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轻巡洋舰列表

✍ dations ◷ 2025-02-23 22:11:51 #荷兰轻巡洋舰列表

荷兰轻巡洋舰列表收录荷兰皇家海军旗下建造、计划或者服役的所有轻巡洋舰。为了应对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海外武力扩张中,大日本帝国海军对荷属东印度的影响,荷兰皇家海军启动设计建造了一系列轻巡洋舰。这其中包括了以德国海军卡尔斯鲁厄级轻巡洋舰为原型的爪哇级(英语:Java-class cruiser)(或称作苏门答腊级)两舰:“爪哇”号和“苏门答腊”号(英语:HNLMS Sumatra (1920)),之后就是替代原本的第三舰所建造完成的“德·勒伊特”号以及由荷兰设计局设计的两艘特鲁姆普级(英语:Tromp-class cruiser)“特鲁姆普”号(英语:HNLMS Tromp (1937))和“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号(英语:HNLMS Jacob van Heemskerck (1939))。以上几艘完成了1930年荷兰海军方面提出的“半最低”造舰方案。二战后期,为了替换早期老旧的爪哇级,荷兰海军又新建了德·勒伊特级(也称恩德拉赫特级或七省级)“德·勒伊特”号(英语:BAP Almirante Grau (CLM-81))与“七省”号(英语:HNLMS De Zeven Provinciën (C802)),但这两艘都在战后才完工。

除了战后才完工的两艘,剩下这些轻巡洋舰都曾被派驻荷属东印度群岛。在1942年初的爪哇海海战中,两艘荷兰轻巡洋舰被日军击沉,另有一艘在二战末期自沉。二战后才建成入役的两艘在历经现代化改造后最终出售给了秘鲁海军。

荷兰曾经凭借强大的海上战力而称霸一时并在17世纪达到巅峰。因其海军实力而在全球各处建立有贸易站点,并以此营造出繁盛的海上贸易景象使得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然而随着英国凭借工业革命而崛起,荷兰逐渐处于落后,并在20世纪初被挤出了海军强国的名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际处于中立地位的荷兰对自身海军建设的迫切需要并不十分强烈。但是对远离本土的殖民地以及自身的海上贸易线却有了更为迫切的防御需求。其自身对战争的观察也使得荷兰海军发现了巡洋舰在海战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1914年,荷兰海军开始计划建造两艘新式巡洋舰来取代此前已经老旧不堪的旧式军舰。由此得到批准建造的就是爪哇级轻巡洋舰(英语:Java-class cruiser)(也称为苏门答腊级轻巡洋舰)。

自爪哇级轻巡洋舰之后,荷兰人曾计划在几年内装备至少6艘巡洋舰。但因技术等问题被众议院否决,并最终在1930年修改为再新建一艘的需求。这艘军舰以替代被砍掉的爪哇级第三艘“西里珀斯”号的职能和名额,将原爪哇级的设计方案加以削减。这就是“德·勒伊特”号。

在“德·勒伊特”号之后,特鲁姆普级(英语:Tromp-class cruiser)被定位为驱逐领舰以担任驱逐舰中队的领舰。除此之外,本级两舰也作为1930年修改案中的最后两艘舰只。

从1930年起,荷兰因日本在东亚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而感到不安。尤其是日本强大军力对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的威胁。为此,荷兰皇家海军在1932年启动了一项海军军备扩充计划。在这项计划中,包括了建造一批新型的轻巡洋舰以取代老旧的爪哇级轻巡洋舰。这就是1939年开始建造的德·勒伊特级轻巡洋舰(也称恩德拉赫特级或七省级)。20世纪70年代,该级两舰都被除籍,之后转卖给了秘鲁海军。

一战后,荷兰处于中立地位,因此并未急迫的发展自身海军实力。但为了保护远在东方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荷兰海军于1916年确定设计一款超越同时期英德等国轻巡洋舰尺寸的军舰。设计工作早于1914年就已经开始,由德国日耳曼尼亚船厂提供材料和技术支持,以德国卡尔斯鲁厄级轻巡洋舰为设计范本。在原型的基础上,德国设计师对荷兰巡洋舰设计案的尺寸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大,使其设计排水量超过了当时世界上在役所有的轻巡洋舰。然而,荷兰方面还是要求进一步将排水量增加到6670吨,并采用类似毛奇级战列巡洋舰的双烟囱,这就是爪哇级轻巡洋舰(也称苏门答腊级)。

在外形上,爪哇级采用垂直并在水线以下大转折倾斜坡连接船底式样的舰首,同时还保留了原型的巡洋舰艉。在原型基础上,本级采用长艏楼舰型,而且艏楼向后延长到了将近80%的长度。随着舰体的扩大,前后舰桥也连接在一起,与烟囱成为整洁的一体。因为此前的设计运用中已经充分证明了燃油所带来的巨大动力,以及荷属东印度丰富的石油资源,设计初期,荷兰方面就计划采用重油锅炉。

爪哇级原计划建造3艘,分别以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和西里珀斯岛命名。在1916年,前两舰分别在弗利辛恩和阿姆斯特丹开建。两舰原计划于1918年建成,但因提供原材料的德国自身在一战中消耗巨大无法及时供应荷兰方面,导致建造工程进展缓慢。最终,两舰花了10年左右才完工。1917年、18年海军舰造案还提到了1艘巡洋舰的追加建造计划,名为“西里珀斯”号。这一艘最终还是因德国方面材料交付的延期而取消建造。

“爪哇”号刚入役就接待了威廉明娜女王的驾临视察。1925年10月驻防荷属东印度并曾在这之后访问中国。1937年返回荷兰进行大修并在第二年再次服役。回到荷属东印度后在1942年爆发的爪哇海海战中被日本重巡洋舰“那智”号发射的鱼雷击中主炮弹药库后殉爆(英语:Sympathetic detonation)沉没。“苏门答腊”号服役后跟“爪哇”号一样驻防荷属东印度并在1938年回本土进行维护。此后,该舰返回自己在太平洋的驻地并转为预备役。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舰向本土回撤并最终停泊在英国朴茨茅斯直到1944年自沉以用于协助诺曼底登陆。

(荷兰语:Hr.Ms. Java)

8087吨(满载)

(荷兰语:Hr.Ms. Sumatra)

(荷兰语:Celebes)

为了保护远东的荷兰海外殖民地荷属东印度,荷兰海军开始建造了爪哇级轻巡洋舰。在此之后,负责荷兰海军舰队建设监督的舰队法律委员会决定计划建造6搜巡洋舰来组建可以与其他海上强国相比肩的舰队。然而由于作为零件供应商的德国方面无法及时完成材料供应导致首批两艘无法及时完工。1930年,时任荷兰海军部长提出了一个叫做“半最低”的建造计划,以比此前少一半的舰只数量来最低限度保障地区安全。为了应对接踵而至的经济大萧条,替代被取消的原爪哇级第三艘舰只而建造的“德·勒伊特”号以驱逐舰队领舰的名义开工建造。本级仅建造了1艘,命名取自荷兰17世纪海军将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鲁伊特。

在设计上,本舰与德国袖珍战列舰相似,为垂直舰首、长艏楼舰型。在舰桥以及烟囱后部建有水上飞机弹射器以供运作水上飞机。动力装备全都来自荷兰本国企业自产,但火力装备中的主炮由瑞典企业设计制造。本舰入役三个月后就移驻荷属东印度并成为荷兰东印度舰队的旗舰。二战爆发后荷兰在1940年被德国占领,因此本舰随荷属东印度加入同盟国阵营对日宣战。1942年,作为新成立的美英荷奥联合舰队的旗舰,本舰参加了巴东海峡战役。同年2月底,本舰在爪哇海海战中被日舰击沉。

(荷兰语:Hr.Ms. De Ruyter)

7822吨(满载)

在“德·勒伊特”号之后,荷兰海军继续以驱逐领舰的身份开始建造两艘特鲁姆普级轻巡洋舰。起初是1931年的2500吨计划,由英国方面提交了设计方案。但最终,荷兰海军选择了以英国设计方案为初步设计的荷兰本土设计局方案。建成的两舰中,首舰以荷兰海军的马尔滕·哈尔帕茨松·特鲁姆普(英语:Maarten Harpertszoon Tromp)以及科尼利斯·马尔滕茨松·特鲁姆普(英语:Cornelis Maartenszoon Tromp)父子命名,第二舰的舰名来自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这两舰完工后,荷兰海军就以接近6艘巡洋舰的配置完成了之前的“半最低”造舰计划。若算上之后再新建的七省级,以及计划中的1047型战列巡洋舰,荷兰海军就可以在远东地区与美日向匹敌。

因共用船台的缘故,两舰在20世纪30年代末先后开建。“特鲁姆普”号最先在1938年建成,“雅各布·范赫姆斯科克”号则在1940年被牵引到英国并在翌年被改建为防空巡洋舰。1955年底两舰全都退役并改为住宿舰。20世纪60年代末里浪尖先后除籍并在西班牙被拆解。

(荷兰语:Hr.Ms. Tromp)

(荷兰语:Hr.Ms. Jacob van Heemskerck)

本级两舰是依照荷兰海军1938年造舰计划替换爪哇级。在设计案上,本级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加以扩大和改进,其中排水量达到8350吨,150毫米舰炮更是增加到10门。两舰都在1939年开建,但因二战爆发而导致工程延期。二荷兰被德国占领后,德军曾打算继续建造这两舰,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达成。直到荷兰恢复独立后,荷兰海军恢复了两舰的建造进程,与此同时,两舰的舰名被反复交叉更改。在1953年建成时,舷号C801的舰只被更名为“德·勒伊特”号,C802则定名为“七省”号。

在设计上,该级舰只采用倾斜舰首、长艏楼、单烟囱式的布局。以之前的“德·勒伊特”号为范本,本级舰只重点加强了火力装备。其中,原计划主炮有4座共计10门152毫米,在二战结束后重新恢复建造时改为4座双联装舰炮。

两舰服役时战争已经结束,因此未经历战火。两舰先是在1962年被改造为导弹巡洋舰,接着于十多年之后先后退役并被出售给秘鲁海军。

(荷兰语:Hr.Ms. De Ruyter)(C801)

(荷兰语:Hr.Ms. De Zeven Provinciën)(C802)

相关

  • 亚硝基苯亚硝基苯是化学式为C6H5NO的有有机化合物。为黄绿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醇溶液呈绿色。见光易分解。CAS编号为586-96-9,分子量为107.11。亚硝基苯最早是由Adolf von Baeyer
  • 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漂流(North Atlantic Drift),又称为北大西洋洋流(North Atlantic Current)或北大西洋暖流,为墨西哥湾暖流向北大西洋东北伸延的一个强力温暖洋流。北大西洋洋流在爱尔兰的
  • 胞吐作用胞吐作用(Exocytosis)是指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通过小泡与细胞质膜 融合的过程,在融合蛋白的帮助下被释放到细胞外基质。它可以看作是细胞内吞作用的反向作用。胞吐作用可以自发
  • ATC代码 (J06)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6(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
  • 加藤和树加藤和树(1984年10月7日-)是日本男歌手与演员、声优。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身高181公分,体重65公斤,血型A型。在2006年出演《假面骑士KABUTO》及2007年的《魚干女又怎样/ホタ
  • 野村武史野村武史(1919年4月5日-1985年1月29日),日本棒球选手,出生于岐阜県,曾经效力于日本职棒千叶罗德海洋等队伍,于1956年退休,生涯通算73次胜投。50 野村武史 | 51 中谷信夫 | 52 柚木进
  • 艾米·亚当斯艾米·亚当斯(英语:Amy Adams,本名英语:Amy Lou Adams,1974年8月20日-)是一位美国女演员。她曾以《六月虫》(Junebug)夺得广播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以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亦曾
  • 翟鲁宁翟鲁宁(1956年9月-),河北满城人。女,汉族。加入中国共产党。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1977年任临淄区知青办副主任。1983年任共青团临淄区委副书记。1984年任临淄区副区长
  • 巴达尔呼 (鄂尔多斯右翼前旗)巴达尔呼(?-1883年)蒙古族,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人,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札萨克多罗贝勒。1829年,巴达尔呼袭任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札萨克固山贝子。1874年,巴达尔呼晋封为多罗贝勒,并任伊克昭盟
  • 利贝讷峰坐标:46°49′13″N 11°04′29″E / 46.82023°N 11.07486°E / 46.82023; 11.07486利贝讷峰(德语:Liebenerspitze),是中欧的山峰,位于奥地利和意大利接壤的边境,属于奥茨塔尔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