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彼得罗相

✍ dations ◷ 2025-11-23 08:00:07 #1940年出生,在世人物,俄罗斯科学家,博弈理论家,埃里温国立大学校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

莱昂·彼得罗相(俄语:Петросян, Леон Аганесович,1940年12月18日-),俄罗斯著名数学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教授。亚美尼亚共和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莱昂·彼得罗相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的列宁格勒。他随家人于1946年搬到埃里温居住,于1947年进入当地25号俄语学校学习,并于1957年获得一枚银质奖章。在1957年,他进入埃里温国立大学力学与数学系一年级学习,并于1960年转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四年级。在1962年,由数学与力学系҉毕业后,其导师尼古拉·沃罗别夫邀请他做关于微分博弈方面的工作,他开始攻读副博士学位。1965年,他的副博士论文《一类追逃微分对策》通过了论文答辩,这是苏联时期应用数学在这个领域的第一篇学位论文。在1972年,他的博士论文《追逃微分对策》通过了答辩。

从1974年起,莱昂·彼得罗相开始领导数学博弈论和统计解法教研室。并于1975年6月18日开始成为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即现在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第一任系主任。并于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连任该系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共培养了7名博士、49名副博士。同时他也是青岛大学、约恩苏大学、彼得罗扎沃茨克州立大学的名誉教授。他也是《国际博奕理论评论》的编辑和《数学博弈论及其应用》杂志的责任编辑。从2008年至2012年,莱昂·彼得罗相担任动态博弈国际协会俄罗斯分会主席。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应用数学界产生了新的方向---微分博弈理论.而关于微分博弈理论的最早工作出现在1965年.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追逃对策.在1965年,苏联科学院出版了两篇他的论文,在其中明确的构建了特定条件下的追逃对策的解.

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负责的本科生的教学课程有:

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负责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课程有:

莱昂·彼得罗相发表了超过200多篇科学论文,以下是部分专题论文和教材

相关

  • 感质在哲学中,感质(英语:Qualia,/ˈkwɑːliə/或/ˈkweɪliə/;单数形式: Quale)的定义是主观意识经验的独立存在性和唯一性。Qualia这个词源自拉丁语中的形容词quālis'(拉丁语发音:.m
  • 人造皮肤人造皮肤是利用科技,人为地制造皮肤以供皮肤有问题如烧伤的病人替换。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用途是防止人体内的水分散失和细菌感染。所以每当皮肤大面积被火烧毁,病人就会有
  • 夊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五个(三划的则为第六个)。夊部通常是从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夊部。要注意的是,在繁体,夊部与夂部不
  • 独立本表列出了当前正在活动的为寻求民族自决、独立建国或自主自治的独立运动。
  • 第4师朝鲜人民军第4师隶属于朝鲜人民军,成立于1948年,由李权武担任师长,该师主力由参与过中国国共内战的朝鲜族人组成。朝鲜战争期间,第4师在夺取韩国首都首尔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此得
  • 韦氏词典韦伯斯特字典(英语:),为在美国被誉为“美国学术和教育之父”的辞典编纂者、拼写改革倡导者诺亚·韦伯斯特(英语:Noah Webster,1758年10月16日-1843年5月28日)编写的一系列字典。在美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区生产总值列表本条目所列为中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GDP总量。按照国际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将各省级行政区GDP总量数据折算为美元和国际元单位,条目以最近年份数据为主,同时收录1978年以后代表性年
  • 沃尔姆斯大教堂沃尔姆斯大教堂(德语:),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沃尔姆斯,是一座12世纪的罗马式建筑,建于1171年至1234年间,是一座砂石建筑,平面上呈多边形。是莱茵河流域著名的古迹。
  • 物候物候既可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的非生物变化(如初霜、解冻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物候的利用在
  • 长尾管蚜蝇长尾管蚜蝇(学名:),也称尾蛆蝇,是食蚜蝇科的一种双翅目昆虫。本物种为食蚜蝇科各物种当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栖息于除南极洲以外所有地区。腹部色斑多样,以浅色者为主。成虫形似雌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