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是性

✍ dations ◷ 2025-11-11 03:55:29 #实是性

在哲学中,实是性(法语:facticité,德语:Faktizität,英语:facticity)有很多种不同的含义——可能只是指“事实性”(factuality)和“偶然性”,也有可能是指关于人类存在(human existence)的种种棘手的境况(英语:human condition)(intractable conditions)。

最早使用这个术语的是德国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1762-1814),后来有了很多种含义。它可以指事实(facts),也可以指事实性(factuality),比如在19世纪实证主义之中说的实是性就是指这样的意思。而到了威廉·狄尔泰以及新康德主义那里,这个词开始表示“抵抗解释和解读的东西”。新康德主义者把实是性与理想性(ideality)对立起来,比如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讨论“实是性”时,把它当作是个体存在(existence)之“被抛掷性(英语:thrownness)”(Geworfenheit),意思是,我们是被“抛掷入世界之中”的。他不仅仅是在指一种残酷的事实,或者说具体历史处境(situation)之事实性,例如“生于80年代”。实是性是这样一种东西:即便你没有注意到它,或者把它丢下不管,它还是已然告知(inform)了存在,并且已经在存在中被接受和采用起来了(taken up)。所以,实是性不是某种我们遇到(come across)并且直接观察(behold)的东西。比如,在情绪(mood)中,实是性的表象是迷一般的,因为它同时涉及了两个方面:既是转而朝向它,又是转而离开它。海德格尔所说的情绪,是思想及意志之境况,并且是思想及意志必须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回应的一些境况。就像这样,人类存在之被投掷性(或者说此在)通过情绪而被透露了出来。


在20世纪中期,法国存在主义者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德·波娃也使用了实是性这一术语。他们认为,人类的自由是关于背景(the background)而存在的,并且受到背景的限制;他们用实是性这一术语来意指衬托于这个背景之上的所有具体细节。比如,这可能包括:出生的时间和地点,语言、环境、个体早先的选择,以及他们不可避免的死亡之前景。比如:目前,某个生来就没有双腿的人,他的处境就提前排除了他在海滩上行走的自由;但是如果未来的医学能有办法为此人长出新的腿来,他们的实是性可能就不再排除这种在海滩行走的活动了。

实是性这个术语在20世纪欧陆哲学中获得了更加专门的含义,尤其是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包括埃德蒙德·胡塞尔,马丁·海德格尔,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以及狄奥多·阿多诺。近期的哲学家,比如乔治·阿甘本,让-吕克·南希,韩炳哲以及François Raffoul用更新的方式用起了实是性这一观念。

在甘丹·梅亚苏为了挑战“相关主义”(correlationism)这种思想-世界之间关系而作出的哲学筹划之中,实是性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梅亚苏把它定义为一种原因的缺席:“对于任何现实来说,原因都是缺席的”(“the absence of reason for any reality”),换言之,是这种不可能性:不可能为任何实存者(being)之存在(existence)提供一片终极的基础。


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的《存在与时间》译为实际性;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中译为“散朴性”,在其后的研究中,陈宣良也将其译为“器物性”,或“受蔽成存性”。杜小真在对萨特的研究中,将这一概念改译为“人为性”,强调“人”的自由介入处境的结果,以及与胡塞尔、海德格尔在这个概念解释上的差异,并避免“散朴性”译名的可能含混的解释。冯契、徐孝通主编的《外国哲学大辞典》译为“事实性”。另有译为实存性、实然性等。


自为的存在(Being for itself)

相关

  • 心脏内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心脏病学(英语:cardiology)亦称心脏学,为
  • 锕系后元素锕系后元素(transactinides),又称铹后元素,是指原子序数位于104(
  • 恐怖平衡恐怖平衡(英语:Balance of terror),是军事用语,指交战国双方的武器威力的平衡,且相互保证毁灭,双方均拥有足以完全毁灭对方的军事力量。这句话最早可能是由加拿大总理莱斯特·皮尔
  • 宁乡市宁乡市由中国湖南省直辖,长沙市代管。地处湖南东北部。宁乡为湖南最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全国五十强县,其经济竞争力居湖南省县(市)的第3位,也是湖南省肉类生产第1大、中国第15大县市
  • 约西·贝纳永约西·贝纳永(英语:Yosef Shai "Yossi" Benayoun,有时作Benayun,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
  • 泽马峰坐标:85°45′S 138°0′W / 85.750°S 138.000°W / -85.750; -138.000泽马峰(英语:Dzema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阿黛利地,处于拉特利夫山西南面9公里的沃森海崖北部,海拔高度2
  • 保罗·安卡保罗·安卡(英语:Paul Albert Anka)加拿大勋章。生于1941年7月30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华。加拿大歌手、流行歌曲作者、演员,有黎巴嫩血统。在1990年获得美国国籍。保罗·安卡首
  • 王慕道王慕道,台湾数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数学教授。1984年,王慕道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学习,最初专业是国际商务,一年后转到数学专业。1988年,他获得了国立台湾大学学士学位。4年后,他获得了国
  • 马特·布彻马特·布彻(英语:Matthew David Butcher;1997年5月14日-)是一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中场。他现在效力于伯恩茅斯。他在2010年加入伯恩茅斯。2016年开始,他被外借至约维尔。
  • 张翘张翘(?-402年),北魏前期的佛教僧人(沙门)。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402年)二月,沙门张翘自立尊号无上王,与丁零鲜于次保在常山郡的行唐县聚众谋反。夏四月,在攻打后燕立功的中山郡太守代人楼伏连讨斩张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