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省
✍ dations ◷ 2025-04-05 00:04:49 #广西省
广西省(满语:ᡤᡠᠸᠠᠩᠰᡳ ᡤᠣᠯᠣ,穆麟德:guwangsi golo)为清朝时期22个省份之一。清代时,推行省、道、府州(直隶厅或直隶州)、县四级行政区划制,顺治六年(1649年)。将明朝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辖境改称广西行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1649年,设广西巡抚。1661年—1665年、1723年—1724年,设广西总督;1727年—1734年,由云贵总督兼管广西;其他时段,为两广总督兼管广西。明末清初的广西兵祸连年,先是南明永历政权反清与瞿式耜、李定国抗清,后有广西将军孙延龄起兵追随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随着社会的逐步恢复稳定,广西城镇商业繁荣,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日臻成熟,大量陂、堰、塘、渠的修建和水翻筒车普遍使用,田地大量增加,连山区亦开辟出梯田、冲田等。文化艺术方面,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桂剧、彩调剧等民间戏剧逐渐流行。清代中期以后,天地会势力在广西境内迅速发展,反清情绪高涨。鸦片战争爆发后,广西反帝反封建衡突形成高潮。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爆发,天地会的反清起义也在各地勃然兴起。其时,民众和西方教会的冲突也日益加深。1856年,法国借口“西林教案”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广西军民奋起抗击法国侵略,在陆路战场取得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清末,由于西方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广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加速破产,人民日益贫困,社会陷于动荡。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广西革命党人先后组织了柳州起义、浔州起义,正式宣告广西脱离清廷独立。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各别统辖各州厅县:雍正十年(1732年),荔波县划归贵州省统辖。1725年,设宾州直隶州,1734年裁;1727年,设西隆直隶州,1729年裁。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1府、2直隶厅及2直隶州,下辖8厅、15州、49县,及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相关
- 调味剂调味料或调味品是指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如果细分,调味料可以分为作料和佐料。作料指的是在烹调食物之前和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比如腌制食物的料酒、炒菜时
- 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是地球大陆相对于彼此的运动,因此似乎在海床上“漂流”。最初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后来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阐述,中文中“大陆
- 水能水力发电(英文:Hydropower)是运用水的势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水位的落差(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动能),例如从河流或水库等高位水源引水流至较低位处,流的水流推动轮机
- 莫利纳何塞·马里奥·莫利纳-帕斯奎尔·恩里克斯(José Mario Molina-Pasquel Henríquez,1943年3月19日-)生于墨西哥墨西哥城,化学家,是发现南极臭氧洞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成功解释了氯氟
- 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是一个蛋白酶家族,它们的作用是断裂大分子蛋白质中的肽键,使之成为小分子蛋白质。其激活是通过活性中心一组氨基酸残基变化实现的,它们之中一定有一个是丝氨酸(其名
- 艾德嘉·德加埃德加·伊莱尔·日耳曼·德加(法语: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
- 沿岸漂砂沿岸流(英语:longshore current)是指波浪推向岸边,有时波峰列(波列)并不平行海岸线,两者形成的夹角,一波一波的波浪推动成一股贴岸而行的海流。近岸水流的流动方向与碎波区底床地形.
- 生主生主(天城体:प्रजापति,字面意思是“众生之主”),亦译为世主,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中的一个神祇名称。“生主”一词的含义非常复杂,有时它指一个、或一组具体的神,有时它只是一个
- 莫希莫希(英语:Moshi)是坦桑尼亚东北部的城市,是乞力马扎罗区的首府,位于非洲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附近,有热带干湿季气候,座标3°20′05.58″S 37°20′25.37″E / 3.3348833°S 37.34
- 俞德浚俞德浚(1908年2月1日-1986年7月14日),北京人,祖籍浙江绍兴,植物分类学家和园艺学家。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