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肺鱼

✍ dations ◷ 2025-11-24 00:00:47 #含肺鱼
含肺鱼(学名:Hyneria)是一种史前的掠食性鱼类,生存于3亿6000万年前的泥盆纪法门阶。它们体长约2.5~3.7米(8.2~12.1英尺)并重达2吨,是目前发现第二大的肉鳍鱼,仅次于根齿鱼属。其骨骼显示它们的鳍很强壮,有可能可以走到陆地上。含肺鱼的化石是于196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包括了牙齿、骨骼及尾鳍。自此以后就发现了更多的标本,但却未有完整的骨骼。含肺鱼是一种肉鳍鱼,属于三列鳍鱼科(英语:Tristichopteridae),与新翼鱼一样于泥盆纪都非常普遍。含肺鱼的属名 Hyneria 来自于最早化石样本的发现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海纳(英语:Hyner, Pennsylvania)(英语:Hyner)的一座村庄。其模式种学名 H. lindae 则来自发现者 Keith Stewart Thomson 的妻子。含肺鱼为大型鱼类,体长约2.5~3.7米(8.2~12.1英尺)。头颅上覆盖着一层厚重的皮骨,口内具有牙齿且位于前上颌骨上的尖牙长度可达 5 cm(2英寸)。含肺鱼体表由圆鳞覆盖。它们也具有巨大的感觉管来帮助感测周遭猎物的活动,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所居住的淡水环境水质污浊,无法依赖视力。含肺鱼分别在BBC的《与巨兽同行》及NHK的《地球大进化》中出现。

相关

  • 气管炎气管炎(英语:Tracheitis),是指一类病发于气管的炎症。虽然气管通常被认为是下呼吸道的一部分,在ICD-10中,气管炎被分类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气管炎是气管的细菌感染,并且能
  • 肺泡蛋白沉着症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又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衍生的脂蛋白化合物在肺泡内异常聚积,干扰肺部正常的气
  • 应急反应应急反应(英语:Fight-or-flight response,也直译为打或逃反应)最初由沃尔特·布拉德福·坎农提出,他的理论认为动物面对威胁通常会激发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引发打斗或逃跑。后来,这一
  • 沃尔巴克氏体沃尔巴克氏体属(学名:Wolbachia)为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的一属,是一类感染节肢动物、包括很大部分昆虫以及一些线虫的细菌。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寄生微生物,可能是生物圈最常见的寄
  • 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国际开发署(英语: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缩写:USAID),或称“美国国际开发总署”,是承担美国大部分对外非军事援助的联邦政府机构,继承国际合作总
  •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о́хоров,1916年7月11日-2002年1月8日),苏联物理学家,他于澳大利亚阿瑟顿出生,
  • 轮作轮作也称轮耕,是指在同一块土地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例如芜菁或苜蓿,有助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地肥力及增加产量。不同作物通常对特定养分需求不同,轮流种植不同作物甚至可补充特
  • 台北新公园二二八和平公园,原名为台北公园,后改称台北新公园,是一座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公园,北起襄阳路、南至凯达格兰大道、西为怀宁街、东为公园路,占地71,520平方米,邻近总统府、外交
  • 螺旋性在粒子物理学中,螺旋度指的是角动量在动量方向上的投影。这里的角动量J →指的是轨道角动量L →与自旋S →的和。由于L →与位置算符r→及动量算符p→存在这样的关系:因而L →
  • 约翰·缪尔约翰·缪尔(英文:John Muir,1838年4月21日-1914年12月24日)是美国早期环保运动的领袖。他写的大自然探险,包括随笔、专著,特别是关于加利福尼亚的内华达山脉的描述,被广为流传。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