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畑敏四郎

✍ dations ◷ 2025-04-05 00:46:28 #1885年出生,1947年逝世,大日本帝国陆军将官,皇道派,高知县出身人物

小畑敏四郎(1885年2月19日-1947年1月10日),大日本帝国陆军军人。陆军中将。高知县出身。昭和时代日本陆军中皇道派的代表人物。其妻子是第24代日本众议院议长元田肇(日语:元田肇)的女儿。其妹则嫁给第56代众议院议长船田中为妻。

小畑敏四郎1885年(明治18年)2月19日出生,是男爵小畑美稻(日语:小畑美稲)的第三子,其兄小畑大太郎(日语:小畑大太郎)继承男爵。小畑敏四郎在京都府立第一中学校(日语:京都府立洛北高等学校・附属中学校)、大阪陆军地方幼年学校、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接受教育,1904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与同期生永田铁山、冈村宁次 被教官们公认为陆士第16期最优异的“陆军三羽鸟”(意为“三杰”),同期知名者还有: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军衔,先后在近卫步兵第1联队、步兵第49联队任职,担任真冈守备队长职务。1911年陆军大学校第23期以优等生(被授予天皇恩赐军刀,俗称“军刀组”)成绩毕业,同期知名者有:梅津美治郎(首席)、永田铁山(次席)。

1913年晋升大尉、在参谋本部任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5年派驻俄罗斯,作为俄军观战武官。历任军务局课员、参谋本部员。1920年任驻俄国大使馆武官,因日军出兵西伯利亚干涉,滞留在德国柏林。

在1921年10月左右,小畑敏四郎与陆士同期的永田铁山、冈村宁次,以及陆士17期的东条英机,在德国南部的温泉地区巴登-巴登聚会,谋划改革陆军体系为目标的“巴登巴登密约”计划,目的是消除陆军中的萨长派阀,实行“军主政从”,建立“总体战”总动员体制,回国后又与陆士同期的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以及陆士15期的河本大作等佐级军官先后共十九人结成了一个小团体“二叶会”。

1922年担任参谋本部员,1923年晋升中佐,成为陆军大学校教官。1926年任参谋本部作战课长,小畑敏四郎与第1部长荒木贞夫、部下铃木率道一起大幅改订以“包囲歼灭战+短期决战”为中心的“统帅纲领”,并在1928年正式改订。1927年晋升大佐。1928年8月,担任冈山步兵第10联队的联队长。这时期作家栋田博(日语:棟田博)曾作为他的部下。据说作为联队长的小畑,彻底地禁止对新兵动用私刑,而且军规严厉,违反者多被送去“営仓”(关禁闭),得到了“禁闭室先生”的绰号。1930年8月,任日本陆军步兵学校研究部主事,1931年8月再次担任陆大教官。

1931年12月荒木贞夫担任犬养毅内阁的陆军大臣,1932年2月,深得荒木信赖的小畑被再次起用为参谋本部作战课长。同年4月晋升陆军少将,并升任参谋本部第3部长(铃木率道继任作战课长)。他也是皇道派的中心人物之一、荒木的盟友参谋次长真崎甚三郎的心腹。同时期与作为统制派核心人物的参谋本部第2部长永田铁山尖锐对立,关系彻底决裂。1933年6月的陆军全幕僚会议时,围绕着陆军领导权和对苏联对中国战争准备上两派都对自己的主张互不让步,此为陆军皇道派与统治派之争的开端。同年8月与永田一起离开参谋本部,小畑转为近卫步兵第1旅团长,永田转任步兵第1旅团长。

1934年1月,荒木辞任陆军大臣,而有望接任真崎甚三郎在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的反对下,改任教育总监,支持统制派的林铣十郎接任陆军大臣,皇道派势力受到大幅压制。小畑在同年3月任陆大干事,1935年3月任陆大校长。陆军内部的争权斗争激化,同年7月,真崎的教育总监职务被免去,8月相泽事件中,时任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被相泽三郎(日语:相沢三郎)中佐持刀砍杀。1936年(昭和11年)2月,发生二二六事件,小畑因部下陆大教官满井佐吉(日语:満井佐吉)事件中有牵连,以监督责任被问责。同年3月晋升中将,二二六事件后“肃军”运动中皇道派势力被清洗,同年8月小畑被编入预备役。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被召集担任宇都宫留守第14师团长,后因健康问题,召集令被解除。太平洋战争日军在战局中失利,他因参与打倒东条内阁,以期结束战争而被宪兵队监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17日,东久迩宫内阁成立,近卫文磨与绪方竹虎有意向邀请他任国务大臣,辅助陆军大臣下村定整顿军部。1947年(昭和22年)1月10日去世,时年61岁。

日本投降后,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不愿出席于9月2日的投降仪式(日本称为“太平洋战争降伏文书调印式”),小畑敏四郎大骂道:“今更败けた陆军に何の面目があるのだ。降伏の调印に参谋総长が行くのが嫌なら、陆军の代表として私が行っても良いぞ”(输到现在陆军还有什么脸面,如果梅津参谋总长不愿意去,作为陆军的代表我可以去。)。最终梅津只得无奈出席投降仪式。

相关

  • 康涅狄格康涅狄格州(英语:State of Connecticut),简称康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州,也是新英格兰区域中最南的一州。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是13州联盟之一。州花山桂,州鸟美洲知更鸟,州树白橡。美国
  • 查尔斯-阿道夫·武尔茨查尔斯-阿道夫·武尔茨(英语:Charles Adolphe Wurtz,1817年11月26日-1884年5月10日),来自阿尔萨斯的法国化学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拥护原子理论和化合物的结构理论,而与持怀疑
  • 烹杀烹刑,或称烹杀,是一种酷刑。施刑者先将犯人的衣服脱光,并将犯人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盛有油或水,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数都因灼伤死去,有些最终全身烧焦。历史上的著名受
  • 约瑟夫·高斯瓦夫斯基约瑟夫·高斯瓦夫斯基, 波兰语:Józef Jan Gosławski (1908年4月24日出生于卢布林附近的Polanówka,1963年1月23日于华沙辞世),波兰雕塑家、勋章设计艺术家。高斯瓦夫斯基参与设
  • 鲁培尔期鲁培尔期(亦被称为斯坦普期、汤格期、拉特道夫期、维克斯堡期或渐新世早期)是渐新世两个阶段中的第一个。其起止时间分别为33.9百万年前和27.82百万年前。该阶以比利时的鲁培
  • 爬行纲爬行纲(学名:Reptilia)动物通称爬行动物、爬行类、爬虫类,是一类脊椎动物,属于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是包括了龟、蛇、蜥蜴、鳄、鸟类及史前恐龙等物种的通称。本分类过去传统上包含
  • 爱荷华号战舰坐标:33°44′29.81″N 118°16′39.12″W / 33.7416139°N 118.2775333°W / 33.7416139; -118.2775333衣阿华号战列舰(舷号BB-61)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为衣阿华级战
  • 罗荣邦罗荣邦(Jung-pang Lo,1912年9月28日-1981年4月5日),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罗昌与康同璧之子,康有为之外孙。罗荣邦早年跟随身为外交官的父亲罗昌,曾在新加坡、渥太华、伦敦
  • 元和 (日本)元和是日本的年号之一,在庆长之后、宽永之前,指的是从1615年到1624年这段期间。这个时代的天皇是后水尾天皇,江户幕府的将军是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依照德川家康的命令,采用唐宪
  • 雅莫科河雅莫科河(阿拉伯语:نهر اليرموك‎,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