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爆炸案

✍ dations ◷ 2025-11-14 14:16:39 #2013年恐怖活动,袭击美国外交代表机构事件,2013年美国,2013年土耳其,2013年谋杀案,土耳其-美国关系,土耳其谋杀案,安卡拉历史

2013年2月1日,一名自杀式爆炸者袭击了美国驻土耳其安卡拉大使馆,造成一名保安死亡,另有三人受伤。爆炸袭击发生后,土耳其和美国都谴责了这一恐怖主义行为。

2013年2月1日,约13:15 EET(11:15 UTC)一名自杀式袭击者在通过美国驻安卡拉大使馆二号入口第一道安检(X光安全检查)时引爆了炸药——6千克(13英磅)三硝基甲苯(TNT)和一枚手榴弹,致一名土耳其保安死亡,三人受伤。将前来办理签证的女记者迪戴姆·通恰伊(Didem Tuncay)炸成重伤,袭击发生后即送往医院抢救。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小弗朗西斯·J.·里恰尔多(英语:Francis J. Ricciardone, Jr.)前往医院看望了迪戴姆·通恰伊,形容她是“最棒的”,他补充道,他认识迪戴姆·通恰伊,本来还打算在大使馆一起喝茶,没想到发生这样的悲剧。里恰尔多大使还赞扬了在爆炸中丧生的当地保安穆斯塔法·里弗斯(Mustafa Akarsu),称他是“为保护使馆工作人员,献出了生命的英雄。”

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派革命人民解放党-阵线——土耳其政府和美国政府所列的恐怖组织——2月2日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声称对袭击负责。声明中还表示,袭击原因是因为土耳其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反对派。土耳其官方称,袭击者是该组织30岁的成员埃杰维特·桑利(Ecevit Şanlı)。革命人民解放党-阵线在声明中也确认,袭击者就是埃杰维特·桑利,且在袭击中牺牲。桑利曾因1997年使用火焰喷射器参与攻击伊斯坦布尔一家军人招待所,而于1997年至2000年坐牢。有三人因涉嫌参与袭击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被捕。

相关

  • 毛利语毛利语(毛利语:Māori, 聆听,也被称为te reo,“语言”之意)是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语言、也是新西兰的三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是英语和手语。毛利人从太平洋诸岛来到新西兰之后、
  • 酪胺酸酪氨酸、酪胺酸(Tyrosine, 缩写为 Tyr or Y) 或 4 - 羟基苯丙氨酸, 是细胞用来合成蛋白质的22种氨基酸之一,在细胞中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其密码子为UAC和UAU,属于含有极性侧基,人体
  • 铃木贯太郎铃木贯太郎(1868年1月18日-1948年4月17日),日本海军大将,曾任天皇侍从武官长,在二二六事件中被重伤。在日本战败前夕出任内阁总理大臣(1945年4月-1945年8月),对于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策
  • 孟森孟森(1868年5月11日-1938年1月14日),字莼孙,号心史,别署纯生,江苏武进人。中国历史学家,对明清史研究影响深远。孟森早年出身廪生。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研习
  •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英语:Truman Doctrine)是在美国总统杜鲁门任期内形成的美国对外政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核心。希腊内战期间,杜鲁门于1947年3月12日发表《国情咨文》
  • 婆罗洲金猫婆罗洲金猫(学名Catopuma badia) 又叫栗猫,是仅见于婆罗洲的珍稀动物。婆罗洲金猫的毛皮通常为红褐色,也有少数灰色变种。研究分析表明它们与亚洲金猫是近亲,但两者的头骨结构有
  • 吴镇吴镇(1280年-1354年),中国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中国浙江省嘉兴魏塘桥(今嘉善县魏塘街道)人。与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父吴禾,祖吴泽,曾祖吴寰,高祖吴潜。
  • 总司令总司令(),是武装部队的指挥官职位,但是具体职务高低不一而定。如居最高指挥权限职位,则可称为统帅(旧称“大元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此职已撤销,只有朱德一人曾担任)之类的,一
  • 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EA),简称亲电加成,是亲电试剂(带正电的基团)进攻不饱和键引起的加成反应。反应中,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打开,并与另一个底物形成两个新的σ键。亲电加成中最常见的不饱和
  • IBM System/360IBM System/360(S/360)是美国IBM公司于1964年推出的大型机。System/360的问世代表着世界上的电脑有了一种共同的交互方式,它们都共享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而并非每种产品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