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种道路
✍ dations ◷ 2025-04-12 02:35:32 #第三种道路
第三条道路(英语:Third Way),又称新中间路线(Middle Way),是一种走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中间的一种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它由中间派所倡导,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个流派,英国工党称其为“现代化的社会民主主义”。它的中心思想是既不主张纯粹的自由市场,也不主张纯粹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两者之间取折衷方案。第三条道路不只单单是走在中间,或只是一种妥协或混合出来的东西,第三条道路的提倡者看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互有不足之处,所以偏向某一极端也不是一件好事,第三条道路正正是揉合了双方主义的优点,互补不足而成的政治哲学。第三条道路主要内容按照捷克经济学家奥塔·希克总结为:“人文关怀”和“经济效率”的结合,也是“国家计划干预”和“合作社式自主企业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一种“混合经济”的道路。托尼·布莱尔在任英国首相期间(1997-2007),放松对各种企业的监管内容,并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和降低成本,工党政府多次降低企业税,包括对中小企业实行税额减免等政策,大力鼓励失业者接受各种职业培训使和督促其重新就业,规定失业者领取社会补贴必须以“寻找工作”作为必要条件,并惩罚怠工者。另外一方面,布莱尔政府不断加大对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通过改革金融机制提高服务效率。比尔·克林顿在任美国总统期间(1993-2001),领导下的民主党由于在1994年的国会选举惨败,失去国会两院的控制权,由于共和党控制国会两院,克林顿政府为了希望在两院得到共和党温和派的支持通过法案,决定推行中间派路线,强调政府在财政上的保守、用一系列所谓“工作福利”的政策来代替旧有的“高福利”政策以及对于自由市场的维护功能。但是同时,这些政治家避免将自身与纯粹的“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和其他自由主义相混同。一般认为,第三条道路不是一种意识形态,因为其不涉及到政治运动。试图将第三条道路政治化的努力被称为激进中间派。这个名称最早于1900年代庇护十一世提出,他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不合适,希望找到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中间的“第三条道路”,其后不断有人开始在这条道路上不停钻研,但当时这个概念还是相当模糊。1938年,英国保守党代表麦克米伦写了一本名为《中间路线》(The Middle Way)的著作,其后他在1957年至1963年就任英国首相也是套用这个政治理念来管治英国。1950年代,这种观点被德国秩序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威廉汉姆·勒普克所发展完善为社会市场经济。1960年代,著名的捷克经济学家奥塔·希克对理论化整套第三条道路作出重大的贡献。到了1980年代,右翼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政府和美国总统雷根政府,将经济上缓和管制、个人主义以及全球化等理念融合进主流的左翼思想,许多政治家倾向于用“第三条道路”来形容这种新政。而这个名称也经常被作为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别称。就这样,这个理念成为现代欧洲民主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尤其对于一些欧美社会民主党派和美国民主党成员来说,这个理念是其核心思想。曾任英国首相的托尼·布莱尔受到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纪登斯影响,1997年英国大选,他在竞选期间以“第三条道路”作出竞选口号,工党放弃过往激进的左翼路线,重新定位,结果使工党经历在野18年后,终于赢得了大选,重新上台,故他被视为体现“第三条道路”理念的代表。布莱尔认为,传统左派主打国家统治和高税率,新右派主打个人主义和市场决定论,否定社会团结,所以他主张“第三条道路”,包涵“大胆的民营化”、“降低社会福利标准”和加大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资。有些人却误以为“第三条道路”是由托尼·布莱尔提倡或创造的,其实是错误的。1998年9月,德国的格哈特·施罗德所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在野16年后终于赢得了大选,和绿党组成联合政府。当时欧盟15个会员国中,除了西班牙及爱尔兰外,执政党全部是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所领导的联合政府。2000年,萨帕特罗成为西班牙工人社会党领袖后开始推行类似路线的政策,称之为“Nueva Vía”,2004年至2011年出任西班牙首相。第三条道路也经常被评论为原有的“带有少数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民主主义观念,以及社会民主党派为了赢得选举,放弃过去激进的左翼道路而选择的一种手段。不少左派的支持者认为第三条道路理论最终是以劳动阶层和穷人的牺牲来换取大企业的支持,获取利益和社会福利,甚至认为社会民主党派的第三条道路实际上是把党右倾化,以免让右翼的保守派政党可以长期取得选举优势。由于社会民主党派走第三条道路,因而在近二十年的选举中,增加了不少中产选民的支持,但又没有失去基层的基本支持基础。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和前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等都是实行这种政策的典型中间派政治家代表。无论在欧美或其他地区的国家,其结论都是一致的,即人民都希望有一个真正全力为人民服务,保护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但是必须留意的是,这种情况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以欧洲为例,东欧企图避开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社会;西欧则试着躲避一个由市场主导的社会。所以无论东欧或西欧彼此都在寻求一个最有活力和能力的政府,一个最可以平衡两者,支持人民生活最大福祉的政府。冷战后过去二十年的经验里,东欧及拉丁美洲各国虽然拥有了自由思想与舆论,却仍无法压抑或摒弃官僚积习。这正是“第三条道路”主要的讨论问题。
相关
- 伞菌亚门伞菌亚门(学名:Agaricomycotina)是真菌界担子菌门的3个分类之一,包括许曾被归类于多系群帽菌纲(Hymenomycetes)的物种。伞菌亚门包含20,000个物种,而且其中大约98%是属于伞菌纲:大多
- 苏美尔人苏美尔(阿卡德语:Šumeru;苏美尔语:
- 贝叶氏谱系分析贝叶氏谱系分析(Bayesian inference of phylogeny)是根据已知的先验几率推导后验几率的似然函数,进而去预测最可能的系谱树。随着电脑计算速度的演进以及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法的
- 雅各布弗朗索瓦·雅各布(法语:François Jacob,1920年6月17日-2013年4月19日)是一位犹太裔法国生物学家,他与雅克·莫诺发现了酶在原核生物转录作用调控中的角色,也就是后来所知的乳糖操
- 邝宇平邝宇平(1932年11月9日-),生于北京,籍贯广东台山,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兰州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食腐动物食腐动物是指主要靠进食腐肉维生的动物。如秃鹫、秃鹳、鬣狗、狼獾、豺等。 事实上绝大部分肉食性动物,都会在捕食的同时食腐(如狮子、科莫多龙)。另外亦有以腐木、腐植质维生
- 选育人工选择(英语:Artificial selection,又译人择)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最早对此进行定义的科学家为查尔斯
- 厦门港厦门港指台湾海峡西岸环厦门湾和东山湾的港区,包括东渡、海沧、翔安、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东山、云霄和诏安等十个港区。港口、航道和水路运输实施行政管理的交通行政管
- 国民军国民军(西班牙语:Bando nacional)是指在1936年7月18日至1939年4月1日的西班牙内战中,对共和政府发动叛乱的军队。与国民军对立的一方,称作共和军。共和派称国民军为“煽动者”、
- 夏延山核战碉堡夏延山综合设施(英语:Cheyenne Mountain Complex),又称为夏延山核战碉堡(Cheyenne Mountain nuclear bunker),是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都市科罗拉多泉的军事设施及防核碉堡,以其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