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彼得罗相

✍ dations ◷ 2025-04-04 20:12:07 #1940年出生,在世人物,俄罗斯科学家,博弈理论家,埃里温国立大学校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

莱昂·彼得罗相(俄语:Петросян, Леон Аганесович,1940年12月18日-),俄罗斯著名数学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教授。亚美尼亚共和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莱昂·彼得罗相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的列宁格勒。他随家人于1946年搬到埃里温居住,于1947年进入当地25号俄语学校学习,并于1957年获得一枚银质奖章。在1957年,他进入埃里温国立大学力学与数学系一年级学习,并于1960年转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四年级。在1962年,由数学与力学系҉毕业后,其导师尼古拉·沃罗别夫邀请他做关于微分博弈方面的工作,他开始攻读副博士学位。1965年,他的副博士论文《一类追逃微分对策》通过了论文答辩,这是苏联时期应用数学在这个领域的第一篇学位论文。在1972年,他的博士论文《追逃微分对策》通过了答辩。

从1974年起,莱昂·彼得罗相开始领导数学博弈论和统计解法教研室。并于1975年6月18日开始成为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即现在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第一任系主任。并于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连任该系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共培养了7名博士、49名副博士。同时他也是青岛大学、约恩苏大学、彼得罗扎沃茨克州立大学的名誉教授。他也是《国际博奕理论评论》的编辑和《数学博弈论及其应用》杂志的责任编辑。从2008年至2012年,莱昂·彼得罗相担任动态博弈国际协会俄罗斯分会主席。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应用数学界产生了新的方向---微分博弈理论.而关于微分博弈理论的最早工作出现在1965年.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追逃对策.在1965年,苏联科学院出版了两篇他的论文,在其中明确的构建了特定条件下的追逃对策的解.

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负责的本科生的教学课程有:

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与过程控制系,负责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课程有:

莱昂·彼得罗相发表了超过200多篇科学论文,以下是部分专题论文和教材

相关

  • 三氢化砷砷化氢或胂,是最简单的砷化合物,化学式为AsH3,可燃、能自燃。它是砷和氢的高毒性分子衍生物。尽管它毒性很强,在半导体工业中仍广泛使用,也可用于合成各种有机砷化合物。标准状态
  • 书写书写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文字来记录资讯、表达意向。纪录资讯的工具和方法数之不尽,一般会用笔在纸上书写,但过去也有人在石版、竹简、龟壳、墙壁等材质上写作。随着科技发展,使
  • 三名法在分类学上,三名法(英语:Trinomial nomenclature)指针对低于种的分类单位所采用的命名方式。动物学和植物学中的三名法有差异。对于动物来说,只有一个物种以下的分类层级──亚种
  • 1707年联合法案《1707年合并法案》(Acts of Union 1707)是1706年和1707年英格兰国会和苏格兰国会分别通过的一对国会法案。当时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两国谈判后订立了《联合条约》(Treaty o
  • 圣安吉洛圣安吉洛(San Angelo)是美国的一座城市。位于德克萨斯州中西部的汤姆格林县。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圣安吉洛有人口93,200,圣安吉洛都市区有人口111,823人。
  •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从数百减少到数十。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
  • 澳洲铜头蛇属澳洲铜头蛇属(学名:)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的个有毒蛇属,是澳洲大陆东部及南部地区的特有种。目前共有3个物种已被确认,而各物种之下未有任何亚种。虽然其名字与铜头蝮()相似,但两者并
  • 16号线16号线可以指:
  • DpnII结构 / ECODDpnII是一种发现于细菌肺炎链球菌(,当时称为“肺炎双球菌”,,故缩写为Dpn)的II型限制酶,其识别序列为5'GATC3'CTAG切割产生的粘性末端为
  • .kn.kn为圣基茨和尼维斯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