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兰杜

✍ dations ◷ 2025-09-11 00:51:52 #1913年出生,1982年逝世,印尼女歌手,印尼电影演员,梭罗人,盲人音乐家

安妮·兰杜(印尼语:Annie Landouw,或拼作Landauw,1913年-1982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印尼)格朗章(Keroncong)歌手及电影演员。

兰杜在1913年出生于荷属东印度梭罗驻扎地(Residentie Soerakarta)梭罗(今属中爪哇省)。她在幼时因一场大病而失明,其后被叔伯辈收养。1927年,兰杜在梭罗夜市的歌唱比赛中胜出,并获壁架唱片(Beka)垂青并签约。她其后迁往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并迅速成名。

1938年,兰杜加入荷属东印度广播电台公司(NIROM)广播剧团,演唱格朗章曲目。翌年,她加入H·杜马斯(H. Dumas)的甜爪哇(Lief Java)乐团。在此期间,兰杜亦开始在影坛活跃。1938年,她为陈氏影业的《法蒂玛》献唱,之后在翌年再为陈氏的《黑乌鸦》献唱。她其后也首度参演《西蒂·阿克巴丽》()。1940年,她也参演了《七重天》和《鲁姬哈蒂》()两片。

兰杜演唱格朗章的高超能力使其极受欢迎。1940年,她获安排进行眼部手术。其歌迷为其发动筹款以支付手术费,但她拒绝接受他们的筹款。

印尼独立后,兰杜继续其歌唱事业,但再没参演电影。她在1982年8月17日逝世。

音乐学者彼得·凯皮(Peter Keppy)认为,由于兰杜在格朗章歌手中的知名度,尔敏·巴奈在1940年所撰的小说《枷锁》中洛哈娅(Rohayah)一角可能受其影响。在该小说里,洛哈娅以艺名“西蒂·哈娅蒂”(Siti Hayati)一名成为著名的格朗章歌手。

相关

  • 潜在语义学潜在语义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是语义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传统的语义学通常研究字、词的含义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同义,近义,反义等等。潜在语义分析探讨的是隐藏在字
  • 杂食性杂食性是指吃植物、动物的一类的动物,这类动物什么都能吃,它们不用依靠单一类型的食物如植物或动物来维持生命,却可以只进食单一类型的食物来维持生命,因此对周遭环境有着较强的
  • 决定脱离欧盟英国去留欧盟公投(英语:The United Kingdom European Union membership referendum)是英国国内就其欧盟成员资格去留问题于2016年6月23日举行的公投。通称“英国脱欧公投”(Brex
  • 剑桥大学休斯学院剑桥大学休斯学院(Hughes Hall,亦称休斯学堂)是剑桥大学下属的一所学院。休斯学院是剑桥四所只招收成年学生的学员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尽管有近五分之一的21岁及以上年龄的学
  • 林德·登东科尔林德·登东科尔(荷兰语:Leander Dendoncker;1995年4月25日-)是一位比利时足球运动员。司职后腰。现时被比利时足球甲级联赛球队安德莱赫特足球俱乐部外借至英超伍尔弗汉普顿流浪
  • 约翰·托兰德托兰德(英语:John Toland,1670年11月30日-1722年3月11日)英国哲学家。托兰德批判笛卡尔的哲学,主张物体有广延性,也有内在的能动性,并认为这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他不同意斯宾诺莎实体
  • 索赵士雅索赵士雅(1905年-1967年1月18日),名正严,四川省温江县人,她是四川瓦寺宣慰司第二十四代宣慰使索观沄的夫人,其子年幼时,由其代理土司。民国37年(1948年)在四川边疆地区民族当选第一届
  • 陈傅陈傅,字岩说,福建福州府闽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宣德十年,福建乙卯乡试中举。正统元年(1436年),登丙辰科会试中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弹劾会昌伯孙忠、应城伯孙杰、福建参议颜
  • 光榆光榆(学名:),又名无毛榆、苏格兰榆(Scotch elm、Scots elm),是榆属下的一种大型落叶乔木,高度可达40米,分布于爱尔兰到乌拉尔山脉的广大欧洲山区,向北分布范围可达北纬67度,是欧洲常见
  • 樱井俊{{Multiple issues|樱井俊(日语:桜井 俊,1953年12月14日-)是日本的邮政、总务官僚。群马县出身。东京大学法学部公法课程毕业。1977年4月,邮政省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