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蜜
✍ dations ◷ 2025-04-25 04:26:19 #石蜜
石蜜又称崖蜜、岩蜜,现在常称为片糖,是指甘蔗汁经过太阳暴晒后而成的固体原始蔗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蜜条:“石蜜,白沙糖也,凝结作饼块者为石蜜”。清张澍辑《凉州异物志》说:“石蜜非石类,假石之名也。实乃甘蔗汁煎而暴之,凝如石而体甚轻,故谓之石蜜”。现在用于烹调的片糖,就是古时的“石蜜”。杜甫有《发秦州》诗:“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唐本草》说“石蜜出益州、西域”。根据季羡林考证,石蜜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中;石蜜又称为“西极石密”或“西国石密”来自古印度。世界各国“蔗糖”(英文:sugar,sucrose;德文Zucker;俄文Сахар)和中国古代的“西极石密”和“西国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来自梵文śarkarā。说明蔗糖发原地是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世界各地。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将甘蔗榨出甘蔗水晒成糖浆,用火煮练成为蔗糖块(śarkarā)。正是《凉州异物志》中所说:“石蜜....实乃甘蔗汁煎而曝之..谓之石蜜”。梵文śarkarā又有“石”的含义。印度的“石”糖在汉代传入中国,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śarkarā的对音,而“石蜜”是梵文śarkarā的意译。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石蜜条:“石蜜,乳糖也,味甘寒,无毒,主心腹热胀,口干渴”。又:“石蜜疗口疮”。
相关
- 丧事丧事,是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相关仪式(如葬礼)、习俗、禁忌等,而亲人或一些对本身重要的人物去世后的一些特定习俗则称为读礼、守制、守丧、守孝、服丧、居丧等。最常见的是穿着丧
- H10N7H10N7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有时称为禽流感)的亚种。在2004年,埃及首次爆发有人类感染的H10N7疫症。此次爆发感染了一些伊斯梅利亚的居民,包括两个一岁的婴儿和有一个孩子的家禽商
- 运动失调共济失调(英语:Ataxia)是指缺乏规律,或者为笨拙,为一种神经疾病上的特征。失调可以广泛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任何其中一环出状况所表现的病征,例如掌管运动和平衡的小脑
- 奶豆腐奶豆腐,蒙古民族奶食品之一,属于奶制品。 其作法先将酸奶子中的奶油提取出后,将其中水分煮干使其凝固,再放入模子中成型或以布袋挤压成型之后晒干可食用且便有保存。奶豆腐可分
- 伊弗雷姆·卡齐尔伊弗雷姆·卡齐尔(希伯来语: אפרים קציר,英语:Ephraim Katzir,1916年5月16日-2009年5月30日),以色列生物物理学家和以色列工党政治家。1973年至1978年担任以色列第四任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Direct-methanol fuel cells,简称 DMFCs) 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一种,使用甲醇(分子式:CH3OH)作为发电的燃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主要的优点,在于甲醇便于携带
- 比沙可啶比沙可啶(英语:Bisacody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用作刺激性缓泻剂。它直接作用于大肠,产生肠道蠕动,通常用于缓解便秘,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管理以及诸如结肠镜检查等医学检查前的肠
- 四县腔本文属于客家系列的一部分四县话,又名四县、四县腔(四县腔台湾客拼:xi ien/ian kiongˊ,客语白话字:si-yen/yan-khiông),是台湾客家族群使用的一种次方言,同时是台湾客家语次方言之
- 潘潘(英文:Pan),是希腊神话里的牧神,牧神潘是众神传信者赫密斯的儿子,而名字的原意是一切。掌管树林、田地和羊群的神,有人的躯干和头,山羊的腿、角和耳朵。他的外表后来被天主教形象
- 健身健身可按不同程度的身体锻炼来介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