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车

✍ dations ◷ 2025-04-04 19:20:05 #张衡,中国古代发明,中国交通史,方位,车辆,交通工具科技,度量仪器,中国神话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一种用差速器来辨认方向的仪器,传说中指南车乃是由轩辕黄帝或周公发明。史书又记载了三国时魏国马钧制作司南车。车上有一小人,其手指的方向即为南方。

最早在《西京杂记》记载有:“司南车,驾四,中道”。青龙三年(235年)曹魏人马钧创造指南车,而此指南车是采用齿轮的原理制作,并没有使用磁极,与司南、罗盘完全不同。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进兵长安,后秦姚兴使令狐生制造指南车。北魏的郭善明也曾研发过,未成,扶风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鸩杀之。南朝的祖冲之又发明一次,“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当时北方人索驭�也号称能造指南车,但“颇有差僻,乃毁焚之”。《宋史·舆服志》对指南车的机械结构,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述,此车仅用为帝王出行的仪仗。金朝的燕肃于天圣五年(1027年)造指南车,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能自动离合,“……至国朝,不闻得其制”,大观元年(1107年)吴德仁改良了燕肃指南车,但之后又失传了。

1924年英国学者穆尔(Moule)发表了研究指南车的论文并根据《宋史》文献记载给出了具体的复原方案,接着又有很多国内外学者研究。1937年王振铎曾发表《指南车记里鼓车之考证及模制》,他改良穆尔的设计,并成功的制作出指南车模型。1971年王振铎根据史书记载,复制马钧的“黄帝指南车”成功。

指南车使用了差动齿轮装置,或者称加法机构, 或者称差速器。其原理是当车辆直线行驶时左右两车轮转动角速度相等。差动机构没有输出。车辆转弯时两侧车轮角速度不相等,这时差动机构输出这个差值。驱动指示机构。

类似的装置应用在现代汽车的差速器和工业上加工齿轮的专用设备插齿机以及滚齿机中。

相关

  • 雨层云雨层云(学名:Nimbostratus,缩写:Ns),属于低云族。其学名合成自拉丁语的nimbus(“雨云”)和stratus(“层状的,层云”)。雨层云覆盖全天,云体厚而呈暗灰色,常伴随持续性的降雨,也叫“雨云”
  • 条形码条形码或称条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
  • 杰克逊县 (俄勒冈州)杰克逊县(Jackson County, Oregon)是美国俄勒冈州南部的一个县,南邻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于1852年1月12日。面积7,25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9,009人。县治麦德
  • 龙山区 (台北市)邻接行政区 城中区、古亭区、双园区;台北县三重市龙山区为台湾台北市旧行政区之一,区名源自艋舺龙山寺,位于台北市西南。区内为昔日艋舺市街,地势平坦,建物密集。1990年裁撤并入
  • 新知 (杂志)《新知》是一册201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创刊的文学刊物,2017年休刊,共出版三期试刊号,19期正刊,首任主编为苗炜。
  • 奥地利的卡尔·皮乌斯大公 (托斯卡尼)奥地利的卡尔·皮乌斯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太子、托斯卡纳亲王(Archduke Karl Pius of Austria, Prince Royal of Hungary and Bohemia, Prince of Tuscany;1909年12月4日
  • 彰化八景彰化八景,指的是彰化县的八大景色,但随着时代更迭,部分景色变迁而有所变异。又由于清朝时的彰化县范围包含今日之彰化、南投、云林,故部分景点现已不在现今的彰化县境内。雍正年
  • 安扎利港安扎利港(波斯语: بندرانزلی,罗马化:Bandar-e Anzalī;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前曾被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改名为巴列维港,罗马化:Bandar-e Pahlavi) 是伊朗吉兰省的一座城市。
  • 田祚田祚,字寿荪,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欢潭村(今属杭州市萧山区)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举人,咸丰九年(1859)任镇江府丹徒县知县,同治七年至九年(1868-1870)
  • 天上掉下大蛋糕《天上掉下大蛋糕》是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所著的童话小说。四月的一天早晨,罗马郊区特鲁洛(Trullo)镇的上空飘来了一个巨大的黑色圆形物体,把大家都吓坏了。有些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