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贝克韦尔

✍ dations ◷ 2025-08-17 16:45:14 #1963年出生,在世人物,英国作家

莎拉·贝克韦尔(Sarah Bakewell,1963年-) 是一位英国作家,居住在伦敦。

莎拉·贝克韦尔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多塞特郡的沿海市镇伯恩茅斯,她的父母在那里经营一家小旅馆。她五岁时,全家乘坐露营车穿越印度,旅行了两年,然后定居澳大利亚悉尼。在那里,她的父亲当书商,母亲当图书管理员。 小时候,她经常写作, 在书店工作。

贝克韦尔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学习哲学。她开始攻读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博士学位,后来放弃,搬到伦敦,最初在一家茶包工厂找到了工作。贝克韦尔后来完成了人工智能研究生学位。

贝克韦尔在1990年代初开始在伦敦威尔康图书馆(Wellcome Library)担任古籍部主任期间,重新开始写作。她在图书馆呆了十年,在那里她偶然发现有趣的历史片段和一本小册子,启发她写了第一本书《聪明》()。

2002年,她辞掉了工作,专心写作。2005年,她出版了19世纪丹麦革命家和探险家约尔根·约尔根森(Jørgen Jørgensen)的传记《英国丹麦人》()。他是在冰岛引发革命,摆脱丹麦控制的关键人物。

从 2008 年至 2010 年,贝克韦尔为英国国民信托担任稀有书籍的兼职编目员,为英国的历史书籍进行编目。 2010年,她出版了《如何生活》(),这是关于16世纪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的传记。这本书受到好评,《卫报》称其为“对大师超凡、热情洋溢的介绍”这本书受到大西洋两岸的广泛好评。该书荣获2010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2016年,贝克韦尔出版了《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这是一本关于存在主义运动及其领袖让-保罗·萨特、西蒙娜·德·波伏娃、阿尔贝·卡缪、马丁·海德格尔、埃德蒙德·胡塞尔、卡尔·雅斯贝尔斯和莫里斯·梅洛-庞蒂 的传记。贝克韦尔年轻时被存在主义运动所吸引,16岁时,她用生日钱买了萨特的小说《恶心》。贝克韦尔将这些个人经历写入书中。《纽约时报》评论家珍妮特·马斯林写道,“作为一个在晚年重读这些材料的人,她把自己的反应也作为故事的一部分。” 《存在主义咖啡馆》被《纽约时报》列为2016年十佳书籍。

贝克韦尔在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讲授创意写作。

相关

  • 干癣干癣(英语:psoriasis,/soʊˈraɪ.əsᵻs/,学名为银屑病,又称“白疕”或“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特色是在身上出现一块一块异常的皮肤。通常,这些块状皮肤异常会发红、发
  • 碳1212C是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其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6,它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在世界现存碳元素中占比98.89%,是最常见的碳同位素。在2019年5月20日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重新定义之
  • 雪崩雪崩,是在长年积雪的山中常有的自然灾害,是指大量的雪由斜坡表面上快速滑动下来,产生原因通常是积雪处于一种“危险”的平衡状态下,如果稍微有外力作用,就会失去平衡,造成雪块滑动
  • 851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李娅莎李娅莎(1982年12月17日-),出生于上海,为台湾乐坛史上第一位发行台语专辑并荣获金曲台语歌后的中国大陆歌手。李娅莎在17岁时参加了一次比赛之后,就被索尼音乐相中于2000年签约,推出
  • 大卫·古道尔大卫·威廉·古道尔(英语:David William Goodall,1914年4月4日-2018年5月10日)是一位在英国出生的澳大利亚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他是生态学统计思想发展初期的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人
  • 莫里斯·贾尔莫里斯·贾尔(Maurice Jarre,又译作摩里斯·雅尔,1924年9月13日-2009年3月28日),旅居美国法国裔已故电影配乐作曲家。代表作有《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及《印度之行》()
  • 南杜尔巴尔南杜尔巴尔(Nandurbar),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Nandurb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436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4365人,其中男性49125人,女性45240人;0—6岁人口11683人,其中男6308人,
  • 刘秩 (天顺进士)刘秩(1430年-?),字厚本,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六十二名。天顺元年(1457年),参加丁丑科会试,得贡士第二百六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二十名。授行人司
  • 约翰·穆斯约翰·弗雷泽·穆斯(英语:John Fraser Muth,1930年9月27日-2005年10月23日),美国经济学家,被认为是理性预期理论之父。约翰·穆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取得数理经济学博士。1961年,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