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伊巴州市镇列表列出位于巴西东北部的帕拉伊巴州当前下辖的所有市镇。巴西地理统计局(英语:Brazilia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Statistics)于2020年估计,该州人口4,039,277人,占巴西人口的1.908%,在巴西各州及联邦区名列第15;面积56,467.242平方千米(21,802.124平方英里),占巴西国土的0.664%,在巴西各州及联邦区排名第21位。
在巴西被葡萄牙人发现以前,帕拉伊巴地区居住着塔巴哈拉人(葡萄牙语:Tabajaras (Ceará))及波蒂瓜拉人(葡萄牙语:Potiguaras)。由于当时葡萄牙人注重的是在印度的香料贸易,而且他们还认为当时的巴西海岸较少利用价值,所以葡萄牙人对于巴西意兴索然。海盗及私掠者便看上这点,开始采伐巴西红木,而其中大部分为法国人,且还与印地安人发展出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1534年,佩罗·洛佩斯·德·索萨(葡萄牙语:Pero Lopes de Sousa)接管位在该地的伊塔马拉卡领地(葡萄牙语:Capitania de Itamaracá)。1581年,伊比利亚联盟形成才开始进行有力的殖民化进程,并在帕拉伊巴河(葡萄牙语:Rio Paraíba)口的雷斯廷加岛(葡萄牙语:Ilha da Restinga)发展出第一座居民点。1585年,为了打击海盗,葡萄牙人若昂·塔瓦雷斯(葡萄牙语:João Tavares)在帕拉伊巴河口建造了一座城,并命名为圣费利佩堡(葡萄牙语:Forte de São Filipe (Paraíba))以纪念国王。在那一时期,帕拉伊巴经历了短暂的繁荣:除了巴西红木外,引进已在伯南布哥蓬勃发展的甘蔗及遍布该地的牛只使帕拉伊巴成为当时第三富有的领地(葡萄牙语:Capitanias do Brasil),仅次于伯南布哥领地(葡萄牙语:Capitania de Pernambuco)与巴伊亚领地(葡萄牙语:Capitania da Baía de Todos os Santos)。在法国人之后,荷兰人亦试图攻取巴西,并于1634年以29艘战舰的舰队征服了帕拉伊巴。荷兰人的占领为该地带来负面影响:由于荷兰总督拿骚-锡根的约翰·毛里茨推动累西腓及纳塔尔的都市化,使二者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及繁荣;反观原先昌隆的帕拉伊巴被领地将军安德烈·维达尔·德·内格雷罗斯(葡萄牙语:André Vidal de Negreiros)因为战略因素而毁坏含他的农场在内的所有农场,使该地的制糖业受到打击。1654年,荷兰人被驱逐出巴西后,人们开始向帕拉伊巴西部开发并建立一些据点,如大坎皮纳,如此的开发使得博尔博雷马高原西部都成了牧牛场。18世纪时,中南部地区的黄金和钻石的开采导致蔗糖经济衰退。1817年,该地积极参与伯南布哥革命(葡萄牙语:Revolução Pernambucana)。1822年升格为省。1824年组成赤道联邦(葡萄牙语:Confederação do Equador),其后帕拉伊巴经历了政治相对稳定的阶段。在产业方面,则是从原先的制糖转变为19世纪上半叶的棉花栽种,而下半叶再回到甘蔗种植。1889年随合众国改制为州。1930年,时任州长及副总统候选人若昂·佩索阿(葡萄牙语:João Pessoa Cavalcanti de Albuquerque)被暗杀,引发1930年革命(葡萄牙语:Revolução de 1930),而首府之名亦改为若昂佩索阿以向州长致敬。近几十年来,帕拉伊巴持续发展旅游潜力,并努力实现现代化,摆脱低人类发展指数州份的称号。
帕拉伊巴州划分为4个中级地理区(葡萄牙语:Regiões geográficas intermediárias e imediatas)、15个直接地理区(葡萄牙语:Regiões geográficas intermediárias e imediatas)及223个市镇。若昂佩索阿为帕拉伊巴州首府、人口数最多及人口密度最高的市镇,其人口超过80万人,而人口数最少的市镇为帕拉里,人口密度最低的市镇为圣若昂杜蒂格雷。蒙泰鲁为面积最大的市镇,而博博雷马则为面积最小的市镇。
本列表依代码排序,并给出市镇的名称、代码、所属地理区、人口、面积、人口密度等资料。
若昂佩索阿,帕拉伊巴州的首府及人口最多的城市,巴西人口第二十四多的市镇。
大坎皮纳,该州人口第二多的市镇。图为大坎皮纳历史和地理博物馆(葡萄牙语:Museu Histórico e Geográfico de Campina Grande)。
帕图斯,该州人口第四多的市镇。
巴约,该州人口第五多的市镇。图为若昂佩索阿国际机场(葡萄牙语:Aeroporto Internacional de João Pessoa)。
索萨,该州人口第六多的市镇。图为该地的救世主圣母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