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贝克韦尔

✍ dations ◷ 2025-07-27 18:20:21 #1963年出生,在世人物,英国作家

莎拉·贝克韦尔(Sarah Bakewell,1963年-) 是一位英国作家,居住在伦敦。

莎拉·贝克韦尔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多塞特郡的沿海市镇伯恩茅斯,她的父母在那里经营一家小旅馆。她五岁时,全家乘坐露营车穿越印度,旅行了两年,然后定居澳大利亚悉尼。在那里,她的父亲当书商,母亲当图书管理员。 小时候,她经常写作, 在书店工作。

贝克韦尔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学习哲学。她开始攻读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博士学位,后来放弃,搬到伦敦,最初在一家茶包工厂找到了工作。贝克韦尔后来完成了人工智能研究生学位。

贝克韦尔在1990年代初开始在伦敦威尔康图书馆(Wellcome Library)担任古籍部主任期间,重新开始写作。她在图书馆呆了十年,在那里她偶然发现有趣的历史片段和一本小册子,启发她写了第一本书《聪明》()。

2002年,她辞掉了工作,专心写作。2005年,她出版了19世纪丹麦革命家和探险家约尔根·约尔根森(Jørgen Jørgensen)的传记《英国丹麦人》()。他是在冰岛引发革命,摆脱丹麦控制的关键人物。

从 2008 年至 2010 年,贝克韦尔为英国国民信托担任稀有书籍的兼职编目员,为英国的历史书籍进行编目。 2010年,她出版了《如何生活》(),这是关于16世纪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的传记。这本书受到好评,《卫报》称其为“对大师超凡、热情洋溢的介绍”这本书受到大西洋两岸的广泛好评。该书荣获2010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2016年,贝克韦尔出版了《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这是一本关于存在主义运动及其领袖让-保罗·萨特、西蒙娜·德·波伏娃、阿尔贝·卡缪、马丁·海德格尔、埃德蒙德·胡塞尔、卡尔·雅斯贝尔斯和莫里斯·梅洛-庞蒂 的传记。贝克韦尔年轻时被存在主义运动所吸引,16岁时,她用生日钱买了萨特的小说《恶心》。贝克韦尔将这些个人经历写入书中。《纽约时报》评论家珍妮特·马斯林写道,“作为一个在晚年重读这些材料的人,她把自己的反应也作为故事的一部分。” 《存在主义咖啡馆》被《纽约时报》列为2016年十佳书籍。

贝克韦尔在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讲授创意写作。

相关

  • 隋末农民战争隋末民变是隋朝末年民变推翻隋朝统治的战争,战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大业六年(610年)
  • 谢伊斯起义美国谢司起义(英文:Shays' Rebellion)或译为谢司暴动,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中西部地区在1786年—1787年发生的一场起义。因为起义领导者是丹尼尔·谢司,是前美国独立战争军官,因此这场
  • 集合城市组合城市(conurbation),又叫“集合都市”,是指多个邻接的都市随着都市规模的发展,跨过行政区划的界限发展为一个都市区的状态。这一概念由帕德里克·杰德斯在1915年提出。随着工
  • 蜉蝣目长鞘蜉蝣亚目 Schistonota 短鞘蜉蝣亚目 Pannota.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
  • MiniDVDMiniDVD是指直径小于80毫米的DVD光碟。使用AVCHD编码格式的80毫米DVD单张光碟,可存储大约20分钟的1080p视频内容;双层和双面MiniDVD光碟则可存储1小时以上的内容。使用其他编
  • 菊地友弘菊地友弘(1984年5月6日-),是一位日本男性播报员,目前于北海道电视台(HTB)服务。血型B型。
  • 陈璋 (康熙进士)陈璋(?-?),字镛庭。江苏长洲人。清朝进士、政治人物。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举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会试任同考官,康熙
  • Let's Go!《Let's Go!》是台湾灭火器乐团的首张专辑,于2007年7月10日发行。
  • 同构基本定理同构基本定理或称同态基本定理,包含三个定理,在泛代数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它们证明了一些自然同构的存在性。同构基本定理最早由埃米·诺特(Emmy Noether)在她于1927在德国数学期
  • 波特贝罗女巫《波特贝罗女巫》是巴西作家保罗·科尔贺2006年出版的作品(中文版于2008年出版),故事是描述一个生于外凡尼亚的吉普赛人女儿的故事,她一出生就遭到弃养,不久后被一对黎巴嫩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