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墓志

✍ dations ◷ 2025-10-22 14:21:34 #魏晋南北朝,书法题材作品,碑,丧葬背景作品

魏晋南北朝墓志,主要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出土的石刻墓志。多以方形石块刻写死者生平经历,再于上方加上同样大小的石块,称为“盖”,刻写死者姓名,一同埋葬于死者墓穴之中。由于墓志藏于地下,石质也较为坚硬,因此碑面较不易毁损,几乎保留下完整的书迹,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重要材料。

一般认为,墓志的出现是由于曹魏、西晋时期为抑止东汉以来厚葬、立碑的“禁碑”政策。因为禁止立碑,便变通改为埋入墓穴中的墓志。北方则可能是由于学习汉人埋葬习俗后而流行。

魏晋南北朝墓志出土地以北朝墓志居多,以洛阳为中心,尤其是作为北魏皇家陵墓之地的邙山。而南方出土数量较少,多以南京为中心。

在清代末年至20世纪30年代这段时期,是南北朝墓志,尤其是北朝墓志的出土的高峰期。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段时期,可说是其墓志出土的第二高峰期。

赵万里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收集1949年前出土或传世,纪年为东汉到隋代的墓志、墓记、椁铭、神坐等墓葬铭刻,共609种;赵超的《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收集了1949年到1986年间中国各地出土的汉魏南北朝墓志;罗新、叶炜编著的《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本书收集《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以后1990年代到2005年新出土的墓志。近来在南京、洛阳、西安、太原亦陆续出土许多魏晋南北朝墓志。

魏晋南北朝墓志的书法风格,大致已逐渐具有楷书书体风格,结构平整秀丽,甚至亦有成熟的楷书风格。但依不同时期、地区和墓主身份,仍有不同特色。西晋墓志多仍为隶书,书刻工整,东晋墓志相较则简率粗劣。南朝墓志则多集中在政治中心建康、京口一带,身份上至王公、下至将官及其家属,墓志书法多为楷体,工整秀丽。北朝墓志初期则有斜画紧结的风格,北齐宽薄带隶笔,北魏楷体流美。

相关

  • 阿卓糖阿卓糖(英语:Altrose)是一种己糖,D-阿卓糖是非自然形成的单糖。可溶于水,略溶于甲醇。L-阿卓糖已可从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的变种中分离出来。阿卓糖是甘露糖
  • 发音器官人的发音器官或称言语器官是用来发声的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口腔和鼻腔。可以细分为:
  • 维特《维特》(Werther)是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的歌剧,完成于1892年,脚本由爱杜亚·布劳(Edouard Blau)、保罗·米利耶(Paul Milliet)以及乔治·哈特曼(Georges Hartmann)根据歌德的小说改编而
  • 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二世(英语: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07年—1327年在位),金雀花王朝成员。他的一生皆为其宠信的弄臣和叛乱的贵族所主宰,以致最后悲惨地死去。葬于
  • 脑苷脂脑苷脂(英语:Cerebroside)是最早被发现的鞘糖脂,因发现于人脑而得名。由神经酰胺的1号位羟基被糖基化而得。其中的糖基可以是葡糖或半乳糖,它因此又分为葡糖脑苷脂与半乳糖脑苷脂
  •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坐标:48°14′5″N 16°25′1″E / 48.23472°N 16.41694°E / 48.23472; 16.41694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英语: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缩写:UNOV)是四个位于不同国家的联
  • 回忆录回忆录(memoir,源自法语“mémoire”及拉丁语“memoria”,意指“记忆”或“回想”),是一种具有历史及文学性质、由记忆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该种作品通常以第一人称叙述书写,且是
  • 万泉河 (北京)万泉河是北京的一条河流,为清河的支流。全长10.5公里,河面面积26平方公里,流量67立方米/秒。发源于海淀区万泉庄,为泉水汇成,故称万泉河(后来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枯竭)。先后流经北京
  • 水津浩志水津浩志(10月2日-),日本男性配音员、艺人。出身于大阪府。O型血。旧艺名水津光司(两者日文读音相同)。现为自由身,2016年9月30日以前从属大阪TV talent bureau(简称TTB)。神户学院大
  • 厄尼·格伦费尔德厄尼·格伦费尔德(英语:Ernest Grunfeld,1955年4月24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77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11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选中。曾担任纽约尼克斯密尔沃基雄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