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诗刊

✍ dations ◷ 2025-02-23 07:23:02 #台湾诗歌,台湾文学期刊,台湾现代诗社,台湾已停刊杂志,1972年创建的杂志,1977年停刊的杂志,1972年台湾建立,1977年台湾废除

《大地诗刊》为创刊于1972年9月1日的台湾纯文学刊物,内容主要为以中文现代诗发表为主。创刊地点为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大地诗社,延续星座诗社发行基调,成为1970年代台湾现代诗进步的重要指标,后主要参与人员陈慧桦、李弦、余光中、陈芳明亦成为台湾现代诗主要的贡献者。

大地诗社在1972年6月15日台北市成立,由陈慧桦、林锋雄等人组成。大地诗刊(双月刊)在同年9月创刊,由大地诗社出版,第2期起,改由文馨出版社出版;第7期起,以季刊形式发行,共出刊19期,在1977年1月停刊。1978年该物更名为“大地文学”半月刊,由大地文学编委会主编、国家出版社出版,共出刊2期。1982年已停刊3年的《大地文学》复刊,由大地诗社出版。

1976年3月诗社编辑的《大地之歌》,由东大图书公司出版。这本书的〈序〉充份表现该社的创社目的,因为当中提到:“我们认为,要使文学在整体文化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关怀家国、带动社会,就必需借助于文学活动,在远大的理想之下,发挥强大的影响力。”。

大地的成员有王浩、王润华、古添洪、李弦、余中生、林锋雄、林锡嘉、林明德、秦岳、陈黎、何锜章、吴德亮、翁国恩、淡莹、黄郁铨、陈德恩、童山、翔翎、蓝影、锺义明、苏凌等人。这些诗人“不排斥西化的横向移植,并主张在这个基础上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从现实取得必要的滋润”。该社主要成员是由政大、师大、文化大学的校友组成,这些人在大学时代多是“星座”(政大)、“喷泉”(师大)、“华岗”(文化)诗社的成员。本省、外省、华侨诗人都有。

台湾文学评论者赵天仪在〈新生代在诗坛的崛起与挑战〉一文,肯定这个诗社,认为:该社是新生代诗社中相当团结、潜力巨大的一个;并且认为成员“在诗的创作上,其潜能的发挥,还有待续的努力”。

相关

  • 高压釜高压釜(英语:Autoclave,亦称为高壓滅菌釜、高压灭菌器、加压釜或加压灭菌器)是用水蒸汽的高温高压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的装备。通常的处理条件是在高压饱和蒸汽121摄氏度下处理15
  • 丁丙诺啡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是一种用以治疗鸦片类物质成瘾(英语:opioid addiction)与急、慢性疼痛的药物,市面上则以速百腾(subutex)等名称贩售。此药可借由口腔黏膜吸收、液体注射或拿
  • 根本分裂在佛教史中,根本分裂是指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教派分裂。在佛教研究中,此前的阶段,通常被称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后佛教进一步分化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传
  • 清朝文化满汉文化指满族文化经过汉族文化冲突与融合之后所产生各具两族特色的清代文化,大部分情况下亦指清朝文化之实体,并且延续影响民国建立之后。三百多前,满族(女真)文化就开始了由原
  • 形象形象指的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它可能是指:
  • 伊莱休·B·沃什伯恩伊莱休·本杰明·沃什伯恩(Elihu Benjamin Washburne,1816年9月23日 - 1887年10月23日),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国务卿、美国驻法国大使,目睹了巴黎公社事件并参与解救人质。
  •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坐标:52°45′28″N 9°54′28″E / 52.75778°N 9.90778°E / 52.75778; 9.90778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
  • 爱德华·冯·柏姆-厄尔默利爱德华·冯·柏姆-厄尔默利男爵(Eduard von Böhm-Ermolli) (1856年2月12日 - 1941年12月9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出生的奥地利军官,奥匈帝国中的一名陆军元帅。 柏姆-
  • 克里斯·沃克斯克里斯·沃克斯(英语:Chris Woakes;1989年3月2日-)是一位英格兰板球运动员。他是一位右手球员,现在效力于瓦维克郡板球俱乐部。他也代表英格兰板球代表队参赛。他出生在伯明翰。
  • 水窗水窗是指软X射线的波长范围处在2.34nm与4.4nm之间,前者对应氧原子的K吸收带,后者对应碳原子的K吸收带,即X射线光子能量范围在530eV到280eV间.在此范围内,水不吸收X射线,即水对X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