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乡

✍ dations ◷ 2025-05-16 00:47:17 #国姓乡
国姓乡(台湾客家语四县腔:guedˋ xiang hiongˊ;海陆腔:gued siangˇ hiongˋ;大埔腔:guad^ siangˋhiong+)位于台湾南投县西北部,北临台中市新社区、和平区,东北邻信义乡,东邻埔里镇,南接鱼池乡、水里乡,西侧由南到北分别与中寮乡、草屯镇、台中市雾峰区、太平区。境内居民以客家人为主(约占七成),为南投县最大的客家聚落。在汉垦移民尚未至此前,只有当时活跃在此区的“大肚番”在对岸活动。明郑时期,郑成功的左武卫刘国轩,率兵沿着乌溪往深山攻打“大肚番”,直到国姓一带才停止并就地垦荒,并将驻营处称为“国姓埔”。清治时期咸丰年间,汉人陆续迁入埔里、国姓附近。光绪4年(187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特给与雾峰林家林朝栋“林合”垦契,让他在中路(今八通关古道)沿山招佃垦耕,并专卖全台樟脑,林为了保护脑丁,从东势角(今台中市东势区)的马鞍岭至埔里社大坪顶之间辟设官道(同日治时期的台中隘勇线),沿途设碉垒栅并驻扎军队,吸引东势客家人,从新社沿着官道进入国姓地区开发。台湾日治时期初,陆续隶属于台湾民政支部、台中县。1901年(明治34年),台湾总督府将台湾改为“二十厅”,南投厅成立后,国姓辖区隶属于埔里社支厅北港溪堡与部分的埔里社堡。1920年台湾地方制度再改变,改为国姓庄,隶属台中州能高郡。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辖区后,改为国姓乡。

相关

  • 吞噬作用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
  • 栉水母门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
  • 南极界坐标:90°00′S 0°00′W / 90.000°S -0.000°E / -90.000; -0.000南极界是面积最小的动物地理分区,只有三百万平方公里。它包括了南极洲以及附近海洋。企鹅是当地著名的生物
  • 大臼齿大臼齿,简称臼齿,俗称磨牙(客语:撞牙),是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一种牙齿。大臼齿位于口腔后方,因上端扁平而且主要用来研磨和咀嚼食物而得名。臼齿由于随使用而被磨损,可以被用来判定
  • 大亚基核糖体大亚基(英文:Ribosomal Large Subunit,简称“LSU”)是核糖体中较大的核糖体亚基。每个核糖体都由一个核糖体大亚基与一个核糖体小亚基共同构成。原核细胞中的70S核糖体、
  • 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branched-chain α-ketoacid dehydrogenase complex,BCKDC)是一种在线粒体内膜中找到的酶之多次单元复合物(multi-subunit complex)。 这种酶复合物催
  • TNF通路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竞赛竞赛是由一群相关的竞争者参与的比赛项目,绝大部分会有2场以上的赛程在相同时段举行。胜负原则一般是汰弱留强,重视智慧、美貌、智商与记忆力,也有些只着重运气。竞赛不同各有
  • 始祖单弓兽属始祖单弓兽属(属名:Archaeothyris)是种早期合弓动物,生存于约3亿600万年前的石炭纪晚期。始祖单弓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合弓动物之一,另一属是研究有限的Echinerpeton。Protoclep
  • span class=nowrapCsNOsub3/sub/span硝酸铯(英文:Caesium nitrat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属于硝酸盐,其化学式为CsNO3,由氮、铯、氧组成,其中氮和氧是由共价键组成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铯离子间由离子键结合,为一种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