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分裂

✍ dations ◷ 2025-04-04 07:57:53 #根本分裂
在佛教史中,根本分裂是指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教派分裂。在佛教研究中,此前的阶段,通常被称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后佛教进一步分化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传统与学说。对于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确切时间,目前仍有争论。一般相信,时间应在于七百集结之后,但在阿育王即位之前。佛教僧团分裂的开始为大众部与上座部的分裂,所以又称为“根本分裂”。这是各部派共有的传说,但是根本分裂发生的原因与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主要分为三种:在佛陀涅槃之后百年,摩揭陀国迦罗阿输迦王(俗称黑阿育王)在位时,僧团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争议。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的七百位上座长老,至吠舍离举行第二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或吠舍离结集),会中做出决议,认为吠舍离比丘僧团在执行戒律时的十种做法是错误的(又称“十事非法”)。根据现存的所有律藏,各部派律藏皆记录了七百集结的结论,包括大众部的《摩诃僧祗律》。因此在七百集结时,根本分裂应尚未发生。根据南传佛教《岛史》传说,以毘舍离为中心(恒河下游)的东方跋耆族比丘,反对第二次结集的结论,自行大结集,会诵经律。因为上座部的戒律是以上座长老(Sthavira)的意见而成立,尊行此七百结集所合诵戒律的僧团,称上座部(Sthiravada)。而印度东部的比丘僧团,他们尊行的戒律是由僧伽会议中集体意见所制定,人数较多,故称大众部。现在也有人延续《岛史》说法,称第一次结集时的戒律就是根据上座长老(大迦叶尊者)的意见而成立,所以称那时就已有上座部这一部了。根据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记载,说一切有部(自称上座部诸部根源)与大众部根本分裂的原因在于大众部的创始人大天,他提出对阿罗汉余习和证道机缘的五种说法(大天五事),并且吸引到很多年轻的僧侣跟随,引起传统的上座僧侣不满,于是造成分裂。《异部宗轮论》记载此次根本分裂发生在孔雀帝国阿育王时代,此后百年又有同名“大天”提出同样“五事”,在印度南部创立制多部。跟随大天的僧团,被称为大众部,主要盛行于印度的东南部;而西北部的传统僧团被称为上座部。法显《摩诃僧祇律私记》记载大众部称最早与大众部分裂的是法藏部。《舍利弗问经》记载,大迦叶所结集的律藏就是大众律,在巽伽王朝灭法后佛教复兴时有上座比丘增广戒律而造成了分裂。《舍利弗问经》提及了文殊师利,因为称赞大众部,有人认为其属于大众部经典,此经收录了与《异部宗轮论》类似的后续分裂部派,以及与《大比丘三千威仪》相同的五部特色与服色记载。根据近代出土的文献与学界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造成佛教僧团第一次分裂的原因应该是戒律问题造成而非教义问题(大天五事)造成。因此,根本分裂应与七百集结有关。根据吕澂,印顺与Heinz. Bechert等学者研究认为大天五事,不是发生在阿育王时代,也不是根本分裂的原因,但它是造成后期大众部分裂的原因。第二次集结讨论的“十事非法”所涉及到的戒律,在大众部《摩诃僧祇律》中都有明确规定,显示第二次集结产生的戒律是所有部派戒律的共同原本,根本分裂发生的时间应晚于第二次集结。印顺法师认为佛教根本分裂早于阿育王即位,可能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前,至前271年左右阿育王即位,上座部已分裂出说一切有部、分别说部,形成大众、分别说 、说一切有三系分立;在印度南方的大众部则因大天五事而继续分裂出一说部等。前230年至前100年间,主要部派基本都已形成,现存文献大多出自此时期。律分五部说法是部派分裂中后时期记载的,当时按持律不同而划分的情况,与其他按宗义划分并追述历史演变的文献所记载的证据不合,许多学者认为它的证据力不够充份。

相关

  • 不孕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腹股沟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学名:Granuloma inguinale,亦作donovanosis)是一种由致病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肉芽肿克雷伯氏菌(英语:Klebsiella granulomatis)(Klebsiella granulomatis(英语:Klebsiella
  •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子俘获疗法(NCT)是用于治疗局部侵入性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脑肿瘤和复发性头颈部癌的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NCT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给病人注射一种含有对慢中子具有俘获倾向性
  • 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噻二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hiz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3-8小时,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
  • 客体客体或对象(Object)在哲学上指可感知或可想像到的任何事物,既包括客观存在并可观察到的事物(如人物、树木、房屋,抽象的如物价、自由),也包括想像的事物(如神化人物)。
  • 运动学运动学(kinematics)是力学的一门分支,专门描述物体的运动,即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的演进而作的改变,完全不考虑作用力或质量等等影响运动的因素。运动学与力动学、动力学不同
  • 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是指在实验室里工作人士用的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设备。实验室设备一般是用作进行实验或作为测量,和收集资料。实验室设备依实验室的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设备。这些工具
  • 卡累利阿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релия,罗马化:Respublika Kareliya,卡累利阿语:Karjalan tazavalda)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它位于俄罗斯的西北部,首都
  • 勺子匙,也称汤匙、匙子、勺、勺子、汤勺、调羹或匙羹,是一种餐具、量具或工具,由带有凹陷的头部和连接的柄构成。用来装液体和小块固体。一般把体积较小、用于进餐的称为“匙”或“
  • U(SOsub4/sub)sub2/sub硫酸铀(IV)是一种水溶性铀化合物,化学式为U(SO4)2,高毒。硫酸铀酰溶液经过光化学还原可以得到硫酸铀(IV),以乙醇为还原剂,光化学还原可以在日光下进行。硫酸铀(IV)在溶液中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