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是性

✍ dations ◷ 2025-08-24 14:04:00 #实是性

在哲学中,实是性(法语:facticité,德语:Faktizität,英语:facticity)有很多种不同的含义——可能只是指“事实性”(factuality)和“偶然性”,也有可能是指关于人类存在(human existence)的种种棘手的境况(英语:human condition)(intractable conditions)。

最早使用这个术语的是德国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1762-1814),后来有了很多种含义。它可以指事实(facts),也可以指事实性(factuality),比如在19世纪实证主义之中说的实是性就是指这样的意思。而到了威廉·狄尔泰以及新康德主义那里,这个词开始表示“抵抗解释和解读的东西”。新康德主义者把实是性与理想性(ideality)对立起来,比如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讨论“实是性”时,把它当作是个体存在(existence)之“被抛掷性(英语:thrownness)”(Geworfenheit),意思是,我们是被“抛掷入世界之中”的。他不仅仅是在指一种残酷的事实,或者说具体历史处境(situation)之事实性,例如“生于80年代”。实是性是这样一种东西:即便你没有注意到它,或者把它丢下不管,它还是已然告知(inform)了存在,并且已经在存在中被接受和采用起来了(taken up)。所以,实是性不是某种我们遇到(come across)并且直接观察(behold)的东西。比如,在情绪(mood)中,实是性的表象是迷一般的,因为它同时涉及了两个方面:既是转而朝向它,又是转而离开它。海德格尔所说的情绪,是思想及意志之境况,并且是思想及意志必须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回应的一些境况。就像这样,人类存在之被投掷性(或者说此在)通过情绪而被透露了出来。


在20世纪中期,法国存在主义者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德·波娃也使用了实是性这一术语。他们认为,人类的自由是关于背景(the background)而存在的,并且受到背景的限制;他们用实是性这一术语来意指衬托于这个背景之上的所有具体细节。比如,这可能包括:出生的时间和地点,语言、环境、个体早先的选择,以及他们不可避免的死亡之前景。比如:目前,某个生来就没有双腿的人,他的处境就提前排除了他在海滩上行走的自由;但是如果未来的医学能有办法为此人长出新的腿来,他们的实是性可能就不再排除这种在海滩行走的活动了。

实是性这个术语在20世纪欧陆哲学中获得了更加专门的含义,尤其是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包括埃德蒙德·胡塞尔,马丁·海德格尔,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以及狄奥多·阿多诺。近期的哲学家,比如乔治·阿甘本,让-吕克·南希,韩炳哲以及François Raffoul用更新的方式用起了实是性这一观念。

在甘丹·梅亚苏为了挑战“相关主义”(correlationism)这种思想-世界之间关系而作出的哲学筹划之中,实是性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梅亚苏把它定义为一种原因的缺席:“对于任何现实来说,原因都是缺席的”(“the absence of reason for any reality”),换言之,是这种不可能性:不可能为任何实存者(being)之存在(existence)提供一片终极的基础。


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的《存在与时间》译为实际性;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中译为“散朴性”,在其后的研究中,陈宣良也将其译为“器物性”,或“受蔽成存性”。杜小真在对萨特的研究中,将这一概念改译为“人为性”,强调“人”的自由介入处境的结果,以及与胡塞尔、海德格尔在这个概念解释上的差异,并避免“散朴性”译名的可能含混的解释。冯契、徐孝通主编的《外国哲学大辞典》译为“事实性”。另有译为实存性、实然性等。


自为的存在(Being for itself)

相关

  • 塔巴南县塔巴南县(印尼语:Kabupaten Tabanan)是印度尼西亚巴厘省的一个县,位于巴厘岛中部,县治在塔巴南。2010年普查,全县有人口420,913人。塔巴南县下分为10个区(kecamatan),各区人口如下:
  • 表型表型(英语:Phenotype),又称表现型,对于一个生物而言,表示它某一特定的物理外观或成分。一个人是否有耳珠、植物的高度、人的血型、蛾的颜色等等,都是表型的例子。由丹麦遗传学家威
  • 红眼雪蟹红眼雪蟹(学名:Chionoecetes bairdi),又名拜氏雪蟹,是一种雪蟹。它与灰眼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极为相似,且均产于白令海,售卖时通常笼统地称为“雪蟹”。由于过度捕捞,红眼雪蟹的
  • 圣丽塔区 (南达尤雷县)坐标:10°01′39″N 85°15′17″W / 10.02750°N 85.25472°W / 10.02750; -85.25472圣丽塔区(西班牙语:Santa Rita District, Nandayure),是哥斯达黎加的行政区,位于该国西北部
  • 国际无神论联盟国际无神论联盟(英语:Atheist Alliance International,西班牙语:Alianza Atea Internacional),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致力于推动全球无神论事业的发
  • 杨靓姝杨靓姝(Jessie Yang,1967年6月6日-),电视电影编剧,笔名舒见青。台湾高雄市人,祖籍广东,从小在左营眷村长大,高雄女中校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系英语组毕业后,于国中任教期间因带领学生话
  • 好孩子国际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好孩子国际控股和好孩子国际(英语:Goodbab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港交所:1086),在1989年,由主席宋郑还,于江苏昆山(总部)成立“好孩子儿童用品
  • 奥勒·厄斯特沃尔奥勒·厄斯特沃尔(挪威语:Ole Østervold,1872年10月14日-1936年12月25日),生于艾于斯特沃尔,挪威男子帆船运动员。他曾代表挪威参加19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比赛,获得一枚金牌。
  • 科索沃战役 (1389年)无定论 拉扎尔亲王 † 武科·布兰科维奇(英语:Vuk Branković) 弗拉特科·武科维奇(英语:Vlatko Vuković)科索沃战役(塞尔维亚语:Косовски бој或Бој на Косову)发生于1389年6月15日,为一场奥斯曼帝国与塞尔维亚及波斯尼亚之间的战役。这场战争的历史真确度仍然只是一个推测的结果,战役的详情只有很少或自相矛盾的证据证实。大部分的历史学家觉得唯一能确定相信的就是这是奥斯曼入侵者与早已住于该地的人所发生的一次冲突。此战被认为是奥斯曼帝国的立国之战,雄踞巴尔干半
  • 美国总统选举犹他州选情犹他州位于美国西部山区,自1896年1月加入联邦以来,该州共参与过32场总统选举。在189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威廉·詹宁斯·布莱恩以83%的得票率轻松赢下了犹他州。然而在随后的四年里,共和党开始在犹他州的总统选举中占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2年的选举。在19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时任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只赢得了佛蒙特州和犹他州,未能获得连任。在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赢得了犹他州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此后民主党一直在犹他州占据优势直至1952年美国总统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