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伦纳

✍ dations ◷ 2025-11-06 04:25:18 #保罗·伦纳

保罗·伦纳(全名:Paul Friedrich August Renner,1878年8月9日-1956年4月25日)是一名德国字体设计师、图像设计师和作家,他尤其以设计了Futura字型著称。

保罗·伦纳出生于韦尼格罗德。他在柏林、慕尼黑和卡尔斯鲁厄的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从1907年开始他于慕尼黑的出版商乔治·穆勒合作,才开始研究字体设计。他与埃米尔·普瑞托瑞斯一起于1911年创办了慕尼黑插图和书业学校。

1910年保罗·伦纳受邀加入德意志工艺联盟。从1925年到1926年他在法兰克福艺术学校教授广告图像和字体排印学,同时他为法兰克福的设计院从事。1927年他受聘去慕尼黑领导德国书籍印刷大师学校。

德国书籍印刷大师学校后来成为1971年成立的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的前身。伦纳在慕尼黑期间依然经常回到法兰克福讲学和参加活动。在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里依然保存着许多来自伦纳的遗产中留下的他过去的学生给他写的信,感谢和赞颂他在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的培养。

1920年代里字体设计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当时产生了一些几何式的字型,其中一种就是无衬线体Futura。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不同的铸字工匠从中引申出各种不同的字型,有的非常瘦长,有的则异常宽,但是所有这些变形都不及保罗·伦纳的原型Futura那样知名和普及。保罗·伦纳于1928年在经过多年准备后正式推出他的Futura,其名称来自拉丁语的“未来”。这个字型的风格采于古代的字型,并符合包豪斯的新字型风格。

保罗·伦纳在开发Futura的时候受到鲍尔铸字厂的资助。

1922年伦纳发表了他最大的理论著作《字型的艺术》。1930年他发表了《机械化的图型》。1939年他发表了他最重要的书《字型艺术》,同年他发表了《颜色的规则和和谐:给艺术家和手工艺者的颜色理论》.1947年他发表了《现代书籍》。他最后的著作是《表达的秘密》。1952年他发表了他最后的一个字型Steile Futura。他的作品被不断重新印刷,至今还在教学中被应用。1937年他做了一次画展。从2017年开始他的遗产被纳入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其中包括许多书信、签名的书籍、绘画、图像、演讲稿和他的作品的准备工作。

1926年11月30日保罗·伦纳继托马斯·曼和亨利希·曼在慕尼黑音乐厅发表演讲《为慕尼黑成为文化首都而战》。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多名作家表示反对纳粹文化政策。1932年末保罗·伦纳在一个苏黎世的出版社发表了一份题为《文化布尔什维克?》的反对纳粹的文章,当时在德国已经没有出版社敢出版这样的作品了。纳粹的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强烈攻击。1933年4月保罗·伦纳被纳粹逮捕,他的教师职务被解雇。他移民到瑞士,在于伯林根绘画隐居。最后在那里逝世。

2011年3月24日韦尼格罗德市议会决定以保罗·伦纳命名一条街。

相关

  • 山狐(L. culpaeus)山狐(Lycalopex culpaeus),又名寇巴俄狐或厄瓜多尔胡狼,是南美洲的野生犬科动物。它们是南美洲大陆内体型第二大的犬科,仅次于鬃狼。它们的外表很像赤狐。它们的毛呈灰及红色,下巴
  • 内核页表隔离内核页表隔离(Kernel page-table isolation,缩写KPTI,也简称PTI,旧称KAISER)是Linux内核中的一种强化(英语:Hardening (computing))技术,旨在更好地隔离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的内存来提
  • ISO/IEC 8859-4ISO 8859-4,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4:1998,又称Latin-4或“北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一个8位字符集。曾推出过 ISO 8859-4:1988 版。它设计来表示爱沙尼
  • 丽贝卡·克拉克丽贝卡·克拉克(英语:Rebecca Clarke,1886年8月27日-1979年10月13日)是英裔美国古典音乐作曲家、国际知名中提琴演奏家,也是历史上很早的女子职业管弦乐手。克拉克生于英格兰哈罗,
  • 张飙张飙(1946年8月-),男,河北人,中国新闻工作者、书法家,《科技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 释天池释天池,台湾台南县人,是台湾佛教四大名山高雄市阿莲区大岗山旧超峰寺的第五任住持,2007年上任。释天池在佛教界拥有高学历,曾在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后来又在华梵大
  • 二进码十进数二进码十进数(英语:Binary-Coded Decimal,简称BCD,中国大陆称BCD码或二-十进制编码)是一种十进制数字编码的形式。在这种编码下,每个十进制数字用一串单独的二进制比特来存储与表
  • 辛哈山坐标:75°4′S 136°9′W / 75.067°S 136.150°W / -75.067; -136.150辛哈山(英语:Mount Sinha)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麦当劳高地南部艾瑞克森海崖东南端,海拔高度990米,该山峰根据
  • 2013年科特迪瓦踩踏惨剧2013年科特迪瓦踩踏惨剧于2013年元旦日在乌弗埃-博瓦尼球场发生,当时群众参加完新年烟火表演准备离开,其后发生踩踏事件,造成61人死亡及200人受伤,其中大部分为妇女或小孩。此惨剧为同一场馆四年内第二次发生踩踏事件。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宣布全国哀悼三天。约于凌晨一至四时新年庆典及烟花汇演后,当群众离开时发生踩踏惨剧。这是政府第二年为纪念2010年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后第二次科特迪瓦内战的结束而发放烟花。官方报告指共六十一人死亡,另有约二百人受伤。死者中有26名儿童,其中大部分为八至十五岁,其它则为二十八名女
  • 夏幼南夏幼南(1965年-)是一位美国华人化学家、材料学家和生物工程师。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1982年毕业于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1987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赴美留学,1993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美国化学家乔治·怀特塞兹。1997年加入华盛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02年升任副教授,2004年升任教授。2007年担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2012年担任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