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生命

✍ dations ◷ 2025-08-13 11:47:25 #生物学

人造生命,又称合成生命,是近期出现的生物技术术语,指利用生物技术干预、改变遗传密码从而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研究。

创造人造生命是于合成生物学或探索生命的起源领域工作的科学家的一个目标。这个词语被用来描述最近把人造合成的细菌基因组转移到一个不同(但有密切关系)的受体细胞的实验。然而,人造生命这个词语与“从零开始”,即由单独的组成部分创造一个生命系统有关。这个目标还未达到。

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人工生命,即通过计算模拟研究生命,与机器人学相关的领域。

人造生命是指“in vitro”(意为生物体外,在实验室中)合成生物化学产物和其组成物质得到的生命,与使用更宽泛的“人工生命”时通常强调“in silico”不同。

W. Wayt Gibbs提出人造生命的三大目标:“第一,通过构建生命了解生命,而不是拆解生命。第二,让基因工程名副其实——使其成为一门通过标准化先前的成果并重新组合,以构造更新、更复杂的系统,而持续进步的学科。第三,拓展‘生命’与‘机械’的界限,直到两个领域重合并产生真正可编程的生物。”

人造生命实验试图探究生命的起源,研究生命的一些性质,或者实现更远大的目标——从非生命物质中合成生命。一个人造生命实验的例子:尝试构造自催化的化学反应以模拟可能的生命起源。参与该实验的研究人员觉得,相对而言,真正地生化合成生命更接近成功而且更廉价,也许比把人类送上月球更容易。

2010年,克莱格·凡特的团队用基因合成技术得到的一套基因组替换了一个自然细胞的基因组,得到的一种新菌株,命名为。在新闻发布会上,克莱格·凡特将其描述为“人造生命”的成果。这一说法因以下理由受到批评:

克莱格·凡特研究所保留了“人造细菌细胞”的说法,但他们同时说明:“……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从零开始创造生命’,更确切的说,我们能用合成的DNA,从已经存在的生命创造新生命。”

相关

  • 贮藏器官贮藏器官是植物的其中一部分,专门用于储存能量,它通常储存碳水化合物为主,少数已水的形式来储存。 储存器官通常生长在地下,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免受草食动物的攻击。具有地下贮
  • 管风琴参见参见参见管风琴 ·管风琴(英语:Pipe organ)是一种流传于欧洲的大型气鸣式键盘乐器,也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管风琴通过送风设施送风,吹响音管,并配
  • 涌现的特性涌现(英语:emergence)或称创发、突现、呈展、演生,是一种现象,为许多小实体相互作用后产生了大实体,而这个大实体展现了组成它的小实体所不具有的特性。许多人都曾定义过“涌现”
  • 佩德罗·尤金尼奥·阿兰布鲁佩德罗·尤金尼奥·阿兰布鲁·西尔维蒂(Pedro Eugenio Aramburu Cilveti,1903年5月21日-1970年6月1日),阿根廷总统(1955-1958)、将军。阿兰布鲁就读于Colegio Militar de la Naci
  • 李钰李钰(1976年12月20日-2009年3月14日)原名李郁,是一位中国女演员,陕西西安人,是上海戏剧学院1993级表演系学生。其代表作品是在琼瑶小说改编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饰演方瑜一角
  • 雷明雷明(1939年-2010年4月23日),原名雷鸣,男,中国演员,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60年代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2010年4月23日因胰腺癌去世,享年71岁。
  • 槲栎槲栎(学名:Quercus aliena,又称大斛树)是壳斗科栎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陕西、广东、浙江、江西、河南、安徽、云南、四川、湖南、江苏、贵州、山东、
  •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为应用科学与工程之方法来改善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地资源),进而为人类之居住以及其他生物体提供对健康有益的水、空气以及土壤,亦包括污染场址之复育。可经由教育大众
  • 圣斯德望堂 (巴黎)圣斯德望堂(Saint-Étienne-du-Mont)是法国巴黎第五区的一座天主教堂,位于圣女日南斐法山,靠近先贤祠,内有巴黎的主保圣人圣女日南斐法的圣骨匣。布莱士·帕斯卡、让·拉辛和让-
  • 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二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XXI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XXIe Olympiade),于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举行。当年有三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