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批

✍ dations ◷ 2025-05-10 10:53:13 #红楼梦

脂批,又称脂评,是自称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最早的评点。而有别于日后由高鹗与程伟元刊印并广泛流传的一百二十回版本,有脂批的《红楼梦》版本多为传抄的手录本,内容都不超过一百二十回版的前八十回;就是前面重复的部分,内容细节与刊印版也多有不同。因此这类版本又被称为脂本。

新红学学者大都认为脂批的批语预示《红楼梦》(曹雪芹著)结局;但也有学者质疑脂批的真实性。

脂评的作者不只一人。之所以称脂评,是以作者之一的脂砚斋做为代表而言的。脂评批语中有署名或提及的批者主要有脂砚斋与畸笏叟,另外还有常村(棠村)、梅溪、松斋等人。脂评作者往往在评语中透露出自己与小说作者曹雪芹之间的特殊关系,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评者是与曹雪芹很亲近的人,甚至是亲属长辈。脂评的作者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或修订,例如秦可卿死亡的原因,就因为畸笏叟的要求而全部删去,并将删文这件事记载于脂评中。

脂评作者与曹雪芹拥有的共同生活经历,可以从以下脂评中看出:

~第八回

~第四十一回

~第六十三回

~第七十七回

而第十三回脂评:,则显示了畸笏叟直接干预了红楼梦的写作。红学中自传派的学者,如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人,也以脂批为红楼梦是作者自传说的证据之一。但若一个人自己写自传,别人无法在一旁指手划脚,张爱玲指为创作因此较可信。

在脂本出现以前,红楼梦的流通版本以高鹗与程伟元刊印的程乙本为主。程乙本除了缺少脂评、比起脂本系统多出后四十回以外,许多细节也与脂本不同。脂本出现之前,大部分红楼梦的评点者都认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均为同一人所作。胡适在做了“红楼梦考证”一文后,学者开始怀疑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作、高鹗的续书内容与曹雪芹的原稿不同、并认定脂本是“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说”的铁证,也因而开启了新红学的时代。

而脂砚斋、畸笏叟等人,可能是曹雪芹的亲族,又见过曹雪芹八十回以后的残稿,并于脂评中透露出后来的故事发展,因此脂本除了可以校对前八十回的内容以外,也可以由此探知后四十回原稿的面目。

而单纯就小说的美学上,脂批也有其贡献。叶朗(1987)就认为,脂评的意义不止于资料方面的价值。他的美学思想,对红楼梦艺术成就、艺术经验的研究和概括,是其他评点家如王希廉、张新之等人所比不上的。

在脂批被多数红学研究接受和认可之后,欧阳健、曲沐等学者通过分析脂批,提出了脂批晚于程本的观点,从而对脂批研究及高鹗续书说产生了全面挑战。

2016年高颚诞辰100周年,红学研讨会终于确认,高颚程伟元只是红楼梦编辑,而非续作。这对脂批真实性更是挑战。

目前所发现的脂批共有十几种版本。为何会有这么多版本,红学学者刘世德(2003)分析如下:

其中可以想见,在传抄的过程中,有人抄到曹雪芹的初稿本,有人抄到曹雪芹的修正本,加上传抄过程中积累的错误与窜改,因此产生了后世不同的脂本版本。要得知红楼梦与脂评的原始面貌,也就必须针对这些不同版本的内容加以研究。

自从胡适在上海首次发现脂本(此版后称甲戌本)以来,目前所发现的脂本版本可以表列为以下数种:

1754年的过录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共存有十六回,为胡适于1927年在上海购得。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他确信此本是“红楼梦最早的版本”。因第一回有其他各本没有的一句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得此名。甲戌,指乾隆十九年(1754年)。虽然发现年代和标定年代都最早,但一般认为此本为最后审定,准备复印的誊抄本;所依底本应该在庚辰本之后。甲戌本保存于美国,后经上海图书馆与胡适后人接洽,现藏于上海图书馆,或购或赠,其中细节并无披露。

1759年的版本,与甲戌本一样是脂砚斋的重评本。原于1936年发现三十八回,后1959年又发现五回,一共残存四十三回。这本钞本来自于满清怡亲王弘晓,从抄本中“晓”与“祥”字都有缺笔避讳可知。

是底本于1760年完成,后经过抄写过录的版本,一共七十八回,每册页首都题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字样。第五册以后加题“庚辰邱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庚辰本被认为是脂本中最重要的版本。学者冯其庸指出,庚辰本是由已卯本间接抄录而来,是曹雪芹死前最后的定本,也是最接近完成的本子。而现存本虽然经过抄录,不过除了少数的错误以外,大致都保存原貌,“只仅次于作者手稿的一个本子”。

这三本都属于戚本系统,卷首有戚蓼生的序。戚沪本是乾隆年间戚蓼生藏本,后来到了上海有正书局手中,在1912年石印出版,被称为“有正本”。后有南京本,学者认为是出自戚沪本,现藏南京,故称南京本。

清蒙古王府所藏的版本,前八十回属于脂评系统,后四十回是后来配上的。王府本1960-61年间出现于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即由北京图书馆购藏。

是1832年,由俄国人Pavel Kurliandtsov带回俄国的抄本,藏于列宁格勒。

2006年6月14日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出,卞亦文购。存一至十回并三十三至八十回目。冯其庸从抄本中“玄”字有避讳和纸质比较等,批是嘉庆前期抄本。

有1784年梦觉主人的序。这是第一本定名“红楼梦”的抄本。内容基本根据甲戌本,不过正文遭到了大量的删改,这些删改后来为高鹗、程伟元的刻本所承袭,成为后来广泛流传的内容。

杨州靖应鹍藏本。1959年发现,由毛国瑶将其中不同于有正本的批语抄出,交给俞平伯、周汝昌等人研究。原书在经过学者研究前就已经遗失。

《梦稿本》1959年在北京发现,现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1963年影印行世时命名为《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一百二十回,系杨继振咸丰五年(1855年)收藏本,也称“杨藏本”,被划归于脂本系统,亦有归于程本系统的。

吴晓铃藏本,有舒元炜序,所以又称舒序本。

郑振铎所藏的抄本红楼梦。只有23、24两回,内文属于脂本系统,不过遭到窜改,也没有批语。

相关

  • 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血液及免疫系统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血液学(英语:Hematology或haematology)是
  • 能人能人(学名:Homo habilis),台湾称巧人,是灵长目动物里第一种被认为属于人类的生物,是人科人属中的一个种。1960至1963年,玛丽·利基于东非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生存在大约两百万
  • 沸腾管沸腾管(Boiling Tube)又称为大试管,是一种在实验室常见的玻璃容器,它的大小、长度和容量均比一般试管大。与一般试管不一样,沸腾管能承受本生灯的高热而不破裂。它的开口比一般
  • 外类群外群,或称外类群,是一个分支系统学概念,指与所有近缘单系群(两个及以上)关系都较远的类群,这意味着该群在演化过程中从母群分支出去的时间要早于其他群。下面举出一些例子,其外类群
  • 董氏基金会财团法人董氏基金会(英语:John Tung Foundation),简称董氏,是台湾一个非营利的民间机构,1984年5月19日由董之英与严道成立,宗旨为“促进国民身心健康,预防保健重于治疗”。致力推动
  • 植物群植物相(拉丁文:Flora,源自罗马神话里的花之女神)又译植物群或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植物种群。Flora另一个意思是植物志,是对一个植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植物相的原字
  • 卡波托马斯·理查德·“汤姆”·卡珀(Thomas Richard "Tom" Carper,1947年1月23日-),美国经济学家、政治人物,现任德拉瓦州资深联邦参议员,民主党籍。曾参与越南战争,担任过五任联邦众议
  • 伊恩·布鲁玛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1951年12月28日-),中文名马毅仁,是一位英荷血统的荷兰作家,编辑和历史学家。目前生活在美国。1951年出生在荷兰海牙,父亲荷兰人,母亲英国人。早年在莱顿大
  • 陈伟鸿陈伟鸿(1968年6月26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目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1968年,陈伟鸿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86年,陈伟鸿进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