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专院校退场是指台湾部分大专院校停止运作的状态与议题,包含院校自行申请停办与教育部勒令退场两种。1996年至1998年吴京担任教育部部长期间,提出“三条国道”构想,针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措施,这当中以“第二国道”政策影响甚钜,不仅积极广设大学,并将大量技职院校升格为科技大学,仅二十年内大学数量暴增一倍以上,但由于少子化影响,部分大专院校招生不足。
2013年9月,教育部首次针对私立大学提出退场机制,2014年12月,教育部公布大学注册率,而国立大学则仍以整并方式处理。民国105年(2016年)大一新生数量将较前一年32万人降低至27万人,即减少15%生源,将对台湾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严重的冲击。2018年度招生,后50所学校所有日间部大一生总共2万4530人,自2020年起三年内大学新生总数将暴跌5万人。若新生缺口全集中在后端学校,即使扣除性质特殊的宗教与艺术学校,2020年依然恐有40所大学的大一生,将唱空城。
根据估计,每年3—5校会出现倒闭危机,并且延续5—10年以上。私立教育事业协会理事长唐彦博指出,2020年迎来少子女化对高教的“中型地震”,虚胖学校只能靠停招、停办来“止血”,更粗估未来5年内恐怕至少有10所后段私校将退场。据预测2028年在学学生总数只有72.3万人,较2020年减少41.3万人(▼36%);约有四成的学校恐怕会倒闭,大一新生将从2020年的21.7万人下降至2028年的15.7万人(▼28%)。
从数量上看,等于一半以上学校无法招满学生、3分之1以上(超过50间)的大专院校必须退场;私校工会等教育团体也曾表示,至2028年大学数量估计将减至100所,届时将有60所私校退场、超过10,000名教师和6,000名职员失业。
台湾幼年(0至14岁)比例从2020年的12.7%下降至2065年的9.1%(▼28%);低于15%即属于超少子化状况。同时台湾高教负债严重,至2070年可能有1/3(约20间)的国立大学倒闭,甚至台湾大学负债总额也有184亿,总资产额500多亿,每年负债大约1.5亿。
2019学年度台湾大专校院共有172个系所停止招生,新生注册率
以下列出注册率低于6成5之院校的县市:
注册率未达6成的院校相较2018年8校、2017年17校有所减少,唯和春技术学院已连续2年上榜。2020年5月19日华梵大学推行免学费政策,后续效应为:
2019年2月教育部公布修正“教育部辅导私立大专校院改善及停办实施原则”,明定6项要求改善、列入辅导对象,进而启动退场机制的标准,包括
2019年2月21日教育部公布修正“教育部辅导私立大专校院改善及停办实施原则”,新增【预警学校】机制,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得列为【预警学校】。
大学连续两年注册率未达50%将取消补助,技专院校新生注册率未达60%,亦将影响教育部补助额度。
2016年起从严进行招生总量调控机制,公立学校注册率未达80%,或是私立学校连二学年度注册率未达70%,将减招10%~50%。
由于私校转型退场条例在立院待审中,立法完成后,教育部才能依法公布列管学校名单。
教育部于“大专校院校务资讯公开平台”公布自 106 学年度起的全国大专院校注册率,其中 106 学年度注册率未达 60 %的大专院校包含高苑科技大学、台湾观光学院、南荣科技大学、华梵大学、和春技术学院、兰阳技术学院、高美医护管理专科学校、玄奘大学、南亚技术学院、明道大学、修平科技大学、台湾首府大学、中州科技大学、崇右影艺科技大学、开南大学、远东科技大学、育达科技大学。107学年度公布后,连续2年未达注册率未达60%的大专院校包含高苑科技大学、南荣科技大学、华梵大学、玄奘大学、中州科技大学、崇右科技大学、和春技术学院、明道大学与台北基督学院。
法规中规定私立大学退场后资产归公,因此常有人提议对此规定进行修改,以促进私立大学主动退场意愿。
以学校所在地区别,共计高雄市2所、台南市1所、苗栗县1所、嘉义县1所、屏东县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