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彼得罗相

✍ dations ◷ 2025-11-06 01:18:03 #1940年出生,在世人物,俄罗斯科学家,博弈理论家,埃里温国立大学校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

莱昂·彼得罗相(俄语:Петросян, Леон Аганесович,1940年12月18日-),俄罗斯著名数学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教授。亚美尼亚共和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莱昂·彼得罗相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的列宁格勒。他随家人于1946年搬到埃里温居住,于1947年进入当地25号俄语学校学习,并于1957年获得一枚银质奖章。在1957年,他进入埃里温国立大学力学与数学系一年级学习,并于1960年转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四年级。在1962年,由数学与力学系҉毕业后,其导师尼古拉·沃罗别夫邀请他做关于微分博弈方面的工作,他开始攻读副博士学位。1965年,他的副博士论文《一类追逃微分对策》通过了论文答辩,这是苏联时期应用数学在这个领域的第一篇学位论文。在1972年,他的博士论文《追逃微分对策》通过了答辩。

从1974年起,莱昂·彼得罗相开始领导数学博弈论和统计解法教研室。并于1975年6月18日开始成为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即现在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第一任系主任。并于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连任该系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共培养了7名博士、49名副博士。同时他也是青岛大学、约恩苏大学、彼得罗扎沃茨克州立大学的名誉教授。他也是《国际博奕理论评论》的编辑和《数学博弈论及其应用》杂志的责任编辑。从2008年至2012年,莱昂·彼得罗相担任动态博弈国际协会俄罗斯分会主席。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应用数学界产生了新的方向---微分博弈理论.而关于微分博弈理论的最早工作出现在1965年.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追逃对策.在1965年,苏联科学院出版了两篇他的论文,在其中明确的构建了特定条件下的追逃对策的解.

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负责的本科生的教学课程有:

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负责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课程有:

莱昂·彼得罗相发表了超过200多篇科学论文,以下是部分专题论文和教材

相关

  • 表型可塑性表型可塑性(英语:Phenotypic plasticity)指生物体之行为、形态、生理为因应独特环境所发生之表现型差异,这些差异涵盖了环境引起的所有变化类型,如形态、生理、行为、物候等多方
  • 朱 荻朱荻(1954年5月-),中国制造工程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生于辽宁沈阳,原籍辽宁沈阳。197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1981年、1985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201
  • 溶剂列表本列表列出了常见溶剂的性质。*压力未注明时为1atm。
  • ɰ̊清软颚近音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通常写作⟨ɰ̊⟩,但当未指明清软颚近音是否为圆唇时,这组音标并不适合使用(音标⟨ɰ̊⟩就已经指明了该音为不圆唇音),若写成⟨
  • 甘珀酸甘珀酸(英语:Carbenoxolone,缩写CBX)是一种甾体激素类似物,为甘草次酸与丁二酸在3β羟基位置形成的酯,和光果甘草根部中提取的甘草酸结构上类似。甘珀酸可抑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
  • 理查德·赫克理查德·弗雷德·赫克(英语:Richard Fred Heck,1931年8月15日-2015年10月10日),美国化学家,因在“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做出贡献而与根岸英一、铃木章共同获2010年
  • 2014年12月逝世人物列表2014年12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4年12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IEEE 802.1QIEEE 802.1Q以及VLAN Tagging属于互联网下IEEE 802.1的标准规范,允许多个网桥在信息不被外泄的情况下公开的共享同一个实体网络。IEEE 802.1Q -英文缩写写为dot1q,经常在实现
  • 模拟城市 (2013年游戏)《模拟城市》(英语:SimCity),是于2013年发行的城市建造电脑游戏,一般玩家为方便区分称之为模拟城市5。由艺电的子公司Maxis开发。这是艺电第6个,也是第5个由Maxis制作的《模拟城市
  • 维托·阿肯锡维托·汉尼拔·阿肯锡(,1940年1月24日-2017年4月28日),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是位布鲁克林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装置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