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乐第

✍ dations ◷ 2025-02-24 08:09:27 #山城国,安土桃山时代建筑,日本宫殿,丰臣秀吉,织丰政权政策制度,上京区,京都市建筑物

聚乐第是安土桃山时代末期,丰臣秀吉于京都内野(平安京大内里遗址东北,今京都市上京区)兴建的城郭兼邸第,但是前后存在期间只有八年,至今尚有不少未知之处。天正15年9月13日(1587年10月14日),丰臣秀吉逐步统一日本后,将统治中心从大坂城迁移至此,天正19年12月28日(1592年2月11日),秀吉让关白之位与丰臣家督职于外甥丰臣秀次,成为秀次的居城,秀吉则以太阁身份迁往伏见城,持续实际号令天下。文禄4年(1595年)7月,秀吉勒令驱逐至高野山(和歌山县)出家后的秀次切腹,妻子与家臣大半处决。聚乐第亦于同年8月以降全面拆除,统治中心由聚乐第转移至伏见城。

聚乐第自天正13年(1585年)开始工事准备,正式动工则约始于天正14年2月。兴福寺多闻院僧英俊《多闻院日记》天正14年2月27日(1586年4月15日)条:“去廿一日起内野御构普请。”是为史料记录工事之始。聚乐第之称则自九州征伐归还以后使用。也称为聚乐亭(じゅらくてい)、聚乐城(じゅらくじょう)。

聚乐之名的由来,则见于秀吉御伽众大村由己的《天正记》中之《聚乐第行幸记》:“聚天下长生不老之乐”。但是此外别无出典,所以历史学者一般相信这是秀吉的造语。

根据《聚乐第图屏风》、2004年发现的江户时代初期《洛中洛外图》等图绘与考古调查,聚乐第是以本丸为中心,周围配置北之丸、南二之丸、西之丸等曲轮,橹、天守阁等建筑物敷以白壁,使用金箔瓦,四周围绕水堀的平城。天守阁位置推测在本丸西北,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并不存在。

根据百濑正恒依图绘与现代都市地图的分析,本丸东堀相当于大宫通、西堀位于日暮通西部至知惠光院通、南堀位于下长者町通北部、北堀位于一条通南部;南二之丸东堀位于大宫通西部、西堀相当于日暮通、南堀位于出水通北部;北之丸东堀为大宫通、西堀位于知惠光院通东部、北堀位于一条通北部;西之丸南堀位于下长者町通北部、北堀相当于上长者町通北附近。大小规模依丰臣秀次侍从驹井重胜《驹井日记》文禄4年4月10日(1595年5月19日)条与考古调查计算复原,则为本丸南北310m、东西170m,南二之丸南北80m、东西110m,北之丸南北105m、东西85m,西之丸南北80m、东西60m。

聚乐第东侧的大名屋敷街(武家地),根据近年发掘的金箔瓦出土地分析,范围东至乌丸通、西至堀川通、南至下立卖通、北至一条通,南北范围与聚乐第大致相同。此外,亲信千利休的宅邸(推测在黑门通至猪熊通的元誓愿寺通南下附近一带)亦位于此。

聚乐第是关白丰臣秀吉的城郭兼宅邸,天正14年2月动工,至次年9月完成。九州征伐结束后,天正15年9月13日(1587年10月14日)秀吉自大坂城迁居于此,并执行政务。天正16年4月14日-18日(1588年5月9日-5月13日)迎后阳成天皇行幸,飨宴款待;天正19年3月3日(1591年4月26日)天正遣欧少年使节归国,也是在此谒见。

天正19年12月28日(1592年2月11日),秀吉让关白与丰臣家督职于外甥丰臣秀次(姊‧日秀之子,时年23岁),聚乐第也成为秀次的居城。天正20年1月26日-28日(1592年3月9日-3月11日),后阳成天皇再次行幸,短期内天皇两度行幸同一地,实为日本史中所罕见。

但是,丰臣秀赖诞生后,文禄4年(1595年)7月,秀吉勒令驱逐至高野山(和歌山县)出家后的秀次切腹,妻子与家臣大半处决。聚乐第亦于同年8月以降全面拆除。

聚乐一见了、悉成荒野、泪如梦。

聚乐第拆除后,大半的建筑物迁建至伏见城,但不久毁于庆长元年7月12日(1596年8月5日)深夜的庆长伏见地震。此外,西本愿寺飞云阁、大德寺唐门、妙觉寺大门、妙心寺播桃院玄关等,相传也是自聚乐第移筑,但是没有具体佐证,因此研究者间认为聚乐第的建筑物并无留存至今者。

聚乐第的故址空地,庆长、宽永期(16世纪末至1640年)是劝进能等演艺活动的盛地,17世纪中期以降方逐步开辟成市街地。不过城址的西侧,则直到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才完全开发。

聚乐第东的大名屋敷街,于聚乐第拆除后强制解体迁移至伏见城下。东南的民居地聚乐町居民,则大部分集体移居至伏见城外郭西北的聚乐町,至今京都市伏见区犹有聚乐町;一部分则留居当地,或随町组重编而迁移至大名屋敷街遗迹。

聚乐第故址因开发成民居已久,目前只有些微的地形痕迹可以研判,并无可确认的遗迹。上京区东堀町内的梅雨之井、分铜町京都市出水老人安养中心的北面有加藤清正捐赠之庭石,相传是聚乐第故物,但都没有具体的证据。

现在,中立卖通大宫西北角(本丸东堀迹)与中立卖通里门西南角(本丸西堀迹)两处立有“聚乐第址”碑,以供凭吊。

聚乐第故址因民宅密集,难以发掘调查,不过平成4年(1992年)西阵公共职业安定所(Hello Work)改建工事中,从工地地下挖出金箔瓦约600块,当地就是聚乐第本丸东堀旧地,而瓦之式样也是太阁时代的造型瓦,因此认定是聚乐第建筑所使用的屋瓦,平成14年(2002年)6月26日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相关

  • 颅神经脑神经(Cranial nerves)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区别于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它们是直接由脑发出的。在人类中,传统上认为一共有12对脑神经,其中有10对分布于头面部。除第1及第2对外,其余
  • 工具论《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后人(即逍遥学派)对他的六篇关于逻辑的著作的统称。这六篇分别是《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辨谬篇》。
  • 化学元素丰度化学元素丰度(英语:Abundance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是在测量上与所有元素相比较所得到含量多寡的比值。丰度可以是质量的比值或是莫耳数(气体的原子数量比值或是分子数量
  • 拉伸纪拉伸纪(Tonian,符号NP1)又名青白口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000±0百万年(Ma),结束于720±0Ma。拉伸纪期间首次出现大型具刺疑源类,并形成臭氧层。拉伸纪属于前寒武
  • 博彩监察协调局博彩监察协调局(简称博监局;葡文:Direcção de Inspecção e Coordenação de Jogos,葡文缩写:DICJ)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财政司辖下的局级部门,前身为澳门回归前成立的博彩
  • 卢穆特巴莱火山卢穆特巴莱火山(印尼语:Bukit Lumut Balai)是一座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省的复式火山,该火山由3个喷发中心组成,其中2个在卢穆特山,另1个在巴莱山的东北侧,其主体受到严重地
  • 利奥波德一世 (奥地利)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940年-994年7月10日),逝世于维尔茨堡,出自巴本堡王朝的奥地利藩侯。利奥波德在成为东部马克藩侯前是巴伐利亚多瑙区的藩候,他在960年代中就已经是奥托一世
  • 沃克吕斯山脉坐标:44°10′28″N 5°16′44″E / 44.1744°N 5.2789°E / 44.1744; 5.2789沃克吕斯山脉(法语:Monts de Vaucluse),是法国的山脉,位于该国东南部,由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大
  • 2016年6月中国
  • 凯特·玛露凯特·玛露(英语:Katie Melua,原名Ketevan "Katie" Melua,格鲁吉亚语:ქეთევან "ქეთი" მელუა;姓氏发音宽式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