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爆炸案

✍ dations ◷ 2025-09-04 21:50:14 #2013年恐怖活动,袭击美国外交代表机构事件,2013年美国,2013年土耳其,2013年谋杀案,土耳其-美国关系,土耳其谋杀案,安卡拉历史

2013年2月1日,一名自杀式爆炸者袭击了美国驻土耳其安卡拉大使馆,造成一名保安死亡,另有三人受伤。爆炸袭击发生后,土耳其和美国都谴责了这一恐怖主义行为。

2013年2月1日,约13:15 EET(11:15 UTC)一名自杀式袭击者在通过美国驻安卡拉大使馆二号入口第一道安检(X光安全检查)时引爆了炸药——6千克(13英磅)三硝基甲苯(TNT)和一枚手榴弹,致一名土耳其保安死亡,三人受伤。将前来办理签证的女记者迪戴姆·通恰伊(Didem Tuncay)炸成重伤,袭击发生后即送往医院抢救。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小弗朗西斯·J.·里恰尔多(英语:Francis J. Ricciardone, Jr.)前往医院看望了迪戴姆·通恰伊,形容她是“最棒的”,他补充道,他认识迪戴姆·通恰伊,本来还打算在大使馆一起喝茶,没想到发生这样的悲剧。里恰尔多大使还赞扬了在爆炸中丧生的当地保安穆斯塔法·里弗斯(Mustafa Akarsu),称他是“为保护使馆工作人员,献出了生命的英雄。”

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派革命人民解放党-阵线——土耳其政府和美国政府所列的恐怖组织——2月2日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声称对袭击负责。声明中还表示,袭击原因是因为土耳其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反对派。土耳其官方称,袭击者是该组织30岁的成员埃杰维特·桑利(Ecevit Şanlı)。革命人民解放党-阵线在声明中也确认,袭击者就是埃杰维特·桑利,且在袭击中牺牲。桑利曾因1997年使用火焰喷射器参与攻击伊斯坦布尔一家军人招待所,而于1997年至2000年坐牢。有三人因涉嫌参与袭击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被捕。

相关

  • 阿昔洛韦阿昔洛韦(Aciclovir,ACV)又被写作Acyclovir或Acycloguanosine,又称无环鸟苷,是一种鸟嘌呤类似物类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用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另外也应用在移
  • 奥斯曼土耳其人奥斯曼土耳其人是奥斯曼帝国穆斯林米利特的分支,以往主导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阶层。与奥斯曼人早期历史的可靠资料缺乏。据一些资料所述,突厥乌古斯人的卡耶部落首领埃尔图鲁尔
  • 塔那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塔那(Thane,旧称Thana)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临阿拉伯海,属于孟买的卫星城。全市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1,261,517人(2001)。塔那市也是塔
  • 埃菲通讯社埃菲社(西班牙语:Agencia EFE),西班牙最大的通讯社,也是西班牙语世界影响力最大的通讯社,属于西班牙半官方性质的通讯社。1938年创办于西班牙的布尔戈斯,次年迁马德里,现今埃菲社的
  • 永恒永恒、永久或永远,是指往往无限或极度长的时间。在古典哲学,永恒的定义为时间之外的存在。永恒在很多宗教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宗教里的神往往被称为存在于永恒。亚里士多德及好
  • 会津藩会津藩(日语:会津藩/あいづはん Aizu han */?)为日本古陆奥国会津郡,范围包含了现在的福岛县西部会津地区。当时的藩厅为会津若松城(今会津若松市)。会津地区最早属于常陆国的领
  •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中产阶级拘谨的魅力》是一部1972年的超现实主义电影,路易斯·布纽尔执导。影片叙述客人们来夏内加尔家参加晚宴,抵达之后才发现第二天才能举行。他们本准备去小酒馆,没能成功
  • 中国记协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英语:All-China Journalists' Association),简称中国记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界最大、影响力最为广泛的社会团体,同时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亦是参加中国人民
  • 马旭马旭(1963年-),湖北沙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地区代表。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专业,加入民建,现任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 保护知识产权法案保护知识产权法案(英语:Preventing Real Online Threats to Economic Creativity and Thef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ct of 2011,简称:PROTECT IP Act,缩写:PIPA,意为“2011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