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蹲炮

✍ dations ◷ 2025-07-21 08:32:15 #中国古代武器,火炮,三字消歧义

虎蹲炮,又写作“虎蹲炮”,是中国古代一种小型管身火炮,最早在宋朝曾公亮等所著的《武经总要》的记载中为一种人力投石机。虎蹲炮的大规模研制与使用,始自中国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期,由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为了反制倭寇的鸟铳而发明。戚继光在研究了当时的几种火炮后,为了克服发射时容易产生后座而造成自伤的缺点,在炮口安装了支撑架,故虎蹲炮以射击时外观像猛虎蹲坐而得名。

这种轻型火炮后来成为明军的重要武器,连骑兵队都有装备。

该炮重量轻,体积小,尤其适合于骑兵使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催生了明朝陆军骑炮兵,也是世界历史上首支骑炮兵。

历史记载,1598年11月18日夜,中国明朝军队与朝鲜联军组成的水军在朝鲜露梁海峡的露梁海战中遭遇日本军队百艘船的阻击,明军战船上多尊虎蹲大炮连续猛烈轰击,日军战船纷纷中弹起火,损失惨重。

虎蹲炮的填装过程是:先装火药和土隔,再装弹丸。据明代后期朝鲜军事典籍《火炮式谚解》记载,虎蹲炮铸铁而制,全长40厘米,口径4厘米,外径14厘米,填装一次需要炮捻半条,火药6两,土隔两寸,铅丸70颗或铁丸30颗。发射前再将一颗大铅子(重5两)放在炮口中央发射。

在戚继光所著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中,关于虎蹲炮的具体操作记载如下:

《练兵实纪》中记载“马兵每旗总一名,队总三名,共管虎蹲炮一位。”而此马兵一旗为三队,每队12人,合计36人,也就是每36人编制有虎蹲炮一门。此炮由队长操作,列于阵前一丈(3.2米),“虎蹲炮安各旗空前,去人一丈”。

在《纪效新书》十四卷本中,也是三名队长合演虎蹲炮一门。因此,在通常状态下,虎蹲炮编制当为三队一门,即36人冷兵器队列之中,配备虎蹲炮一门,由三名队长来点放火炮。

相关

  • 弧状云弧状云(arcus cloud),是一种罕见的云层。通常会形成于冷锋之前缘,一旦寒冷的气流扩展开来,会推升前方的暖空气,气流有时会沿着水平轴方向流动。弧状云又可分为卷轴云(Roll clouds)和
  • 花蜜花蜜是开花植物的花内蜜腺等分泌的一种主要成分是小分子糖类、比如双糖的蔗糖、单糖的果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甚或三糖棉子糖,四糖水苏糖等的混和物,其种类与比例会随物种甚或
  • 食虫虻食虫虻(学名:Asilidae)又称盗虻,双翅目短角亚目,分布于世界各地,大约有7100种。所有的食虫虻都有粗壮,长着刺的腿,脸部有浓密的胡子状的鬃毛,两只大的复眼中间有3个单眼。鬃毛在遇到
  • 双头垄断双头垄断(Duopoly)是一种寡头垄断垄断形式,只有两个竞争者存在于市场当中。实际上,一般来说是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统治了市场。目前有两个主要双头垄断模型:伯川德竞争模型(Bertrand
  • 标准碳酸氢盐标准碳酸氢盐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样本,在38℃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后测得的HCO3−含量
  • 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通信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通信(英语:Controller–pilot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缩写CPDLC ),也称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CPDL),是一种空中交通管制员通过数据链路系统与飞行员通信的方法。
  • 爱德华·奥菲尔爱德华·奥菲尔(Edward Ofere,1986年3月28日-),生于尼日利亚拉各斯,尼日利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时效力越南足球甲级联赛俱乐部清化。
  • 拉斐尔·霍林斯赫德拉斐尔·霍林斯赫德(Raphael Holinshed,大约死于1580年),英格兰编年史家。他的作品《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Chronicles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Ireland),通常称为霍林
  • 字节复制字节复制是指将映像文件按照原先的字节顺序复制到存储器中。映像文件是按照存储器原始的字节顺序和特定格式所生成的文件,用于长期保存某一状态下的存储器,同时也便于共享和传
  • 双钩叶科双钩叶属 穗叶藤属 盾籽藤属 双钩叶科(拉丁语:)共有3属3种(3个单种属),皆生长在非洲西部热带地区的雨林中。本科植物为藤本植物;单叶互生,无托叶,革质,叶子中脉长出两个类似钩子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