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塔斯河(印尼语:Sungai Brantas)是印度尼西亚(印尼)东爪哇省最长的河流,全长320千米(200英里),流域面积12,000平方千米(4,600平方英里)。这条河发源于塞梅鲁山和克卢德山,经过玛琅、谏义里等城市之后,在惹班市分为泗水河、波龙河两条支流,最终流入马都拉海峡。布兰塔斯河上游火山林立,并设有多座水坝,用作供水、发电等用途。流域地区从事的经济活动以种稻为主。自1985年以来,日本已经在布兰塔斯河进行过多次整修工程。
布兰塔斯河长320千米(200英里),是东爪哇省最长的河流,其流域面积达12,000平方千米(4,600平方英里)。这条河流先绕过克卢德山,再流入玛琅市、图隆阿贡县、谏义里市、岸朱县(英语:Nganjuk Regency)吉礁山镇(Kertosono)、绒网县(英语:Jombang Regency)普洛索镇(Ploso)和惹班市之后,然后在泗水市出海。布兰塔斯河在惹班市东边的连岗水坝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泗水河(英语:Surabaya River),北支为波龙河(英语:Porong River),最终均注入马都拉海峡。谏义里市和惹班市之间可以看到布兰塔斯河故道的遗迹,故道一直蜿蜒到威达斯河(英语:Widas River)。布兰塔斯河主要的支流包括雷斯提河(Lesti)、白河(Putih)、巴达河(Badak)、鄂波河(Ngobo)及昆多河(Konto),其中雷斯提河发源于塞梅鲁山,其他支流则发源于克卢德山——布兰塔斯河流域遍布火山,塞梅鲁山和克卢德山就是例子。有的流经上游火山山麓的支流会在旱季出现水流枯竭的情况。
布兰塔斯河上游建有洛多约堤坝(Bendungan Lodoyo)、乌林基水坝(Bendungan Wlingi)、苏达米工学士水坝(印尼语:Waduk Ir. Sutami)、森古鲁水坝(Bendungan Sengguruh)等多座多用途水坝,利用东爪哇省的水源,用作灌溉、自来水供应、工业用水供应、水力发电等用途。上游周边地区是粮仓地带,农业活动以种稻为主。在布兰塔斯河流域开发稻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12世纪开始就已经有人运用布兰塔斯河水系的流水和地下水灌溉农田。开发农田的活动在20世纪变得迅速,而开垦农田引致的土壤侵蚀已经开始影响到一小部分的火山地带。图隆阿贡地区本来是一片沼泽地,1970年代进行排水工程之后已转为稻田。
位于布兰塔斯河上游的火山既包括阿朱那-维利朗山、安查斯摩罗山(印尼语:Gunung Anjasmoro)、卡维山这种已经进入侵蚀阶段,逐渐被侵蚀切割的火山,也包括克卢德山、塞梅鲁山这类活火山。由于火山谷被熔岩流和火山泥流覆盖,所以山麓上形成了三层的阶地,人们会在狭窄的河谷平原开垦梯田,耕种稻米。流入平原地区后,布兰塔斯河会从热带喀斯特石灰岩台地流到冲积平原。在1970年之前,布兰塔斯河的中下游是一段悬河,另外在谏义里市和惹班市之间可以看到发达的自然堤防(日语:自然堤防)。布兰塔斯河河口没有明确的冲积扇,位于惹班市海旁的布兰塔斯河三角洲可以看到低矮的自然堤防、天然堤后漫滩沼泽(日语:後背湿地)、潟湖一类的自然景观。
日本在1961年开始参与布兰塔斯河的整治工程,他们参加的第一个项目在1961年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对印尼的战争赔款(英语:War reparations)完成,内容是开凿一条隧道,把伍罗沃河流域的水流引向南方,避免图隆阿贡县发生水灾。之后,日本人先后为布兰塔斯河制定了至少四套水资源管理计划,头三套计划的主旨是兴修水利,1998年发表的第四份计划则注重于水源的妥善管理,保护水源免受环境破坏。截至2013年,日本在布兰塔斯河流域进行的工程总额已经超过2000亿日圆,其中约有750亿日圆是日本以贷款等方式提供的援助资金。日本援助项目的内容包括减轻洪水的损害、建设240兆瓦的水力发电站、修葺灌溉设施,提升稻米产量,提高粮食自给率等。日本人还把整治布兰塔斯河的工程视为其国际合作计划当中河流整治工程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