱体进行有机合成为一多核分子的复合体。定义为从前提分子
  • 静磁场静磁学(Magnetostatics)是电磁学的分支,专门研究电流稳定(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内磁场。在静电学中,电荷是稳定不变的;在这里,电流是稳定不变的。磁化强度不需要是静态的;静磁学的方程
  • 罗马奥运会第十七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XVII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XVIIe Olympiade,意大利语:i Giochi della XVII Olimpiade),于1960年8月25日至9月11日在意
  • 义马义马市,是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崤函故道,北仰韶峰,南眺洛伊,是自古以来连接东西二京(洛阳、长安)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兵家必争,商贾必越。现有连霍高速
  • 游客《游客》 (瑞典语:Turist) 是一部2014年鲁本·奥斯特伦德编剧并执导的瑞典剧情片。赢得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之评审团奖,并选入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代表瑞典角
  • 斯捷潘·伊里奇·欧柏林斯捷潘·伊里奇·欧柏林(俄语:Степа́н Ильи́ч Обо́рин,1894年8月15日-1941年10月16日),苏联少将,军事指挥官。1919年加入布尔什维克。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