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分裂

✍ dations ◷ 2025-11-10 00:44:27 #根本分裂
在佛教史中,根本分裂是指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教派分裂。在佛教研究中,此前的阶段,通常被称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后佛教进一步分化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传统与学说。对于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确切时间,目前仍有争论。一般相信,时间应在于七百集结之后,但在阿育王即位之前。佛教僧团分裂的开始为大众部与上座部的分裂,所以又称为“根本分裂”。这是各部派共有的传说,但是根本分裂发生的原因与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主要分为三种:在佛陀涅槃之后百年,摩揭陀国迦罗阿输迦王(俗称黑阿育王)在位时,僧团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争议。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的七百位上座长老,至吠舍离举行第二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或吠舍离结集),会中做出决议,认为吠舍离比丘僧团在执行戒律时的十种做法是错误的(又称“十事非法”)。根据现存的所有律藏,各部派律藏皆记录了七百集结的结论,包括大众部的《摩诃僧祗律》。因此在七百集结时,根本分裂应尚未发生。根据南传佛教《岛史》传说,以毘舍离为中心(恒河下游)的东方跋耆族比丘,反对第二次结集的结论,自行大结集,会诵经律。因为上座部的戒律是以上座长老(Sthavira)的意见而成立,尊行此七百结集所合诵戒律的僧团,称上座部(Sthiravada)。而印度东部的比丘僧团,他们尊行的戒律是由僧伽会议中集体意见所制定,人数较多,故称大众部。现在也有人延续《岛史》说法,称第一次结集时的戒律就是根据上座长老(大迦叶尊者)的意见而成立,所以称那时就已有上座部这一部了。根据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记载,说一切有部(自称上座部诸部根源)与大众部根本分裂的原因在于大众部的创始人大天,他提出对阿罗汉余习和证道机缘的五种说法(大天五事),并且吸引到很多年轻的僧侣跟随,引起传统的上座僧侣不满,于是造成分裂。《异部宗轮论》记载此次根本分裂发生在孔雀帝国阿育王时代,此后百年又有同名“大天”提出同样“五事”,在印度南部创立制多部。跟随大天的僧团,被称为大众部,主要盛行于印度的东南部;而西北部的传统僧团被称为上座部。法显《摩诃僧祇律私记》记载大众部称最早与大众部分裂的是法藏部。《舍利弗问经》记载,大迦叶所结集的律藏就是大众律,在巽伽王朝灭法后佛教复兴时有上座比丘增广戒律而造成了分裂。《舍利弗问经》提及了文殊师利,因为称赞大众部,有人认为其属于大众部经典,此经收录了与《异部宗轮论》类似的后续分裂部派,以及与《大比丘三千威仪》相同的五部特色与服色记载。根据近代出土的文献与学界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造成佛教僧团第一次分裂的原因应该是戒律问题造成而非教义问题(大天五事)造成。因此,根本分裂应与七百集结有关。根据吕澂,印顺与Heinz. Bechert等学者研究认为大天五事,不是发生在阿育王时代,也不是根本分裂的原因,但它是造成后期大众部分裂的原因。第二次集结讨论的“十事非法”所涉及到的戒律,在大众部《摩诃僧祇律》中都有明确规定,显示第二次集结产生的戒律是所有部派戒律的共同原本,根本分裂发生的时间应晚于第二次集结。印顺法师认为佛教根本分裂早于阿育王即位,可能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前,至前271年左右阿育王即位,上座部已分裂出说一切有部、分别说部,形成大众、分别说 、说一切有三系分立;在印度南方的大众部则因大天五事而继续分裂出一说部等。前230年至前100年间,主要部派基本都已形成,现存文献大多出自此时期。律分五部说法是部派分裂中后时期记载的,当时按持律不同而划分的情况,与其他按宗义划分并追述历史演变的文献所记载的证据不合,许多学者认为它的证据力不够充份。

相关

  • 电脑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一种影像诊断学的检查。这一技术曾被称为计算机轴向断层成像(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
  • 死亡行军死亡行军 是一个针对战俘或其他俘虏或被驱逐出境者的强迫行军,旨在令他们死在途中,这就把它们从一般单纯的用徒步行军去运送囚犯区分出来。死亡行军通常包含严苛的体力劳动和
  • 流鼻水鼻漏(英语:rhinorrhea或rhinorrhoea)是指鼻腔充斥大量黏液的一种症状。该症状也被称为流鼻涕、流鼻水等,在人身上较为常见。鼻漏是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其他一些疾病(如普通感冒)的常
  • 原发病例指示病例(英语:index case),又称为原发病例(英语:primary case),俗称零号病人或零号感染源(英语:patient zero),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是指在一定人群中的最初的病例。指示病例可能表示疾病的
  • 航天工程航天工程(英语: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或cosmonautics engineering),工程学的理论与实做领域之一,主题在研究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技术,也就是研究航天科技的学科。人造卫星
  • 电场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与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在电荷周围总有电场存在;同时电场对场中其他电荷发生力的作用。观察者相对于电荷静止时所观察到的场称为静电场
  • 第一次接触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在科幻作品中是指人类和外星生物初次接触,或是遇到其他有高智能种族的情况。题材时常运用在人类学的第一次接触的情况,例如仇外、超验主义和自然语言
  • 中国通史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中国通史》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写作的一种题材,著名史
  • 巴黎沙滩巴黎海滩(法语:Paris-Plages)是巴黎在每年夏季都会举办的活动。在每年的7月和8月,巴黎都会将塞纳河岸的部分地区铺上沙子形成人工沙滩。巴黎海滩的计划开始于2002年,最初的目的为
  • Clsub2/subOsub2/sub二氧化二氯是一种氯的氧化物,是大气层中氟利昂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中间体之一,可由两个一氧化氯自由基结合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