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的表面有许多让人惊讶的地表特征。今日对金星表面所知道的知识大多来自于1990年8月16日至1994年9月完成6次环绕金星的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该探测器总共测绘了98%的金星表面,且有22%是可使用3D眼镜观看的立体影像。
金星表面被浓密的大气层覆盖,并且有火山曾经激烈活动的证据。金星上的盾状火山和复式火山和地球相似。
相对于月球、火星和水星,金星表面甚少小型撞击坑。这很可能是因为金星的浓密大气层将较小的流星烧光。金星的中型到大型撞击坑比小型撞击坑多,但数量仍不如月球和水星。
在金星上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表特征,其中包含冕状物(Corona,因为外表像帽子)、镶嵌地块(Tesserae,指高度变形的大范围区域,可见到二维或三维地形折曲和破碎地形,一般认为只在金星发现)、蛛网膜地形(Arachnoid,类似蜘蛛网)。并有发现长熔岩河,以及风蚀作用和板块运动造成金星表面现在复杂地形的证据。
虽然金星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和地球下合时距离仅约4000万公里左右),而且和地球体积相近;但至今没有一个探测器可在金星表面工作数小时以上,这是因为金星的大气压力是地球的 90 倍。而金星表面的温度大约是 450°C。最可能原因是金星大气层大量二氧化碳 (96.5%)造成的温室效应。
以紫外线探测金星可看到在赤道附近有 Y 形的云系统形成,代表赤道上空的大气环流每四天就可环绕金星一周,所以风速可高达 500 km/h 。这种高速风存在于高空,但在金星表面附近的大气层则相当平静,且多数金星影像中甚少风蚀的证据。
在月球之后,金星是第二个在地球上使用雷达观测的太阳系天体。对金星的首次雷达达观测是1961年使用NASA深空网络中的金石深空通讯体系(Goldstone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 Complex)。在连续的下合中使用金石深空通讯体系和阿雷西博天文台对金星持续观测;这些研究确定了早期金星通过子午圈时进行量测的结果,在1963年确定金星的自转是逆行的(金星绕太阳公转方向和本身自转方向相反)。雷达观测也让天文学家知道金星自转周期是 243.1 个地球日,其自转轴和轨道平面几乎垂直。同时也确定了金星的半径是 6,052 公里,比之前使用地面光学望远镜量测最好的结果少了 70 公里。
因为对金星表面地质特征的兴趣所刺激,在1970年至1985年之间雷达成像技术快速进步。早期的雷达影像显示金星表面的土壤比月球紧密。首次从地球观测到的雷达影像显示非常亮的高地(雷达讯号高度反射),被命名为α区(Alpha Regio)、β区(Beta Regio)和麦克斯韦山脉(Maxwell Montes)。雷达技术的进步使影像分辨率达到 1-2 公里。
太空探索的时代来临以后,金星被考虑成为下一个登陆探测登陆地点。每19个月就会有一次探测器前往金星的发射窗口,自1962到1985年每次发射窗口都发射了探测器前往金星。
1962年水手2号首次飞掠金星,是第一个到达其他行星的人造物体。1965年金星3号虽然坠毁在金星表面,仍成为首个登陆其他星球的空间探测器。1967年金星4号成为首个传送金星大气层内部资料的探测器,同年水手5号则量测了金星的磁场。最后在1970年金星7号进行了首次可控制的登陆金星。1974年水手10号在前往水星路上飞掠过金星并拍摄了金星云层的紫外线照片,发现了金星大气层中极为高速的风。
1975年金星9号传送了首张金星表面的照片,并在登陆地点以伽马射线观测附近的岩石。同年稍后的金星10号则传送了更多金星表面照片。
1978年先驱者12号(也被称为先驱者金星1号或先驱者金星轨道器)环绕金星并首次传送金星北纬 63 度到 78 度的高度与重力场图。
同年,先驱者金星2号发射四个探测器进入金星的大气层以测定金星大气。结合该次任务和先前的资料,确定金星表面温度约 460°C,而金星表面的大气压是地球大气压的 90 倍,确定了之前地球上雷达的观测。
1982年苏联的金星13号传送了首张金星表面的彩色影像,并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了土壤样本。该探测器在金星恶劣环境中操作了 127 分钟。同年金星14号登陆艇侦测到金星表面有疑似地震活动。
1983年金星15号和金星16号传送大量金星北半球的雷达资料和高程资料。这是首次在金星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分辨率是 1 到 2 公里。金星计划的雷达资料分辨率是先驱者金星计划的 4 倍。金星15号和16号传回的雷达资料分辨率远比地面雷达资料高,以杜卜勒成像方式显示了先前看不到的地表纹理和地貌。探测器以高度偏心极轨道绕行,从金星北极到北纬 30 每 16 分钟环绕一次。其余周期 24 小时的轨道可传送 8 Mb 的资料。金星每24小时公转 1.48 度,使探测任务在1983年11月11日到1984年7月10日之间可观测完整的金星极区。这些无线电全息影像会由位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与电子学研究所内的 SIMD 数学协处理器收集并处理成条带状影像与绘制成地图。
大多数金星地貌的基础影像是由金星15号和16号的雷达资料建立。苏联地质学家发现,之前被认为是撞击坑的地质特征实际上是不寻常的火山特征。金星上的冕状物、蛛网膜地形、镶嵌地块和真正的撞击坑都是首次被发现。并未发现金星表面有板块运动的证据,直到麦哲伦号以前苏联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争论是否有板块边界的地表特征被遗漏。金星表面撞击坑不多也显示金星表面极为年轻,约仅1亿年。这表示金星强烈的火山活动造成了地表的更新。
1985年当哈雷彗星引起大众的兴奋时,苏联发射维加计划的两艘探测器到金星。维加1号和维加2号都携带了一个带有仪器的氦气球探测距离金星表面 50 公里高的大气层,让科学家可以探测金星大气层中最活跃部分的大气动力状况。
1989年5月4日麦哲伦号由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同年8月10日到达金星并开始使用雷达进行金星探测。每天可环绕金星 7.3 次,每次可绘制宽 17-28 公里宽,70000 公里长的条状影像。1800 个条状影像可绘制出金星整个表面。
金星的第一个影像在1990年8月16日被接收到,而例行的地形测绘则开始于同年9月15日。第一轮测绘循环 (Cycle 1) 持续了 243 个地球日;这也是金星自转周期。Cycle 1 在1991年5月15日成功完成,绘制了 84% 的金星表面地图。
Cycle 2 在这之后立即开始进行,直到1992年1月15日。在每次循环中探测器都以不同角度倾斜取得不同的视角以产生立体影像,让科学家可制作出金星表面的立体地形图,该技术就是所谓的合成孔径雷达。
Cycle 3 原订完成于1992年9月14日,但因为仪器问题提前一日结束。整体而言雷达资料覆盖了金星表面 98% 的面积,有 22% 的面积是立体影像。麦哲伦号资料的金星表面影像空前清晰,且覆盖极广,至今尚未被超越。
Cycles 4, 5 和 6 则是进行金星表面重力探测。麦哲伦号以气阻减速方式尽可能降低轨道高度,最低高度距离表面只有 180 公里。Cycle 6 结束时麦哲伦号的轨道衰减更多,进入了金星大气层外缘。在进行最后实验之后,麦哲伦号于1994年10月11日结束任务并脱离轨道进入金星大气层烧毁。
随着望远镜的发明,就能以光学方式观测金星,尽管很快就发现金星表面被浓厚云层覆盖。1643年弗朗切斯科·封塔纳(Francesco Fontana)是最早宣称看到金星云层中有黑色痕迹的天文学家之一,有些科学家甚至说可经由云层的洞看到金星部分表面。科学家也宣称看到金星盘面一些亮点,可能是某些山的山顶已高过云层。这类观测最有名的是与威廉·赫歇尔合作的一位知名观测天文学家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Johann Hieronymus Schröter)报告,自1789年开始有一个圆形明亮的观点接近金星晨昏圈的南方,这被认为是一个高约 43 公里的高山反射的阳光。赫歇尔驳斥这观测结果,并认为这是施罗特的望远镜有缺陷。许多其他观测者也宣称看到在金星的晨昏圈有不规则物体,这些争议直到20世纪科学家使用可穿透云层的雷达观测后,确定没有如此巨大的山存在。
金星的表面相对地球较为平坦,已有93%的表面由先驱者号金星计划的资料绘制成地形图,科学家发现从金星最低处到最高处的高程差约 13 公里;而地球从洋底盆地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高程差约20公里。
根据先驱者金星计划的高度资料,51%表面的高程比平均半径约6052公里高约500米,只有2%表面高程超过平均半径2公里。
麦哲伦号的高度量测证实了金星的主要地表特征。根据麦哲伦号资料,80%的表面高度比金星平均半径高约1公里。金星最主要的隆起是在吉祥天高原(Lakshmi Planum)周围的山脉:高11公里的麦克斯韦山脉(Maxwell Montes)、7公里的阿克娜山脉(Akna Montes)、和7公里的弗蕾亚山脉(Freya Montes)。虽然金星表面相对平坦,仍发现了不少大规模的倾斜平原。像是麦克斯韦山脉西南侧的倾斜平原倾斜角可达 45°。达努山脉(Danu Montes)和泰美斯区(Themis Regio)的倾斜平原则达到倾角 30°。
金星表面大约 75% 是裸露岩石。
基于先驱者金星计划的高程资料和麦哲伦号的进一步确认,金星表面地形可分为三大部分:高地、沉积平原和低地。
金星表面约 10% 是高程 2 公里以上的高地。金星最主要的高地区域是阿佛洛狄忒高地(Aphrodite Terra)、伊师塔高地(Ishtar Terra)和拉达高地(Lada Terra);以及地质区域贝塔区(Beta Regio)、福柏区(Phoebe Regio)和忒弥斯区(Themis Regio)。次要的高地群则有阿尔法区、贝尔区(Bell Regio)、艾斯特拉区(Eistla Regio)和忒梯斯区(Tethus Regio)。
沉积平原的平均高程约 0 到 2 公里,占金星表面一半以上面积,主要有:埃巴尔钦平原、艾诺平原、阿赫塔玛尔平原、阿尔玛-墨尔根平原、阿塔兰特平原、阿乌德拉平原、比列吉尼亚平原、泽拉萨平原、丰努哈平原、加尼基平原、圭尼维尔平原、贡达平原、海伦平原、赫那莫阿平原、伊玛普伊努阿平原、卡内克伊平原、克维勒平原、拉伊姆多塔平原、拉维尼亚平原、勒达平原、莉布丝平原、约罗娜平原、洛乌希平原、洛瓦纳平原、摩加佐平原、纳芙卡平原、尼俄柏平原、恩索墨卡平原、努普塔蒂平原、鲁萨尔卡平原、赛德娜平原、雪姑娘平原、索戈伦平原、塔赫米娜平原、提莉-汉乌姆平原、提娜廷平原、温迪纳平原、维拉莫平原、维玛拉平原、哇哇拉格平原、吉别克平原。
金星表面其他部分是低地,高程在 0 公里以下。雷达反射资料显示在公分等级之下这些区域是平坦的,这是夷平作用(gradation,指从高地侵蚀出来的细颗粒物质在低地沉积)的结果。
地球上的雷达探测发现了金星部分地形模式类似撞击坑;而金星15号和金星16号确认了约150个可能的撞击坑。接着麦哲伦号对金星全球探测更确定了接近900个撞击坑。
计算表面撞击坑的数量是预测一颗行星表面年龄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系中的天体撞击机率是随机的,所以表面撞击坑越多代表年龄越久远远。与水星和月球相比,金星表面的撞击坑相当少。部分原因是因为金星浓厚的大气层将较小的陨石在撞击表面前烧完。金星计划和麦哲伦号的资料都发现很少直径小于30公里的撞击坑,而麦哲伦号更进一步显示没有小于直径2公里的撞击坑。但是大型撞麦哲伦坑相对也较少,而且撞击麦哲伦坑相对年轻,且极少被熔岩填满。这代表这些撞击坑所形成时间是在该区域火山活动停止后,而且雷达资料显示这些撞击坑表面粗糙且没有足够的时间侵蚀殆尽。
在月球等比较古老的天体,计算撞击坑数量可以用来决定表面不同区域的年龄。月球表面较古老的高地的撞击坑较多。金星表面撞击坑并不多,造成分析上的困难;但是金星表面的地质特征是完全地随机分布,这暗示金星整个表面大致上年龄都相同,或至少相当大的区域平均年龄差异很小。
将所有资料一起分析,所有证据显示金星的表面相当年轻。撞击坑的分布看起来是非常符合地表几乎完全更新的模型。之后的极端强烈活动减少,发生率下降和撞击坑数量开始累积,只有轻微的地表改变和更新持续至今。金星的年轻表面都在同一时间形成的状况和其他类地行星相比是相当不同的。
一般假设3亿到5亿年前金星曾经历一次全球性的地表更新,但并没有过一块金星上的岩石被进行定年过。虽然可能有些学说认为是金星的地壳整个沉入地幔,但更合理的假设是大量熔岩流持续数千年到数百万年。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个事件是金星的循环一部分。在地球,板块运动允许地幔的热散到地表;但是金星并没有板块运动的证据,所以这理论内容是金星内部增温(因为放射性元素衰变)直到地幔的物质温度高到足以冲上表面。接下来的地表更新事件则是熔岩覆盖了金星大部分的表面,直到地幔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重新开始这过程。
另外有其他金星的特性可以帮助解释这个理论。金星缺乏磁场一直是个谜,因为金星的体积相当接近地球,而且推测其组成物质也相当接近。然而这可以用其核心尚未散失热能来解释。此外,金星大气层中氘和氢的比值比地球大气层或彗星的要高。大气逃逸的过程是氢和氘极少数不一样的地方。极高的比值代表在太阳系形成初期,金星大气层中曾有大量的水存在;而且巨大的火山爆发可能是放出大量的水(也会释放出其他的成分,例如造成金星硫酸云的硫)。
关于金星表面全球性的更新假说必须要有更多证据来印证;但有数个不同的证据是支持该假说。不过现在仍难以解释金星的撞击坑分布型态。
金星的表面主要是火山地形。虽然金星看起来与地球相似,但在地球上相当活跃的板块构造运动在金星是不存在的。金星表面有 80% 是火山熔岩组成的平原拼接而成,并散布着一百多个大型盾状火山和数百个小型火山以及火山地形结构,例如冕状物。这些地质特征相信几乎只在金星上被发现:巨大的环状结构横跨约 100-300 公里,且高度超过金星表面数百米;目前只有天王星的卫星天卫五的表面有发现这样的地质特征。形成机制相信是因为地幔的对流热柱上升时推动地壳,在表面形成穹丘,之后因为熔岩冷却并从侧面流失,造成穹丘中心向内塌陷,产生了形状类似皇冠的冕状物(Corona)。
在火山沉积物中可以看出其差异。在许多状况下,火山活动有一个固定的来源,其沉积物是在邻近区域被找到。这类的火山活动被称为“集中性火山作用”(Centralized volcanism);所形成的火山和其他地质特征形成了特殊的区域。第二种火山活动并非放射状或集中性的;洪流玄武岩(Flood basalt)覆盖了大片区域,类似地球上的德干暗色岩。不同性质的喷发会造成各种熔岩流模式。
金星上有大量直径小于20公里的火山,其数量可能从数千到高达数百万。许多金星上的火山看起来像被压平的穹丘或者是薄煎饼,其形成机制被认为类似地球上的盾状火山。这些薄饼状穹丘型的火山直径可达到15公里,高度约1公里。在金星表面的地盾区域可以发现数百个这类型的火山。
地球上的火山主要可分为两种形式:盾状火山和复式火山。盾状火山,例如夏威夷的火山,是从地球深处称为热点的区域将岩浆喷出。盾状火山的熔岩流动性较高,并且容许气体散逸。复式火山,例如圣海伦斯火山和皮纳图博火山,的形成则和板块构造运动有关。这类火山形成区域会发生一个板块的海洋地壳在隐没带进入另一个板块的下方;同时也会将一部分海水带往地壳之下,产生黏度较高的熔岩,限制了气体的散逸,因此复式火山的暴发比盾状火山强烈。
金星没有板块运动或海水,所以其上的火山都是盾状火山。尽管如此,金星上的火山型态仍旧和地球不同。地球上的盾状火山宽度约数十公里,高度可达十公里;如果冒纳凯阿火山的高度是以海床为基准测量。金星的盾状火山可到达数百公里宽,但较平坦,平均高度约1.5公里。
金星的熔岩穹丘(常被称为薄饼状穹丘)经常比地球上相同的地形大10到100倍。这些地型通常和冕状物以及镶嵌地形一起出现。一般认为其形成是喷出的高浓度富含二氧化硅熔岩喷出后因为金星的极高大气压力而形成。贝状边缘穹丘(scalloped margin dome,常被称为“虱子”,因为其外表看起来有很多“腿”)被认为是因为曾经历过在边缘发生山崩等值量流失造成的。有些碎块沉积物分散在这类穹丘周围。
其他金星表面的独特地质特征有“新星”(Nova,指岩脉或地堑造成的放射状结构)和蛛网膜地形。新星的形成是因为大量岩浆涌到今星表面形成会高度反射雷达讯号的辐射状山脊和沟渠。岩脉在中心点,也是岩浆涌出的地方形成对称的结构,这些结构也可能会因为岩浆库的塌陷造成下陷结构。
蛛网膜地形则是因为类似蜘蛛的网,主要是数个同心的卵状结构被一个复杂的放射状结构环绕,类似新星。目前被认为是蛛网膜地形的区域总共有250个,尚不清楚其形成是相同或不同地质过程的结果。
尽管金星看起来并没有板块,金星的表面仍有不少特征是和板块运动有关;例如断层、褶皱运动、火山、大规模的山和裂谷,在地球上这些都是由浮动在熔融的内部结构上的板块造成。
金星上火山的活动造成了一系列的褶皱山脉、裂谷和称为镶嵌地块(Tesserae,来自希腊语的“地砖”)的地形。镶嵌地块是长期以来压力和张力造成的变形作用结果。
和地球不同的是,金星的地质变形作用力是直接来自于地幔。重力研究发现金星缺乏可以让板块在上面浮动的低黏度的软流圈。金星缺乏软流圈也许可以解释金星表面的变形作用是由对流所主导。
金星表面的板块便行有多种不同规模,最小的是线形节理或断层。大多数状况下金星的断层是平行线结构。类似月球和火星上小而不连续的山峰也可被找到。张性板块活动会出现正断层,就是某一区域的地壳相对于其他围绕的区域是下沉的区域。雷达影像显示这些种类的变形集中在金星赤道和南半球高纬度区。这些带状区域宽约数百公里,并且看起来互相连结,可分布在整个金星上,形成一个和金星火山分布相关的全球性系统。
金星上裂谷的形成则是因为岩石圈的扩张,而且是大群的下陷地形,下陷深度约数十到数百米,并且长度可延伸到1000公里左右。金星的裂谷形成大多与火山抬升形成穹丘有关,例如贝塔区、雅特拉区(Atla Regio)、和艾斯特拉区的西部。这些高地看起来是巨大的地幔热柱(Mantle Plume,岩浆上升流)上升的结果,会造成地表上升、破裂、形成断层和火山活动
金星上最高的山脉是位于伊师塔高地的麦克斯韦山脉,是压缩、伸张和侧向位移造成的。在金星低地发现的另一种形式的地形特征则是由比金星表面高数公里的“山脊带”组成的特征,宽约数百公里,长度可达数千公里。主要集中在金星南极附近的拉维妮亚平原(Lavinia Planitia)和金星北极的阿塔兰特平原(Atalanta Planitia)。
镶嵌地块主要形成于阿佛洛狄忒高地、阿尔法区、忒梯斯区(Tellus Regio)和伊师塔地的东半部(福尔图娜镶嵌地,Fortuna Tessera)。这些区域可以看到不同地质单元之间的地堑互相交叉或重叠,代表这些区域是金星表面年代最古老的区域。镶嵌地形一度被认为和板块运动有关,与地球上的大陆类似;实际上这可能是大量玄武岩质熔岩流形成的大平原经历强烈的构造断裂作用的结果。
金星地壳的厚度大约是 50公里,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地幔厚度约 3000公里,组成成分仍未知。因为金星是类地行星,因此一般假设金星有一个成分以铁和镍为主的半固体核心,半径约 3000公里。
从探测资料中发现金星没有明显的磁场。行星的磁场是在行星的核心中以相同于发电机的机制产生。行星要产生磁场,核心必须是可导电的流体进行转动并对流。金星一般被认为有可导电的核心;而且即使金星自转周期非常长(243.7个地球日),电脑模拟发现这已足够产生磁场 (Stevenson 2003)。这表示金星的核心缺少对流运动。当核心内部和外部温差很大时就会产生对流,但既然金星没有板块构造运动释放热能,这可能是造成金星没有内核的原因,或者其核心目前并未冷却。
金星的熔岩流长度经常是远超过地球上的,可达数百公里长和数十公里宽。至今仍不了解为什么这些熔岩区或“叶状流”会有如此规模,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这是大规模玄武岩质、黏性低的熔岩大量流出形成大规模的平坦平原。
地球上的玄武岩质熔岩有两种形式:阿ㄚ熔岩(ʻAʻa) 和绳状熔岩 (Pāhoehoe)。阿ㄚ熔岩的特征是许多破碎的岩浆块(块熔岩,Clinker)形成的粗糙外表。绳状熔岩则是枕头状或绳状外观,其粗糙表面对雷达讯号高度反射,可用以区分阿ㄚ熔岩和绳状熔岩。这些变化也可反映熔岩年龄和保存状况的不同。渠道和熔岩管(Lava tube,当穹丘形成时渠道会冷却)在金星上很常见。两位澳洲卧龙岗大学的行星天文学家 Graeme Melville 和 Bill Zealey 以 NASA 的资料研究这些熔岩管后认为这些熔岩管遍布于整个金星,而且体积最大可达到地球熔岩管的十倍。Melville 和 Zealey 认为金星这些巨大的熔岩管 (数十米宽和长度数百公里)也许可以用金星表面的高温和高流动性熔岩来解释,并且使熔岩缓慢冷却。
在金星的大部分区域发现的熔岩流都和火山有关。很多区域都以火山为中心,环绕着高流动性的熔岩流。这些熔岩流也和分裂的撞击坑、密集分布的火山穹丘、火山锥、火山井、火山沟等有关联。
在麦哲伦号的观测资料中辨识了超过 200 个渠道和复杂的峡谷结构。金星上的渠道可分为单一、复杂和复合结构。单一渠道就是只有一条长峡谷的结构。这类峡谷包含类似在月球上的“溪流”,和一种称为“Canali”的新类型结构,这是长而独特的峡谷,在整个路径上都保持一定的宽度。金星上发现最长的渠道称为巴尔提斯峡谷(Baltis Vallis),长度约 6,800 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六分之一。
金星表面的复杂渠道除了成网状分布外还包含了交织(Anastomosis)的网状结构。这种渠道可和一定数量的撞击坑和重要的,与主要熔岩流区域相关的熔岩平原一起观测到。复合渠道则是单一和复杂结构渠道所组成。金星上最大的这些渠道都是交织成网状的结构,并且是金星表面上的小山丘坡度变缓,类似在火星上所见山丘。
虽然金星上这些渠道的形状很可能是流体侵蚀造成,但并无证据显示这些渠道是被水侵蚀造成。事实上,没有任何金星在最近六亿年曾经有过液态水存在于表面的证据。而最主要的理论认为这是熔岩造成的热侵蚀;其他可能的假设包含因为热流体侵蚀和陨石撞击时喷发物造成。
水在金星表面几乎不存在,因此除了熔岩流造成的热侵蚀以外金星的侵蚀作用只有金星大气层和表面的交互作用。这些交互作用可在突出于金星表面的撞击坑喷出物发现。因为陨石撞击喷出的物质会被带到金星的高层大气,并会被带往西方。当这些物质在金星表面沉积时会形成抛物线状的地貌。这些种类的沉积物可以在多种地质特征或岩浆流顶部形成;因此这些沉积物是金星表面最年轻的结构。麦哲伦号的资料中发现超过60个抛物线状的沉积物区域和撞击坑的形成有关。
从金星表面喷出的物质如果被风搬运,就会以一定的速度改变金星表面的地貌;根据俄国金星计划(Venera)的探测,风速大约是 1 m/s。因为金星低层大气的密度,如此风速已经相当足以造成金星表面的侵蚀和搬运细颗粒物质。被喷出物沉积层覆盖的区域可能可以找到风线、沙丘和雅丹地貌。风线是当风吹起撞及喷发物和火山灰后沉积在某些阻碍这些物质运动的地形,例如穹丘,顶部。因此,穹丘的背风侧暴露在会把穹丘表面顶部移除的小颗粒砂石的撞击之下。这样的过程会将底部不同粗糙程度的物质暴露,而这区域的雷达影像和沉积物覆盖区域的特征会明显不同。
金星表面的沙丘是由细颗粒的沙沉积而成,形状是波浪状。风夹带的物质侵蚀地表易碎的沉积物并产生深的沟纹时,就形成雅丹地貌。
与撞击坑有关的线形风轨迹是指向赤道的方向。这个趋势代表在金星赤道和中纬度区域之间有一个哈德里环流圈系统。麦哲伦号雷达资料确认有一道强力的风在金星高层大气由西向东运动,以及金星表面的经向风。
金星表面的撞击坑年龄都是数亿年,并从雷达资料可以看到熔岩流覆盖其上。从雷达反射资料发现被最新熔岩流覆盖的最早的熔岩流中显示了不同的反射强度。最古老的熔岩流其雷达反射讯号强度比周围的平原要低。麦哲伦号资料显示最近的熔岩流相当类似阿ㄚ熔岩(ʻAʻa) 和绳状熔岩 (Pāhoehoe)。但是最古老的熔岩流在影像资料中较暗,看起来类似地球上遭受到陨石撞击的干燥区域的沉积物。
金星表面古老熔岩流的化学和机械侵蚀是由金星表面和金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反应造成(细节请参考碳酸盐-硅酸盐循环,Carbonate-silicate cycle)。这两种气体是金星含量最多和第三多的气体 ;另外含量第二多的是低活性的氮。可能的反应包含硅酸盐被二氧化碳侵蚀时产生碳酸盐和石英,而硅酸盐被二氧化硫侵蚀时则产生无水硫酸钙和二氧化碳。
金星雷达影像中其中一个让人引起兴趣的特性是在金星高纬度区域雷达讯号反射减少,并显示其最低值是低于金星半径 6054 公里。这个改变和金星高纬度的辐射减少和温度相关。
对于金星许多特殊的地表特征有多个假设提出以解释。其中一个是金星表面的松软地表包含能有效反射雷达讯号的球状空洞。另有一个观点是金星表面并非平坦的,而且被极高介电常数的物质覆盖。也有其他理论认为金星表面覆盖了至少一米厚的导电性物质,例如黄铁矿。最后,最近一个模型认为有少量铁电性物质存在金星表面。
铁电性物质在高温有些特殊性质:介电常数会急遽增加;但随着温度进一步提高,其值会回到正常值。这或许可以解释金星表面钙钛矿(Perovskite)和烧绿石(Pyrochlore)存在的原因。
尽管有这些理论,至今仍尚未确定铁电性物质在金星是否存在。只有现场调查或许可以解答这些问题。
蛛网膜地形 · 大气层 · 地质 · 撞击坑 · 沙丘
阿尔法区 · 贝塔区 · 奥瓦达区 · 阿佛洛狄忒高地 · 伊师塔地
玛阿特山 · 奇瓦科特尔山 · 马克士威山脉
阿纳拉山 · 牛拉山 · 阿尔忒弥斯冕状物 · 南丁格尔冕状物 · 奥纳塔赫冕状物 · 巴赫特冕状物 · 福德拉冕状物 · 魁特札尔皮特莱特尔冕状物 · 拉恩潘特山 · 萨帕斯山脉 · 萨克斯火山口 · 西登斯破火山口 · 忒伊亚山 · 姮娥冕状物 · 齐莎冕状物 · 伊阿索火山 · 雅索伊火山口 · 萨卡加维亚火山口 · 希芙山 · 乌莎斯山 · 薄饼状穹丘 · 贝状边缘穹丘
亚当斯撞击坑 · 阿迪瓦尔撞击坑 · 阿涅西撞击坑 · 鲍尔奇撞击坑 · 奥尔科特撞击坑 · 奥莱莉娅撞击坑 · 巴顿撞击坑 · 赛珍珠撞击坑 · 克娄巴特拉撞击坑 · 库尼茨撞击坑 · 丹尼洛娃撞击坑 · 德·拉朗德撞击坑 · 狄金森撞击坑 · 格佩特-梅耶撞击坑 · 戈卢布金娜撞击坑 · 格莉姆克撞击坑 · 吉尔伯特撞击坑 · 伊莎贝拉撞击坑 · 珍妮撞击坑 · 玛利亚·切莱斯特撞击坑 · 真理子撞击坑 · 米德撞击坑 · 迈特纳撞击坑 · 梅里特·普塔撞击坑 · 蒙娜丽莎撞击坑 · 莱莉撞击坑 · 露丝撞击坑 · 斯蒂芬妮娅撞击坑 · 婉达撞击坑 · 惠特蕾撞击坑 · 亚布洛奇金娜撞击坑
金星任务 · 金星人工物体 · 金星计划 · 维加计划 · 先驱者金星计划 · 麦哲伦号
金星殖民 · 赫斯珀洛斯 · 金星地球化 · 虚构作品中的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