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蹲炮

✍ dations ◷ 2025-10-25 23:01:40 #中国古代武器,火炮,三字消歧义

虎蹲炮,又写作“虎蹲炮”,是中国古代一种小型管身火炮,最早在宋朝曾公亮等所著的《武经总要》的记载中为一种人力投石机。虎蹲炮的大规模研制与使用,始自中国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期,由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为了反制倭寇的鸟铳而发明。戚继光在研究了当时的几种火炮后,为了克服发射时容易产生后座而造成自伤的缺点,在炮口安装了支撑架,故虎蹲炮以射击时外观像猛虎蹲坐而得名。

这种轻型火炮后来成为明军的重要武器,连骑兵队都有装备。

该炮重量轻,体积小,尤其适合于骑兵使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催生了明朝陆军骑炮兵,也是世界历史上首支骑炮兵。

历史记载,1598年11月18日夜,中国明朝军队与朝鲜联军组成的水军在朝鲜露梁海峡的露梁海战中遭遇日本军队百艘船的阻击,明军战船上多尊虎蹲大炮连续猛烈轰击,日军战船纷纷中弹起火,损失惨重。

虎蹲炮的填装过程是:先装火药和土隔,再装弹丸。据明代后期朝鲜军事典籍《火炮式谚解》记载,虎蹲炮铸铁而制,全长40厘米,口径4厘米,外径14厘米,填装一次需要炮捻半条,火药6两,土隔两寸,铅丸70颗或铁丸30颗。发射前再将一颗大铅子(重5两)放在炮口中央发射。

在戚继光所著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中,关于虎蹲炮的具体操作记载如下:

《练兵实纪》中记载“马兵每旗总一名,队总三名,共管虎蹲炮一位。”而此马兵一旗为三队,每队12人,合计36人,也就是每36人编制有虎蹲炮一门。此炮由队长操作,列于阵前一丈(3.2米),“虎蹲炮安各旗空前,去人一丈”。

在《纪效新书》十四卷本中,也是三名队长合演虎蹲炮一门。因此,在通常状态下,虎蹲炮编制当为三队一门,即36人冷兵器队列之中,配备虎蹲炮一门,由三名队长来点放火炮。

相关

  • 弗林特河弗林特河(Flint River)是位于美国乔治亚州的一条河流,全长344-英里-long(554-千米)。弗林特河在佛罗里达州阿巴拉契科拉和查特胡奇河汇合,形成了阿巴拉契科拉河。坐标:33°40′07″
  • 萨尔萨尔盆地地区 (法语: Le Territoire du Bassin de la Sarre、德语: Saarbeckengebiet),简称萨尔,是国际联盟委托下,1920至1935年间被法国和英国占领及管治的德国地区。萨尔的占领
  • 组合数学广义的组合数学(英语:Combinatorics)就是离散数学,狭义的组合数学是组合计数、图论、代数结构、数理逻辑等的总称。但这只是不同学者在叫法上的区别。总之,组合数学是一门研究可
  • 咪唑啉啶咪唑啉啶(Imidazolidine)又称四氢咪唑,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化学式C3H8N2。咪唑(C3H4N2)部分加氢得咪唑啉(C3H6N2),继续加氢则得饱和杂环化合物咪唑啉啶。
  • 石泉通古斯河石泉通古斯河(Подкаменная Тунгуска),又称中通古斯河,是叶尼塞河右岸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境内汇入叶尼塞河。该河全
  • 智利毛皮海狮智利毛皮海狮(学名:Arctocephalus philippii)主要分布于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是鳍足亚目中体型第二小的物种,16世纪发现。
  • 生物系统生物系统(Biological system),又称身体系统(Body system)、器官系统(Organ system),是生物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许多不同的器官共同组合而成,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作用。人体的系统是
  • 勃兰登堡勃兰登堡(德语:Brandenburg;下索布语:Bramborsk;低地德语:Brannenborg,口语:die Mark)是德国东北部的一个州,为前东德的一部分。该州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波茨坦,其他的重要城市有科
  • 德国联邦最高社会法院德国联邦最高社会法院(德文:Bundessozialgericht)为德国五个联邦终审法院其中一者。其负责审理关于社会保障相关的上诉案件,其中最主要是关于公共卫生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养老
  • 朱理朱理(1761年-1819年),字燮臣,号静斋,安徽省宁国府泾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朱理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中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成丁未科二甲第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