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度指数

✍ dations ◷ 2025-07-01 10:25:29 #润滑剂,石油产品

黏度指数(Viscosity Index,VI)在石化工业,特别是润滑油工业中被使用,是表征粘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无单位数值。VI值越低,粘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越大。 VI值最初的测量范围为0到100,然而随着润滑科学的进步,具有更高VI值的润剂被开发了出来。大多数润滑基础油的动力黏度(运动黏度)的双对数(double log)与温度呈反比,在润滑油品的规格上可以用黏度指数来表示该产品的黏度变化率。

润滑剂的粘度与其减小相互接触固体浆摩擦系数的能力有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需要选用保证两相互运动表面保持流体摩擦状态的最小粘度润滑剂。润滑剂粘度太小,会导致润滑膜厚度减小,表面轮廓峰直接接触,摩擦阻力增大。润滑剂粘度过大,润滑剂间剪切应力也大,同样不利于减小摩擦阻力。由于很多机械设备或交通运输工具,必须在高低温差很大的条件下工作(冬~夏、夜~日),低VI值的润滑油必然导致机件在低温时阻力过大(黏度过高)、高温时磨损过快(黏度过低导致油膜厚度不足)。因此选用高VI值的润滑油可以较均衡高低温时的润滑需求差异。

1929年Dean与Davis首创黏度指数的标准,其概念为受评测流体,其100°C↔40°C的黏度变化量,与100°C时同黏度、黏度指数分别为100、0的两参考流体的100°C↔40°C黏度变化量相比之百分比。最早是以宾州原油炼出的矿物油为VI=100、墨西哥湾原油炼出的矿物油为VI=0,早期会用石蜡及萘当作黏度指数为100、0的参考流体

这个方法在合成油与氢裂解技术普及前十分有用,只需查表与简单计算即可得出一流体的黏度指数值,从而对该油品的黏温变化曲线有直觉的概念。低黏度指数表示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剧烈,高黏度指数表示黏度对温度较不敏感。

随着高黏度、高黏度指数润滑基础油的问世,Dean & Davis的评测法被发现无法准确评测黏度指数超过100、或黏度较高的油品,因而衍生出了一些方法来补充。但Dean & Davis创造的方法仍被很多工业标准承认为黏度指数评测的方法之一,但限用于黏度指数<=100、100°C黏度<70cSt的油品。

如今,很多国家的工业标准与国际组织均已制定公布了黏度指数评测的标准,例如ASTM D 2270、ISO 2909、DIN 51564、JIS K 2286、IP 226等。

log log ( ν + C ) = K m log T {\displaystyle \log \log(\nu +C)=K-m\cdot \log T}

上式为Ubbelohde–Walter的黏-温公式,其中C, K, m是各流体本身的特性常数,若需要较精确掌握某特定温度的黏度,可利用此公式,虽然有三个常数,但C通常只有0.6~0.9,对计算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只需要该流体在两个不同温度时的黏度即可解出。

Vogel-Cameron则有另一种黏-温公式如下,同样有三个特性常数,并以绝对温度为T

η = A e ( B T + C ) {\displaystyle \eta =A\cdot e^{({\frac {B}{T+C}})}}

润滑基础油的黏度指数可以借由添加黏度指数提升剂(VI improver)而提升,在工作温度会大幅改变(例如内燃机)的情形下,以成本较低的低黏度指数油品添加黏度指数提升剂,可以节省成本。黏度指数提升剂的作用为“提高高温时基础油的黏度”,因此又称为黏度调整剂(Viscosity Modifier)。

黏度指数提升剂多为高分子聚合物,在较低温度时蜷曲成球体,对基础油没有太大物性影响,在高温时聚合物舒展,充满高分子丝线的油体黏度比同温度未添加的同种油品黏度为高。

添加了黏度指数提升剂的基础油,在较高温度受黏度指数提升剂的增稠,成为非牛顿流体,在高剪应力作用下黏度会损失,称为剪切损失(shear loss)。以上例而言,若在高剪应力(重度磨擦)情形下,H’与H间的差异会缩小,意即黏度指数提升剂对高摩擦工况效益较低。

SAE J300的机油黏度规定,SAE 8~60等级的黏度需符合两项测试规格,以SAE 20为例:

若某较低黏度、低黏度指数值的油品过量添加黏度指数提升剂以符合定义1,就可能不符合定义2。

相关

  • 冷冻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目前已知的液体几乎都可以在低温时凝固成为固体,氦是唯一的例外,常压下在绝对零度时仍为液体(液态
  • 迷园迷路园又称迷宫,是一个设计来让人们作消闲用的游戏,人们通过寻找出路而获得乐趣。迷路园的路径是固定的,有一种迷路园会使用多个门户连结多个房间,让人们需要在多个门户里作出选
  • 艾弗瑞坐标:42°24′30″N 72°03′15″W / 42.40833°N 72.05417°W / 42.40833; -72.05417埃弗里特(英语:Everett),绰号荣耀、进步与可能之城(City of Pride, Progress and Possibilit
  • span class=nowrapCuReOsub4/sub/span高铼酸亚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ReO4。将高铼酸铜在真空中加热数天,温度控制在400~500℃,得到高铼酸亚铜。高铼酸铜和金属铜在360 °C反应也能得到高铼酸亚铜,但存在杂质
  • 东三省总督东三省总督(满语:ᡩᡝᡵᡤᡳ ᡳᠯᠠᠨ ᡤᠣᠯᠣᡳ ᡠᡥᡝᡵᡳ ᡴᠠᡩᠠᠯᠠᡵᠠ ᠠᠮᠪᠠᠨ,穆麟德:dergi ilan goloi uheri kadalara amban),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
  • 汉纪《汉纪》,共30卷,约18万余言,为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编年断代体史书,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作者为东汉的荀悦,汉献帝时常苦班固的《汉书》文繁难省,于建安三年(198年)
  • 爆震爆震(英语:knocking)的术语为爆燃,俗称敲缸,是发动机不正常工作方式的一种,是指点燃式发动机(一般即为汽油机)中混合气体自燃而不遵循正常的火焰传播过程,从而导致燃烧过程不可控,发动
  • 红鸢红鸢(学名:)也称赤鸢,是鹰科中一种中等体型的猛禽。该物种是欧洲和西北非洲西古北区(英语:Western Palearctic)的特有种,但也分布于伊朗北部。它栖居在上述地区气候相对温和的地带—
  • 日本剑豪人物列表日本剑豪人物一览是日本剑豪・剑术家人物一览。
  • 堀尾吉晴堀尾吉晴(ほりお よしはる)出生于天文13年(1544年),卒于庆长16年(1611年7月26日),生于尾张国丹羽郡,幼名仁王丸,通称茂助,为岩仓织田家部将堀尾泰晴之子,后来投效丰臣秀吉,晋封为大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