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208年-263年)是指中国东汉末年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对峙的局面。
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曹操南侵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从此,曹操对孙权、刘备采取以防御为主的方针。同时,曹操致力于整顿内部,巩固后方。211年(汉献帝建安十六年),曹操进军关中,先平定了关中的割据势力,又夺取了凉州。215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战败投降 。
赤壁之战后,刘备出兵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随后经孙权确认外,又向他借得南郡,得以管理荆州大部分地区。211年至214年,刘备打败刘璋,占领益州。219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又夺取了汉中。同时,镇守荆州的刘备部将关羽,进攻襄樊,大败曹军,威震北方。这时,刘备的势力发展到顶峰。
与此同时,孙权一方面同曹操争夺荆州和江淮地区,另一方面又招抚了占据广、交的地方势力。关羽在荆州的发展,引起了东吴的不安,于是孙权派吕蒙袭杀关羽,把刘备的势力完全逐出荆州。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
220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其子曹丕篡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蜀称帝,定都成都,国号仍是汉,史称“蜀汉”。222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倾全国兵力东攻孙权,双方战于夷陵猇亭(湖北宜都北),刘备全军覆没,退回白帝城(四川奉节)。不久,刘备崩,其子刘禅即位,诸葛亮辅政。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正式称帝,定都建业(江苏南京),国号吴,史称“东吴”或“孙吴”,偏安江南。三国局面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