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 dations ◷ 2025-08-14 12:29:33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毕马龙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赋予更高期望以后,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的一种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命名取自希腊神话故事里面的一位名为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他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出来的女神雕像,由于他每天对着雕像说话,最后那座女神雕像变成一位真正的女神。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自我应验预言发展。以此观点,内心常常带着负面期望的人们将会失败;而内心常常带着正面期望的人们将会成功。在社会学,这个效应经常被引用与教育或社会阶级有关。

/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与雷诺尔·雅各布森(英语:Lenore Jacobson)对皮格马利翁效应做篇幅的发表和讨论。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假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加强,学生的表现也会相对加强。也正是因为罗森塔尔对该效应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实验的目地是用来支持'现实层面是可以受到他人的期望而影响'的假设。这种影响是有效的,主要是单看给予特定的个人正面或负面的期望。

观察者期望效应,在真实生活中,被观察者无察觉的情况下给与期望,并观察结果。罗森塔尔断言这样的期望可以实质上去影响并且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这个实验中,罗森塔尔预测当告诉一位小学老师某几位学生比其他学生聪明,这位老师可能会潜意识去帮助和鼓励这几位学生成功。1911年由一位心理学家所做名为聪明的汉斯(英语:Clever Hans)的实验指出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匹懂得算术和做出各式各样惊奇技能的马,事实上是靠训练员和观察者无意识下给予的暗示(例如:表情、姿势)而得出正确答案。

在后来的时间里,由于大部分老师都知道了实验的真相与结果,罗森塔尔的实验也因此经常会失败。这并不妨碍我们观察。在大部分学校中,教师会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更高的期望,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会有更低的期望。从进入学校开始,教师就会不自觉对与自己相似、长得较高的学生、看起来乖巧的学生带有好感。大部分学校里的成绩好与成绩不好同样可以作为罗森塔尔效应的依据。

相关

  • 磺胺剂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这类药物都是以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为母体发展而来,因此得名。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
  • 罗伯特·威廉·霍利罗伯特·威廉·霍利(英语:Dr Robert William Holley,1922年1月28日-1993年2月11日),美国生物化学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厄巴纳。曾获得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原因是阐明了连结丙
  •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剂(NDRI)是一种借由阻挡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而达成作用的再吸收抑制剂。 它可使细胞膜外的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达
  • 杨笑阳杨笑阳(?-),中国舞蹈家,一级编导,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曾担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
  • 同性恋社群为了对长期以来的恐同暴力、仇恨与压迫进行直接的社会反抗,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形成了一个次文化,通常被称为同性恋社群/族群或同志社群/族群(或者是LGBT或酷儿社群/族群
  • 马来西亚电讯博物馆马来西亚电讯博物馆(马来语:Muzium Telekom)是一座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的建筑始建于1928年。它最初是用作人工电话交换机的办公室。在1938年,它被升级成为
  • WomanWoman可以指:
  • 功夫小蝇《功夫小蝇》(Eega)是2012年2月上映的印度电影。
  • 韦杰三韦杰三(1903年-1926年3月21日),壮族,广西蒙山人。清华大学学生,三·一八惨案遇难者。韦杰三自幼入私塾。1917年秋,考入梧州道立师范学校。1919年春,赴广州考入培英中学,半工半读,任该
  • 淀浦河淀浦河,是中国上海市黄浦江主要支流之一,今淀浦河青浦镇向东至打铁桥一段,原为蒲汇塘的一段,1971年改名淀浦河,1977年人工疏浚而成,西起淀山湖,向东直流,在徐汇区港口入黄浦江。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