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彼得罗相

✍ dations ◷ 2025-08-03 05:51:51 #1940年出生,在世人物,俄罗斯科学家,博弈理论家,埃里温国立大学校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

莱昂·彼得罗相(俄语:Петросян, Леон Аганесович,1940年12月18日-),俄罗斯著名数学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教授。亚美尼亚共和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莱昂·彼得罗相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的列宁格勒。他随家人于1946年搬到埃里温居住,于1947年进入当地25号俄语学校学习,并于1957年获得一枚银质奖章。在1957年,他进入埃里温国立大学力学与数学系一年级学习,并于1960年转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四年级。在1962年,由数学与力学系҉毕业后,其导师尼古拉·沃罗别夫邀请他做关于微分博弈方面的工作,他开始攻读副博士学位。1965年,他的副博士论文《一类追逃微分对策》通过了论文答辩,这是苏联时期应用数学在这个领域的第一篇学位论文。在1972年,他的博士论文《追逃微分对策》通过了答辩。

从1974年起,莱昂·彼得罗相开始领导数学博弈论和统计解法教研室。并于1975年6月18日开始成为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即现在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第一任系主任。并于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连任该系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共培养了7名博士、49名副博士。同时他也是青岛大学、约恩苏大学、彼得罗扎沃茨克州立大学的名誉教授。他也是《国际博奕理论评论》的编辑和《数学博弈论及其应用》杂志的责任编辑。从2008年至2012年,莱昂·彼得罗相担任动态博弈国际协会俄罗斯分会主席。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应用数学界产生了新的方向---微分博弈理论.而关于微分博弈理论的最早工作出现在1965年.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追逃对策.在1965年,苏联科学院出版了两篇他的论文,在其中明确的构建了特定条件下的追逃对策的解.

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负责的本科生的教学课程有:

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负责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课程有:

莱昂·彼得罗相发表了超过200多篇科学论文,以下是部分专题论文和教材

相关

  • 有孔虫界有孔虫界(学名:Rhizaria)为原生生物的一条主线。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主要部分均为变形虫状(amoeboid)并有丝状、网状或小管型支撑的假足。它们部分会制造可能有复杂结构的外壳或
  • 警方警察(police)是负责维持地区的治安的机构。他们容许适当使用武力,一般隶属该国家或地区的内政部门或保安部门一般而言,负责执行警务的人员称为警察。汉字的警察是取警逻和警戒的
  • 斯特拉文斯基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俄语: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1882年6月17日-1971年4月6日),又译斯特拉温斯基,俄国-法国-美国作曲家、钢琴家
  • Batsch奥古斯特·巴奇(1761年10月28日-1802年9月29日)(全名奥古斯特·约翰·格奥尔格·卡尔·巴奇 德语:August Johann Georg Karl Batsch)是德国植物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真菌。他出生于
  • 悬索吊桥悬索桥亦称吊桥,是桥梁的一种。其主要承力部分是桥两端的两根塔架,在这两根塔架间的悬索拉住桥的桥面。为了保障悬索桥的稳定性,两根塔架外的另一面也有悬索,这些悬索保障塔架本
  • 自我绑缚自我绑缚(Self Bondage)是一种自我满足绑缚欲望的方法。有些绑缚也可有刺激性器官的,如龟甲缚;也有不直接刺激性器官,但有羞耻感的,如M字开腿缚。当中难度非常高,能做到的人不太多
  • 磷酸二氢镁()2 磷酸二氢镁(Magne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化学式Mg(H2PO4)2·2H2O。通常带有两个水分子(二水合磷酸二氢镁)。磷酸二氢镁为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酸,不溶于醇。加热时分解
  • ATC代码 (V09)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9(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
  • 彝语南部方言彝语南部方言,又称尼苏语,是彝语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使用人数达50万。操这种方言的人多自称“尼苏”.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
  • 2,5-二甲基苯胺2,5-二甲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3(CH3)2NH2,它是二甲基苯胺同分异构体之一,为无色的粘稠液体。它可用于制备溶剂黄30、溶剂红22、酸性红65和溶剂红26。和其它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