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讳
✍ dations ◷ 2025-05-19 07:31:17 #名讳
名讳是对本名的另一称呼。不少文化中都有本名与灵魂相连的宗教思想,因此对本名用字有一定的要求和禁忌,日常使用中也有特别注意之处,在英语中称为“True name”。在中国、日本等东亚汉字文化圈中,传统有避免直呼贵人和死者本名的习惯,这个习惯被称为避讳。在秦朝以前,“讳”只用来称呼死人;从秦朝开始则是生人和死人都会使用,而在日本更转化为专指人的本名。而除了以“讳”来称呼别人以外,还会使用“表字”。古时如果以讳来称呼人,被认为是极无礼的事,只有帝王君主、与极亲近的长辈,可以直称其讳。僧侣在受戒时所取的法名并以佛门弟子的身份取的新名都算是讳(法讳),不过佛家中人,避讳的情况并不太多。在日本有向僧侣或葬礼中死者授与戒名的仪式。因此在现在和讳和谥已经被混同,在现代日本语中亦被当成为同义词使用。以中国开始的东亚汉字文化圈中,为了避讳而使用了许多称呼。对成人以表字来代替名讳。在朝鲜半岛亦有使用这种方式。在日本的江户时代亦有使用这种方式。对文人、知识人的称呼。在朝鲜半岛亦有使用这种方式。在越南亦有使用这种方式。在日本的江户时代非常盛行使用。在死后因为功绩而被赐予爵位的情况下,为以谥来代替讳。在朝鲜半岛亦有使用这种方式。在日本的江户时代亦有使用这种方式。对有官职的人物会以官名代替讳来使用。对刺史等地方官会以统治的地方名来称呼其人。在日本亦有使用这种方式。以唐名等中国风的官名来称呼的情况亦相当多。还有如果拥有受领名的话,都会以统治的国名来称呼其人。但是在中世纪以后的日本,因为武士阶级的人都会在没有任官的情况下以百官名和受领名自称,在这些情况下,到底是实际的官职还是单纯的自称已经不能分辨。例如织田信长被朝廷任命为右大臣,于是会有织田“右府”(右大臣的唐名)的称呼。但是广为人知的织田“上总介”完全是自称的。而左卫门、右卫门、兵卫等官名亦被频繁地使用着,因此这些官名就被当作平民的名字使用。亦会有以排行来代替讳的情况。在朝鲜半岛亦有使用这种方式。在日本亦有使用这种方式。不过日本是以排行来作为假名(通称)的命名方法之一。亦有以本籍的地名来代替讳来使用的情况。通字或称系字,是指同一家族的成员使用相同的字命名,可分为辈字和祧字。在中国、朝鲜半岛、越南、琉球有在同一宗族中同辈的人共用讳中特定字的习惯,这个字被称为“辈字”。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以后,名字出现了使用两个字的情况,而在这两个字中的其中一个字会由兄弟、堂兄弟等同族男子共用,来用作确认一族中的辈份,而且可以是使用相同部首的文字为辈字,也有些家族要求女子也依辈字命名。后来朝鲜半岛、越南、琉球也有这种命名方式,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初期亦有这种习惯。后来在日本,讳的一字被当作通字并广泛用在一族中使用。为了与世代相传的系字区分,把辈字称为“列系字”,世代相传的系字则称为行系字。但“行系字”一词在中文里意义与辈字相同。有些宗族、家族在两代之间亦可以有取用特定辈字的规则,例如前代是用“水”系文字的话,根据五行学说中水生木的原理,下一代就会使用“木”系文字。有些宗族甚至有辈字诗,规定多代所用的辈字,例如孔子的后裔就依辈字诗命名。琉球人名中的辈字只用于士族男性的唐名,并不用于名乘和童名。祧字是世代相传的系字,指同一家族或宗族中的子孙继承父祖辈名字中所用的字。日本在平安时代中期开始,辈字演变为讳的一字被当作通字并广泛用在一族中使用。为了与世代相传的系字区分,把辈字称为“列系字”,祧字则称为行系字。虽然同属汉字文化圈,但中国、朝鲜传统中对于“某人物的讳被使用同一汉字是对这个人物的不敬”的观念并不见于日本、越南、琉球,甚至是相反。在日本对于平安时代中期,汉字名字使用两个字的情况变得普遍,在后来的日本,“通字”、“系字”都被家族代代继承,先祖的名字中的特定文字会被当作讳。在平安后期以后的皇室中,历代天皇大半会以讳字“仁”来改名。此外例子还有伊势平氏以“盛”字命名,房总平氏(上总氏・千叶氏・相马氏,三浦氏)-“常”、“胤”字命名,秩父平氏(畠山氏・河越氏・江户氏)以“重”字命名等。还有日本人为了让后代有活跃事绩的祖先的能力,会给下一代改与祖先完全一样的名字。例如朝仓孝景、伊达政宗、毛利元春等。琉球的祧字称为名乘头,是士族名乘的第一个字,例如“朝”字是第二尚氏王朝王室尚氏及其分支向氏专用的名乘头。一些同姓但不用宗的宗族亦以名乘头区分,如首里士族有两个不同宗的毛姓氏族,一个以“盛”字为名乘头,另一个以“安”字为名乘头。虽然中国、朝鲜取名的传统上避免与先祖使用同样的字,但也有例外。如中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七个儿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都有“之”字,据陈寅恪考证“之”字是天师教信徒的标志,而汪婕指出这是因为当时的习俗是“二名不偏讳”,与天师教信仰无关。而现代北朝鲜的祖孙三代国家领导人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都有使用通字的情况。关于这种反朝鲜传统的命名方法的原因引起了许多猜想,没有确实说法。在古代日本有避开贵人二字名中通字的习惯,这种避讳方式被称为“偏讳”。偏讳不只是要避讳,亦有贵人会向臣下赏赐偏讳的例子,在镰仓时代至江户时代非常盛行。
相关
- 蒸气压一种物质的蒸气压也称作饱和蒸气压,指的是这种物质的气相与其非气相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任何物质(包括液态与固态)都有挥发成为气态的趋势,其气态也同样具有凝结为液态或者凝
- 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Leipzig)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现今德国管辖地区内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仅次于海德堡大学(1386年),另两所
- 蔡裴琳蔡裴琳(1983年9月22日-),艺名裴琳,台湾女演员,华冈艺校戏剧科、崇右技术学院时尚造型设计系毕业。1999年6月与张硕芬、王婷萱以滚石唱片少女团体“Kiss”出道。2001年由于唱片业不
- 海洋分枝杆菌海洋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marinum)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与结核杆菌同属。在28-32℃水温最为活跃,超过37℃则较难生存。所以,一旦入侵人体,只会在人
- 抽象形态抽象化(英语:Abstraction)是指以缩减一个概念或是一个现象的资讯含量来将其广义化(Generalization)的过程,主要是为了只保存和一特定目的有关的资讯。例如,将一个皮制的足球抽象化
- 双氮配合物双氮配合物,又称分子氮配合物,是指含有分子氮作为配体的配合物。这类配合物比较少见,不过自首次制得以来,已有数以百计的双氮配合物被制得,几乎涵盖元素周期表上从IVB到VIII族所
- 都司都司为15世纪,中国明朝首设的官制名称,又称都阃,位阶约为今中低级军官。据傅维鳞的《明书》卷六五《职官志》:“营伍武官皆因事而命,无定制,凡五等,曰镇守、曰协守、曰分守、曰守
- 暹罗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注意如果条目名称是繁体字要使用繁体的“消歧義”,简体字
- 凡察凡察,明朝建州女真人,生卒年不详。建州左卫掌卫猛哥帖木儿的弟弟。猛哥帖木儿死后,掌建州左卫。1437年明朝授猛哥帖木儿之子董山指挥使一职,自此叔侄俩人争印。1442年析置建州右
- 发箍发箍用于笼住头发的头饰。发箍多用塑料制成,有时亦用金属等材料制成。发箍多为弧形。佩戴时,发箍末端通常置于耳后。发箍多为年轻女子、儿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