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dations ◷ 2025-04-26 16:35:32 #各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法国军事

法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国科学家亨利·贝克勒、皮埃尔·居礼以及玛丽·居礼便针对铀的放射能进行详细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便加速展开核武器的研究计划,但在德国占领法国后这批研究人员则纷纷流亡海外,一直到战争结束后重新开始研究相关技术的商业应用。

虽然在1948年时法国便已经拥有核反应堆并且在隔年兴建了得以生产钚元素的反应堆。不过一开始法国政府并没有计划建立自己的核武器,而是希望能够与美国就核武器使用上进行合作,并且一直到1952年时才开始大量兴建核电工程并发展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但是在1954年法越战争战败和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后,法国军方高层认为发展可独自运用的核武器才能解决与苏联和其他自由世界(Free World)国家的紧张外交关系,同时也能够让法国透过此军事实力继续保持与英国同等的大国地位。原本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计划与意大利和德国缔结战略军事同盟以维持自己的势力,但是夏尔·戴高乐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期间则主张法国自行推动核武器发展。其中后者除了希望借此能让法国不须卷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可能必须参与的军事冲突外,同时也能够在北约组织的核武器政策外另外拥有独自的吓阻能力,进而扩展自身于冷战时期的外交以及军事实力。

在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总理菲拉斯特·加亚尔(Félix Gaillard)和法国总统勒内·科蒂同意核武器发展后,法国在1957年于阿尔及利亚开始建设有关核试验的地面工程建筑,并且由曾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皮埃尔·玛丽·加卢瓦(Pierre Marie Gallois)负责整个核武器的研发计划,并且与以色列就核武器研究上相互合作。在1960年2月13日时,法国基于自己在核武器领域的研究结果以及参考美国核武轰炸的形式,在撒哈拉沙漠的军事基地展开蓝色跳鼠核试验,并且成功引爆自己第一枚得以直接军事应用的核武器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由于作为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使得法国在1963年时将核测试所需的设施移往太平洋上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方加陶法环礁与穆鲁罗阿环礁上。1968年8月24日时,法军于方加陶法环礁上试爆了自己第一枚氢弹老人星(Canopus),而这也是这是法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爆炸性武器。而为了能够超越苏联、美国以及英国的核武器技术,法国在1963年时拒绝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来让自己能进一步展开更多核测试,并陆陆续续展开近210次的核测试任务且发展自己的短程和中程导弹。但是在1990年代时在穆鲁罗阿环礁的核试验引起许多大规模的示威抗议行动,甚至发生1985年绿色和平的彩虹勇士号遭到法国特工人员袭击沉没。一直到1995年12月28日法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于1998年4月6日由法国国民议会正式批准后才完全停止有关核武器测试这一部分。而冷战结束后法国也在1992年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开始陆陆续续削减了核武器的库存数量。

在冷战期间法国成功发展出“核三角”(Nuclear triad)的架构,但在1996年撤除所有于陆地上发射中长程弹道导弹的设备后,今日法国主要是以核子动力潜艇射出潜射弹道导弹或者疾风战斗机发射中程空对地导弹的双系统运用模式。今日普遍认为法国军方大约仍拥有300多枚核武器预备着,其中有175枚核弹头则随时准备在取得法国总统授权后便投入作战,这也让法国成为世界上核武器数量排名第三的国家。不过法国也开始不断对自身核武器进行现代化改装,并且借由派遣部队于持久自由行动执行传统任务来培训部队的投射能力。2006年1月法国前总统雅各·希拉克表示法国在面临大规模恐怖袭击或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攻击时,拥有能力来对敌方阵营投入核武器进行作战。

相关

  • 天文学古希腊天文学是指古典时期用希腊语记录的天文学,涵盖古典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希腊罗马时期、古典时代晚期等时期的天文学。它不局限于地理上的希腊或种族上的希腊人,因为在
  • 黑胆汁体液学说(英语:Humorism,Humoralism或Humorae theory),起源于古希腊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到四种元素、四种气质,四种体液
  • 薄伽丘乔万尼·薄伽丘(意大利语: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6月16日-1375年12月21日),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公国作家、诗人,以故事集《十日谈》留名后世。出生于佛罗伦斯附近(Certaldo),家
  • 加里哈斯凯尔·布鲁克·加里(英语:Haskell Brooks Curry /ˈhæskəl ˈkɜːri/,1900年9月12日-1982年9月1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米里镇,数理逻辑学家,专长于组合子逻辑理论。尽管组合
  • 土鳖虫中华真地鳖又名中华地鳖,俗称土鳖虫、蟅虫、过街、地乌龟、接骨虫,在中药中称为土元,有行瘀化血功效,尤其对接骨续筋,故名“接骨虫”。除中华真地鳖外,冀地鳖、金边地鳖等地鳖类亦
  • 亨利·德沃尔夫·史迈斯亨利·德沃尔夫·史迈斯(英语:Henry DeWolf Smyth,1898年5月1日-1986年9月11日),或称哈利·史迈斯(Harry Smyth),美国物理学家兼外交官,在核能技术的早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
  • 麦克唐纳阿瑟·布鲁斯·麦克唐纳(英语:Arthur Bruce McDonald,1943年8月29日-),加拿大物理学家、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研究所主任,皇后大学的戈登和派翠西亚·葛雷粒子天体物理主席。2015年
  • 珍珠港珍珠港(英语:Pearl Harbor)是一个位于美国哈瓦伊欧胡岛上的海港,位于该州首府檀香山西方。其命名的由来,是该地曾经盛产珍珠而得名。珍珠港港区与邻近岛屿上大部分的设施都属于美
  • 黄腹鼬黄腹鼬(学名Mustela kathiah)属于鼬科,是一种小型的食肉动物。它们分布于斯里兰卡、华南及东南亚很多地区。黄腹鼬的研究资料不多,只知道它们是日行性,喜欢茂密的森林。它们以捕
  • 核碱基核碱基(英语:Nucleobase)是指一类含氮碱基(nitrogenous base),在生物学上通常简单地称之碱基(base)。是在DNA和RNA中,起配对作用的部分。核碱基都是杂环化合物,其氮原子位于环上或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