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妮·里德·班克斯

✍ dations ◷ 2025-04-04 12:07:54 #1929年出生,在世人物,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英国小说家,移民到以色列的英国人,在圣泰瑞莎学校受教育的人

琳妮·里德·班克斯(英语:Lynne Reid Banks ,1929年7月31日-)是一位英国儿童文学和青年文学作家。

琳妮·里德·班克斯在1929年7月31日出生于伦敦,她是詹姆斯·里德·班克斯(James Reid Banks)和妙丽叶儿·里德·班克斯(Muriel Reid Banks)的独生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被疏散到加拿大萨克其万的萨克屯,但是直到战争结束后才返回家园。她在萨里郡的圣泰瑞莎学校(St Teresa's School)上学。在成为作家之前班克斯是一名演员,也为了成为第一妇女而成为英国的电视新闻记者。

在1962年班克斯移居到以色列,她在以色列北部吉布茨的亚苏尔教了8年的书。在1965年她嫁给海姆·史蒂芬生(Chaim Stephenson),他是一位雕刻家,她和史蒂芬生之间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爱迪尔·史蒂芬生(Adiel Stephenson)、吉隆·史蒂芬生(Gillon Stephenson)和奥姆里·史蒂芬生(Omri Stephenson)一起在最近为她的两本两本图书合作(见下文)。她现在和她的丈夫现在住在谢珀顿,那是在英国伦敦的附近。

然而在1971年与家人回到了英国,但在她的一些书中可以看出她在以色列的时日对她的影响(包括《再过一条河》(One More River)和它的续集,《断桥》(Broken Bridge)和其他的书《终结赛跑》(An End to Running)和《在门口的孩子》(Children at the Gate)故事舞台部分主要都设定在吉布茨。

她写了40本书,包括最畅销的儿童小说《橱柜里的印地安人》(The Indian in the Cupboard)已经卖了超过1000万份,并成功的制作出改编的电影《魔柜小奇兵》(The Indian in the Cupboard)。她的第一本小说《陋室红颜》(The L-Shaped Room)在1960年出版,是一部即刻和永久的畅销书。《陋室红颜》被做成同名电影和两本续集《背后阴影》(The Backward Shadow)和《寂寞的两人》(Two is Lonely)。班克斯还写了关于勃朗特家族的传记,标题为《黑暗四重奏》(Dark Quartet),续集是关于夏洛蒂·勃朗特的《静谧的乡村小路》(Path to the Silent Country)。

相关

  • 银屑病干癣(英语:psoriasis,/soʊˈraɪ.əsᵻs/,学名为银屑病,又称“白疕”或“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特色是在身上出现一块一块异常的皮肤。通常,这些块状皮肤异常会发红、发
  • 网络天书网络天书,是基于Wiki技术的网站,2003年8月1日成立,是中国大陆最早的Wiki站点。宗旨是:建立一个完整、准确,内容开放和立场中立的网络天书(不仅仅是百科全书),形成一个尽可能涵盖各个
  •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敦巴顿橡树会议(英语:Dumbarton Oaks Conference),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
  • 褐獴褐獴(学名 Herpestes fuscus) 是产于印度的一种獴。褐獴包括以下亚种
  • 就业推销法就业推销法(日文:就活商法)为一种推销诈骗手法,佯装会提供估工作机会然而吸引来想赚钱的求职者最后都成了消费者,在话术中被推销想获得工作机会,必须先购买一些物品或服务,而最后
  • 格克汗·因勒 格克汗·因勒(土耳其语:Gökhan İnler,1984年6月27日-)是一名瑞士足球运动员,担任中前卫,现时效力土超俱乐部贝西克塔斯。因勒在巴塞尔展开他的职业生涯,其后加盟阿劳和苏黎世
  • alias (命令)在计算机运算中,alias 是许多命令行界面的命令,比如 Unix shell,4DOS/4NT 和 Windows PowerShell 等,它给用户提供了别名——也就是用自定义字符串替换指定命令的功能,通常用于简
  • 凯姆纳诚 布莱德·诚·凯姆纳(Brad Makoto Kemna,1995年6月5日-),登录名为凯姆纳诚,是一名出身于美国夏威夷州的棒球选手,司职投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广岛东洋鲤鱼。71 高信二 | 75 广瀬纯
  • 明心宝鉴《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全书由20篇、六七百段文字组成,全书内容皆出自《尚书》、《易经》、《诗经》、《礼记》、《论语》、《孟子》、《庄
  • 类PET类PET是医学磁共振成像的一项最新技术。2004年,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类PET”概念。之后,全球各大医学研究机构与影像设备生产厂家积极研究,相继推出了可实现“类PET”的成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