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拉·弗洛姆

✍ dations ◷ 2025-08-03 05:52:55 #贝拉·弗洛姆

贝拉·弗洛姆(德语:Bella Fromm,1890年12月20日-1972年2月9日),是一位德国犹太裔记者和作家,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到美国。她的代表作是《血腥宴会》("Blood and Banquets"),该书讲述了她在魏玛共和国时代担任柏林报社记者期间以及她在第三帝国前五年的经历。虽然该书是作为一本真实的亲历者日记而出版的,并且经常被引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是弗洛姆离开德国后在美国创作的。

弗洛姆出生于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的一个犹太裔葡萄酒商家庭。她出生在纽伦堡,却在下弗兰肯行政区的基青根长大。弗洛姆家族最初来自西班牙,但在德国生活了近500年,直到纳粹党掌权展开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运动为止。根据她自己的说法,她的家族在巴伐利亚王室和当地上流社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她的父亲在她幼年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母亲也于1918年去世。1911年,她嫁给了一位犹太商人并与其生下了一个女儿。不久她就离婚并改嫁了另一位商人卡尔·朱利叶斯·斯图尔曼,但不幸的是她的第二段婚姻也没有维持很久,弗洛姆的第三次婚姻的对象则是美国医生彼得·F·威尔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姆曾为德国红十字会(英语:German Red Cross)工作并于1918年获得路德维希国王十字勋章(德语:König Ludwig-Kreuz)。母亲过世后,她继承了家业,得以全身心投入社会工作。然而1923年的通货膨胀使她的财富极大地缩水,于是她被迫寻求一份工作以维持体面的生活。通过人脉介绍,她成为了乌尔施坦出版公司(英语:Ullstein press)的记者,这是一家主要由犹太人所经营的出版社同时也是柏林当时著名的自由主义媒体之一。起初,弗洛姆仅限于担任时尚和社会八卦专栏记者的角色,随后她凭借过人的才华和手腕,很快便转入政治及外交领域的报道写作,她所负责的“柏林外交官”专栏深受上流社会读者的青睐。

作为乌尔施坦出版社旗下《福斯日报》的资深记者,弗洛姆成为了柏林上流阶层的知名人物。她所认识的名流包括《纽约时报》驻柏林通讯员弗雷德里克·伯彻尔(英语:Frederick Birchall)、法国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意大利大使维托里奥·切瑞蒂(英语:Vittorio Cerruti)、美国大使威廉·多德(英语:William E. Dodd)、法国大使安德烈·弗朗索瓦-庞赛、阿道夫·希特勒的密友与新闻部长恩斯特·汉夫斯坦格尔、美国资深媒体人路易斯·P·洛克纳(英语:Louis P. Lochner)、总统办公室主任奥托·梅斯纳、外交部长康斯坦丁·冯·纽赖特、英国大使埃里克·菲普斯(英语:Eric Phipps)爵士、著名演员及电影制作人莱尼·里芬斯塔尔、帝国银行总裁亚尔马·沙赫特以及总理兼国防部长库尔特·冯·施莱谢尔。据她自己所说,弗洛姆在社交活动中多次会见希特勒、赫尔曼·戈林、鲁道夫·赫斯与约瑟夫·戈培尔等纳粹党高层,但她对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好感。

弗洛姆身为当时柏林舆论界的领军人物,她与很多部长、国会议员、报社编辑与外交官关系密切,并知晓当中许多人的机密信息。她也非常重视与施莱谢尔及其妻子的亲密友谊,并曾透过她的消息渠道警告施莱谢尔:兴登堡总统和前总理弗朗茨·冯·帕彭正计划罢免他的总理职务并让希特勒取而代之。

作为一名直言不讳的自由主义者(加上因为她的犹太血统),弗洛姆的职业前景在1933年纳粹上台后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她的安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她的外国外交官朋友和保守派伙伴(譬如希特勒内阁的外交部长纽赖特及经济部长沙赫特)的保护。1934年,她将女儿送到了美国,而在1934年之后,她就再也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发表文章,但她继续坚持以匿名方式从事报道的写作,她也仍旧受邀出席各种外交和社交活动。

在被剥夺了大部分来自新闻业的收入后,弗洛姆以酒商的身份重新回到了她的家族行业,并利用她与外国大使馆和柏林社交界的联系在商界继续获得成功。根据她的说法,她还运用自己的人脉为许多渴望移民的德国犹太人获得海外的签证。出于这个原因,她没有听从朋友的建议,即她应该在为时已晚之前离开德国。随着1938年开始,犹太人逐步被纳粹党政府没收财产并被彻底排除在一切商业领域以外,当年9月,弗洛姆在面临破产以及日益严重的反犹迫害的情况下终于移居到了美国。

在纽约,弗洛姆从事打字员和秘书的工作,并遇到了她的第三任丈夫彼得·F·威尔斯。当美国于1941年12月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弗洛姆决定撰写一本关于她在魏玛共和国和纳粹时期的经历的书。这本书在战时的受众主要是美国读者,因此在行文上体现了强烈反纳粹和亲美的特点。

1946年,弗洛姆曾返回德国并在各地进行了几次旅行调查战后的社会风貌。1961年,她根据自己的流亡经历出版了一部小说《天使的哭泣》("The Angels Cry"),但影响不广。1958年,她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授予一等联邦十字勋章。她于1972年在纽约去世,享年81岁。1993年,她的畅销书《血腥宴会》被翻译成德文,并以《当希特勒亲吻我的手时》("When Hitler Kissed My Hand")为标题在德国出版。

相关

  • 小波兰小波兰(波兰语:Małopolska,拉丁语:Polonia Minor)是波兰的历史地区之一,位于波兰的东南角。该地区不能与小波兰省相混淆,该省只包括小波兰历史地区的一部分。小波兰位于维斯瓦河上
  • 电介质介电质(英语:dielectric)是一种可被电极化的绝缘体。假设将介电质置入外电场,则束缚于其原子或分子的束缚电荷不会流过介电质,只会从原本位置移动微小距离,即正电荷朝着电场方向稍
  • 梨孢假壳科梨孢假壳科(学名:Apiosporaceae)是真菌界子囊菌门 的一个科,于1998年首次被描述。本科内的所有物种均带有孢子,透过分解及消化植物,特别是棕榈科及禾本科的植物而取得营养。可进行
  • C-27J斯巴达人战术运输机C-27J斯巴达人战术运输机是一种意大利设计的运输机,由列奥那多 和阿莱尼亚共同生产。2007年,C-27J被选为美国军方的联合货运飞机(JCA) 2012年由于预算削减美国空军退役C-27J,只使
  • 草酸钠草酸钠(Na2C2O4)为草酸的钠盐,是一种还原剂,也常作为双齿配体。中和后以大量清水稀释排放氧化还原滴定时可作为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物质。可移除Ca2+,可用于验硬水或生物学上
  • 托尼·利普托尼·利普(英语:Tony Lip,1930年7月30日-2013年1月4日),原名东尼·瓦勒隆加(英语:Frank Anthony Vallelonga Sr.),一般外界习惯用Tony Lip来称呼他。)意大利裔纽约市人。为知名牙买加
  • 阿才与凤社阿才与凤社,是邵族传说中的一对夫妻,两人为了在狩猎时向对方传达讯息,在神明的指示下发明了杵歌。阿才和凤社从小就分别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和双亲,因此他们两家住在一起、由阿才的母亲织布换米来度日。到了十八岁后,两人准备结婚,可是当时却发生了干旱,野生动物稀少、无法准备聘礼或婚宴,阿才的母亲还因为饥饿而生病了,阿才因此固执地深入山中打猎,还声明没打到鹿的话就不回来,结果一去过了半个多月都不见踪影,母亲的并也更加严重,凤社焦急之下只能抱着母亲哭。而在这时,门外出现了一只公鸡,它自称自己是天上神明派来帮助他们的使者,只
  • 赖斯利·觉士赖斯利·觉士FRS(Leslie Reginald Cox;1897年11月22日-1965年8月5日),又译莱斯利·雷金纳德·考克斯,是英国的一位古生物学家及软体动物学家。赖斯利·觉士的双亲均为政府公务贝,在当时英国国营邮政局的电话工程部任职。当他还是年幼时,一家人搬往大伦敦的哈林盖生活。六岁时,他入读南哈林盖郡学校(South Harringay County School)。1909年,他返回家乡伊斯灵顿的古老文法学校奥云学校(英语:Owen's School)就读。赖斯利·觉士于1916年获得剑桥
  • 亨利·伯特亨利·约翰·伯特(英语:Henry John Burt,1875年5月6日-1960年9月20日),英国男子射击运动员。他曾代表英国参加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射击比赛,获得男子50米步枪卧射铜牌。
  • 青蓝头鹊青蓝头鹊(学名:),是鸦科蓝头鹊属的一种,分布于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巴拿马和洪都拉斯。全球活动范围约为105,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青蓝头鹊的平均体重约为101.6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