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宾

✍ dations ◷ 2025-08-08 03:21:33 #卡宾
卡宾(Carbene),又称碳烯、碳宾,是含二价碳的电中性化合物。卡宾是由一个碳和其他两个基团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碳上还有两个自由电子。最简单的卡宾是亚甲基卡宾,亚甲基卡宾很不稳定,从未分离出来,是比碳正离子、自由基更不稳定的活性中间体。其他卡宾可以看作是取代亚甲基卡宾,取代基可以是烷基、芳基、酰基、卤素等。这些卡宾的稳定性顺序排列如下:氮杂环卡宾(英语:N-heterocyclic carbene)是一类较新颖的卡宾,也译作稳定卡宾(英语:Persistent carbene),具有特殊的稳定性,有些可以无限期的保存。典型的氮杂环卡宾中,卡宾的二价碳位于咪唑、噻唑、1,2,4-三嗪环系或与两个取代氨基相连的碳上。卡宾有两种结构,在光谱学上分别称为单线态和三线态。单线态卡宾中,中心碳原子是sp2杂化,有一对未成键电子;三线态卡宾有两个自由电子,可以是sp2或直线形的sp杂化。除了二卤卡宾和与氮、氧、硫原子相连的卡宾,大多数的卡宾都处于非直线形的三线态基态。卡宾是单线态还是三线态由其电子自旋决定。三线态卡宾为顺磁性,寿命足够长的话可以被电子自旋共振谱(EPR or ESR)检测到。单线态卡宾的总自旋为0,三线态的总自旋为1(单位 ℏ {displaystyle hbar } ),三线态亚甲基卡宾的键角为125-140°,相应的单线态卡宾为102°。一般地讲,气态时三线态卡宾更加稳定,单线态卡宾在溶液中更加稳定。对于简单的烃基卡宾而言,三线态卡宾的能量一般比单线态卡宾低33kJ/mol(洪特最大多重度规则),因此基态时三线态更稳定,激发态时单线态更加稳定。单线态卡宾形成后,与反应器壁或其他分子碰撞,会逐渐转化为三线态卡宾。某些给电子的取代基会向单线态卡宾的空p轨道贡献电子,从而增加了其稳定性,有可能使单线态的能量低于三线态,成为基态主要形式。然而,可以增加三线态卡宾稳定性的方法很少。电脑模拟的实验显示电正性的基团(如三氟硅基)对三线态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贡献。某些卡宾,如9-亚芴基卡宾,其单线态与三线态的能量差异只有4.6kJ/mol,通常是两种形式的平衡体系。有些人认为电子在这类二芳基卡宾中离域范围太广,它们实际上不能算作卡宾,而是属于双自由基的范畴。卡宾的反应性与取代基的性质、制备方法、反应条件(金属的存在)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三线态卡宾和单线态卡宾的反应性也不相同。三线态卡宾有两个自由电子,自旋平行,反应时更类似于双自由基,另一个电子不能立即成键,因此三线态卡宾参与的自由基加成反应较多。单线态卡宾两个电子自旋相反,反应为协同反应,因此与烯烃加成产物的立体专一性比三线态卡宾更强,可用来区别这二者。单线态卡宾在螯变反应中可以是亲电试剂或亲核试剂。单线态亚甲基卡宾的反应比三线态亚甲基卡宾更具立体专一性。重氮甲烷在液态光解生成的卡宾是单线态卡宾,与烯烃发生立体专一的顺式加成;但在光敏剂二苯酮存在下光照重氮甲烷,会得到三线态卡宾,与烯烃加成先发生一个电子的成键,另一个电子需要等到由于碰撞使其改变自旋方向时才可以成键,因此反应产物是顺式和反式的混合物。插入反应是卡宾的一类很重要的反应,主要分为对C-H键的插入、对双键的加成以及反应物结构的重排。这里卡宾的性质可分类为亲核、亲电或兼有以上两者,受取代基的影响很大,例如,若卡宾与给电子取代基相连,则该卡宾的亲电性也会相应降低。单线态亚甲基卡宾的插入反应选择性很低,无法分辨一级、二级和三级C-H键,反应基本上是按统计比例进行。相比之下,烷基卡宾和三线态亚甲基卡宾的选择性更强。卡宾可与双键加成生成环丙烷的衍生物。单线态卡宾的加成产物有立体专一性,与三线态卡宾相区别。加成反应放热,速率很快。一般反应的决速步是卡宾的生成反应,卡宾一旦生成,就与底物立即发生反应。此类反应中的卡宾常用类卡宾(有机锌化合物,Simmons-Smith试剂,ICH2ZnI),与卡宾起到一样的作用,反应是立体专一的顺式加成,虽然产率不太高,但很难用其他方法代替。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催化下,苯与重氮甲烷分解出的亚甲基卡宾(非游离态)加成,经由一个环己二烯并三元环的中间体,反应物重排扩环,可以得到85%产率的环庚三烯。用二卤卡宾与烯烃加成时,产物偕二卤代碳可以发生水解,生成环丙酮的衍生物。卡宾插入C-H键时,在C-H键中插入碳原子,反应的优先顺序一般是:通过引入含金属的手性配体,有些插入反应(分子内或分子间)可以生成不对称的产物。分子内的卡宾插入反应也是有机合成路线之一。一般反应在有张力或位阻的反应物上发生,比分子间插入优先进行,并且生成五元环的反应比六元环更容易进行。亚烷基卡宾由酮与三甲基硅基重氮甲烷反应得到,可用于构建环戊烯环系:卡宾可与金属成键而得到稳定,是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种:

相关

  • 皮质醇皮质醇(法语:cortisol),又译成可的松(音译),属于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之中的糖皮质激素,在应付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被称为“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会提高血压、血糖水平和产
  • 查理斯·尚柏朗查理斯·尚柏朗(Charles Chamberland,1851年3月12日-1908年5月2日)是一位法国微生物学家。1884年,他发明了现在称作尚柏朗滤器的过滤设备。 该滤器有比细菌直径还小的孔洞,这样便
  • 麦角中毒麦角中毒(Ergotism/ergotoxicosis/ergot poisoning)是长期麦角中毒的影响,在传统上,由于通过由感染黑麦和其它谷物的麦角菌真菌产生的生物碱的摄取,以及最近的许多基于麦角灵药物的
  • 疖(boil、furuncle)是毛囊炎的一种,其常见起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皮肤上出现一片由脓和死亡组织累积形成之有痛感的肿块。肿胀的疖肿基本上为充满脓液的结节。单独的疖
  • 县(英语:county),又译郡,是美国主要的第二级行政区划,置于州之下。美国50个州中有48个州使用县,路易斯安那州使用堂区(parish),阿拉斯加州使用自治市镇(borough),纽约州辖纽约市使用行政
  •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
  • 韦利亚韦利亚(Velia)是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萨莱诺省奇伦托地区的古代城镇,由希腊人创建于公元前538–535年,是埃利亚学派哲学家巴门尼德和埃利亚的芝诺的故乡。韦利亚考古遗址,曾经
  • 动物生理学生理学(英语:physiology/ˌfɪziˈɒlədʒi/; 来自古希腊语 φύσις (physis),意即:“nature, origin”,和 -λογία (-logia),意即:“study of” ) 是生物学的一门子领域,研
  • 糖解作用糖酵解(英语:glycolysis,又称糖解)是把葡萄糖(C6H12O6)转化成丙酮酸(CH3COCOO− + H+)的代谢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自由能被用于形成高能量化合物ATP和NADH。糖酵解作用是所有
  • 罗伯特·奥本海默朱利叶斯·罗伯特·奥本海默(英语: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ˈɒpənˌhaɪmə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曾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物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