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狮尾猕猴
✍ dations ◷ 2025-02-23 19:58:21 #狮尾猕猴
狮尾猴(学名:Macaca silenus;又名狮尾狝猴)是生活在西高止山脉及南印度的旧世界猴。狮尾猴的毛皮呈深褐色或黑色。其特征是围绕头部的银白色鬃毛。面部无毛,呈黑色。头至尾巴长45—60厘米,重3—10千克。尾巴中等长,约长25厘米,末端黑色,像狮子的尾巴。雄猴尾巴比雌猴发达。妊娠期约6个月,幼猴需要照顾1年。雌猴4岁就性成熟,雄猴则要6岁。它们的寿命约20岁,圈养的则可达30岁。狮尾猴是日间活动的,栖息在雨林之内。它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树冠层之中。它们会避开人类。在10—12只猴子的群族之内,它们是有阶级的。它们是有领地的,并会保护自己的领地,最初是大叫,继而袭击入侵者。狮尾猴最特别的是会吃多种不同的果实,个别猴子间觅食的距离也很远,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寻找及吃食。狮尾猴主要吃本地的果实、叶子、芽、昆虫及细小的脊椎动物,并能透过改变行为及扩阔食性来适应环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在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及泰米尔纳德邦就只有约2500只狮尾猴。它们是最受威胁及最稀少的灵长目的其中一群。它们的分布地因农地的扩张、水库的兴建及人类的发展而越来越分散。它们不会在种植林生活、觅食或经过。其栖息地的破坏严重影响它们的数量。于1977年至1980年间,狮尾猴的保育成为印度环境保护的焦点。于1993年至1996年,在寂静山谷国家公园就有14群狮尾猴存在。另外在色夕就有32群狮尾猴,是存活在最北端的群族。于2007年,估计它们在泰米尔纳德邦Theni区的数量约有250只,而以往在此区从未有发现它们。很多动物园都有参与培育计划来帮助保护狮尾猴,估计在动物园内就有368只。
相关
- 树鼩树鼩目(学名:Scandentia),又称攀兽目,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有2科5属20种。树鼩目成员的外形像松鼠,但吻尖而长。树鼩目成员的齿分化不明显。树鼩目曾经被置于食虫目与灵长目,树
- 漆器漆器是一种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漆器早在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就已出现。表面被涂过漆的胎体经过反复多次的髹涂后,不仅坚固耐用,多样的装
- 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是汉字文化圈传统的文书工具,即毛笔、墨、纸、砚。源于中国,再传播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地。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文房”之名意指“
- 亚述亚述(帝国亚拉姆语:ܐܬܘܪ)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使用的语言有阿拉米语,阿卡德语等。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
- 日耳曼尼亚日耳曼尼亚(拉丁语:Germania;德语:Germania)是古代欧洲的一处地名,位于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同时也包括被古罗马控制的莱茵河以西地区。地名来自高卢语,由罗马共和国统帅尤利乌斯
- 强化学习强化学习(英语:Reinforcement learning,简称RL)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领域,强调如何基于环境而行动,以取得最大化的预期利益。其灵感来源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即有机体如何在环境
- 台湾福音书房台湾福音书房(英语:Taiwan Gospel Book Room),简称TWGBR,是李常受于1949年受倪柝声差遣前往台湾开展工作后创办的一个有广泛影响的著名的基督教出版机构,专门出版倪柝声与李常受的
- 太监太监是中国古代官名,文言文书写时亦可写作大监。最早出现于北魏,为女官称号。唐代时为外朝官职大监的别称。宋代为高级女官职称,辽代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至明朝时,由于太监职
- 萹蓄萹蓄(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蓼属下的一个种,广泛见于北半球。维基物种中有关萹蓄的数据
- 元妃佟佳氏清太祖元妃(1560年-1592年),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满洲正红旗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元配,《满洲实录》称“neneme gaiha fujin”,意为“先娶之福晋”。其它文献称称她为“元妃”。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