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鸟

✍ dations ◷ 2025-10-20 02:49:22 #黄昏鸟
†H. regalis Marsh, 1872 †H. crassipes (Marsh, 1876) †H. gracilis Marsh, 1876 †H. altus (Marsh, 1893) †H. montana Schufeldt, 1915 †H. rossicus Nesov & Yarkov, 1993 †H. bairdi Martin & Lim, 2002 †H. chowi Martin & Lim, 2002 †H. macdonaldi Martin & Lim, 2002 †H. mengeli Martin & Lim, 2002 †H. lumgairi Aotsuka & Sato, 2016 (in press)Lestornis Marsh, 1876 Coniornis Marsh, 1893 Hargeria Lucas, 1903黄昏鸟(学名Hesperornis)是生活于白垩纪(桑托阶-坎帕阶)已经灭绝,而且具有牙齿的鸟类,主要生活在北半球的海域与近海地区,以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为主食。虽然有一些体型较小的种类可能具有飞行能力,但是其他大部分的种类是不具有飞行能力的,因为它们的翅膀已经退化了。一些学者认为黄昏鸟类必须滑动腹部才能在陆地上移动,在岸上的行动显得笨拙,而且因为脚呈现桨状,适合游泳与潜水,所以推测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它们很有可能是生活在水中的。黄昏鸟为大型鸟类,体长可达1.8米(5.9英尺)。翅膀几乎退化,依靠强力的后肢游泳。黄昏鸟的脚不带蹼,而是呈现桨状,和现存䴙䴘类似,适合在水中潜泳。和其他中生代鸟类(例如:鱼鸟)一样,黄昏鸟有喙也具有牙齿,用以咬住固定猎物。黄昏鸟的牙齿生长在上、下颌骨的纵向凹槽中,不具有独立的齿槽,和其他所知的鸟类(包含兽脚类恐龙)的牙齿生长模式不同,但却和沧龙十分类似,属于趋同进化。黄昏鸟的牙齿分布在整个下颌骨与上颌骨后半部,前上颌骨与前齿骨不带齿,为其嘴喙。嘴喙坚硬带有角蛋白,和现存鸟类相同。黄昏鸟的上颚带有凹槽,在上下颌闭合时可收合下颚牙齿。另外,黄昏鸟的下颌骨拥有和海王龙类似的可活动双重关节,有助于将猎物完整吞下肚。最早的黄昏鸟化石在1871年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与十位学生于美国堪萨斯州发现。当时发现到的化石可以明显看出为一种巨型鸟类,翅膀退化但具有强壮的后脚,却缺乏头颅,马什推断黄昏鸟为一种擅于潜水的鸟类马什将发掘到的新物种命名为“Hesperornis regalis”,意思为“帝王西方鸟”。在隔了一年后,马什重新组织了考古团队再次回到堪萨斯州,这次由马什的学生Thomas H. Russell发现到了接近完整的黄昏鸟化石。这具样本上完整地保留了黄昏鸟的头部,让马什惊讶的是,黄昏鸟的口中上下均具有牙齿。在1873年,马什表示这些化石的发现,模糊了分隔鸟类与爬虫类的界线。然而之后不久,部分挖掘到的化石样本却流到了爱德华·德林克·科普手上,成为引发“化石战争”的导火线。

相关

  • 心脏杂音心杂音是血流通过心脏瓣膜时产生的心音,可以用听诊器听见。心杂音有两种类型。功能性杂音(生理杂音)主要由心脏以外的生理构造造成;病理性杂音则是由心脏构造异常所引起。功能性
  • 阿尔吉克语系阿尔吉克语系(英:Algic languages)是北美洲原住民语言语系,主要使用在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包括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省份。语系内多数语言属于阿尔冈昆语族,分布在北美东岸至落基山脉
  • 纺锤体纺锤体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宽两端窄的纺锤(日语:紡錘)状细胞结构,主要由大量纵向排列的微管构成。纺锤体一般产生于早前期(PreProphase),并在分裂末期(Tel
  • 残基残基(英语:Residue)在化学中,是指化学大分子上的一个部位,例如甲基。而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里,则是指一个聚合物中,如多糖、蛋白质或核酸上的某个特定单元。
  • 雅克-路易·大卫雅克-路易·大卫(法语:Jacques-Louis David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大同盟战争大同盟战争(War of the Grand Alliance),又称九年战争,是一场发生于1688年至1697年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时的第三场重要战争(前两场分别为遗产战争与法荷战争),这场战争是因为路易十四
  • 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大三世 Alexander III(1241年9月4日—1286年3月19日)苏格兰国王(1249年—1286年在位)。他是亚历山大二世国王之子,母为科西的玛丽(亚历山大二世的第二个妻子)。亚历山大三世
  • 怀疑派的化学家出版于1661年的《怀疑派化学家》(英语:The Sceptical Chymist),作者是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本书是现代实验科学的里程碑。
  • ISO 8601国际标准ISO 86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方法,全称为《数据存储和交换形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方法》。目前是2004年12月1日发行的第三版“ISO8601:200
  • 微晶微晶(英语:microcrystal),也称微晶体,指的是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微小晶体。与之相对的是粗晶(macrocrystal),指的是肉眼可以很容易分辨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