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塔拉威拉火山爆发

✍ dations ◷ 2025-07-27 11:45:39 #新西兰历史,火山灾害,1880年代自然灾害,大洋洲自然灾害

1886年塔拉威拉火山爆发,是塔拉威拉火山地质历史上首个被人类历史记载的火山喷发事件,也是欧洲人到达新西兰以后首个致命的火山喷发事件。1886年6月10日凌晨,位于新西兰北岛的塔拉威拉火山(英语:Mount Tarawera)毫无征兆地喷发,是次喷发的火山爆发指数高达VEI 5,并造成惨重损失以及人员伤亡,造成多达150人丧命,大部分是当地的毛利人,火山周遭的村落及定居点几乎被破坏殆尽。

塔拉韦拉火山是一座活火山,位于新西兰北岛罗托路亚东南方向24公里,由一系列高大的流纹岩火山穹丘、裂缝喷发口所组成,在这之中最高的火山穹丘是Ruawahia山,海拔1111米,这群火山穹丘周边是一连串的湖泊环绕。史前时期的喷发历史目前尚未明了,最早有历史记载的是12世纪的火山喷发。

1886年6月10日,一个刚刚过了午夜的星期二,新西兰北岛的罗托路亚便陆续发生了超过30次越演越烈的强地震,并且有人在塔拉威拉火山的方位观测到异常的片状闪电闪光。

大约当地时间深夜两点时,再一次发生强烈地震,并传出一阵阵大爆炸的声响。

深夜 2:30 时,塔拉威拉火山的三座山顶突然爆发喷出大量的熔岩(包括玄武岩熔岩)、火山碎屑,烟尘和火山灰直冲10公里的高空,首先喷出的火山烟柱在闪电和熔岩火光的照耀下,即使在夜空中也能清晰可见。

深夜 3:30 时,火山开始了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一波喷发,罗托玛哈那喷发口涌出了夹杂着高温火山灰、火山渣的火山碎屑流,摧毁了喷发口附近方圆6公里内的村落,在该喷发口不远的粉红与白硅土台阶地,在是次喷发中被认为被火山碎屑流摧毁了。

即时在新西兰南岛及北岛周边地区,靠近北岛的城镇上的人也能亲身感受到火山爆发的威力:远在布伦亨也能清楚听到火山爆发时的巨响;火山喷出的烟柱和火山灰云远至离塔拉韦拉火山800多公里的基督城都能观测到。在奥克兰,火山爆发时的巨响以及闪光,加上当时的历史背景(见新西兰海岸防御工事#1885年俄国威慑(英语:Coastal fortifications of New Zealand#The "Russian-scare" forts of 1885)),令当地人误以为俄国海军正在进攻新西兰。地震以及闪电也在伴随着火山的爆发过程中。

这次火山爆发,使得当地的地貌发生了巨变。

首先是三个狭长的火山口(裂缝喷发口)拉长合并成为长达6公里的陷落火山口,而塔拉威拉火山的山体也分离了,形成了现今从火山西南角的罗托玛哈那湖(英语:Lake Rotomahana)至西南走向长达17公里(约11英里)的怀芒古火山裂谷(英语:Waimangu Volcanic Rift Valley),其中还形成了怀芒古间歇泉(现时已停止活动)。

罗托玛哈那喷发口封底后被重新注满湖水,因熔岩冷却凝固后淤塞了罗托玛哈那湖的湖水出口,使其水位擡升至新的泄水口高度;新西兰著名的自然奇观粉红与白硅土台阶地也在这次火山爆发中被认为已被摧毁,并且原址被罗托玛哈那湖擡升的湖水淹没(而125年后的2011年,通过水下雷达以及深潜器先后重新发现了粉色台阶地和白色台阶地,确认是被火山灰掩埋,并非被摧毁,而且其中的温泉尚在活动)。

火山喷出的火山灰等多达2立方公里,比火山爆发指数同为5级的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爆发所喷出的火山灰还要多,周边地区被覆盖上数百万吨的火山灰、火山渣、泥土碎石残骸,平均20米(66英尺)厚;

火山周边的定居点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掩埋甚至完全摧毁。毛利人的村落中,Moura(穆拉)、Te Ariki、Te Taphoro、Te Wairoa(蒂怀罗瓦)、Totarariki以及Waingongogo六个聚落被掩埋或摧毁。当年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是153人(现时公认的调查数字大约是120人),还没算入失踪的人数。对于伤亡和失踪人数,新西兰官方和民间都有各自的统计结果,目前最为详尽的统计数字是物理学家Ron Keam的数字,能辨认的死者就有108人,而当时新西兰官方公布的数字包括了拼写错误的人名、重复统计等多出来的人数,加上不能辨认、未知姓名以及未知的遇难者,最后得出总死亡人数约120人。而另外一些统计的人士认为实际遇难人数还远不止150人。不过无论伤亡人数的统计如何,这些统计都得出的伤亡数字依旧超过三位数,是有历史记载的新西兰历史中遇难人数最多的一次火山爆发,成为新西兰历史上最致命的火山爆发事件。

当年被火山爆发破坏的蒂怀罗瓦(英语:Te Wairoa)(Te Wairoa)村落的遗迹,现今被开发为旅游地“The Buried Village”(被掩埋的村落)。当年因为Te Wairoa聚落的建筑较为坚固而利于避难,不少这个村落的人因此得以幸存。

自1886年爆发以后,塔拉韦拉火山仍时有活动,最近的一次活动是1981年的怀芒古喷发口有喷发活动。目前尚在休眠状态中,不过附近的地热活动仍然活跃。

相关

  • 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英语:superoxide dismutase,缩写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化物通过歧化反应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的酶。它广泛存在于各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
  • 卵是卵生动物赖以繁殖的胚胎,有的是在雌性体外受精而成(例如鱼类的卵),有的则是在雌性体内受精后再产出体外孵化(例如鸟类的卵)。鱼类、鸟类、爬行动物、昆虫,以及若干哺乳类都会产
  • 热液喷口海底热泉(hydrothermal vent)亦作海底热液系统(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是从海底喷出经由地热加热过的水及其裂缝喷发口。通常发现于火山活动频发、大陆板块移动的地区及
  • 英国党派英国政党最早出现于1662年,当时最先出现法院派及国家派,两派迅速合并成托利党。其时英国自君主专制政体变为君主立宪制后,地主和贵族手执中央大权,托利党正是保守党的前身,但18世
  • 义工志愿者(港澳称为义工,台湾称为志愿工作者),台湾简称志工,是指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通常旨在促进善良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其发展可追溯至二次大战后,福
  • 斜压斜压(英语:Baroclinic)是指等压面和等温面(等密度面)出现交角、不平行的现象。在流体动力学中,层结流体的斜压性(通常称为斜压)是指压力梯度与流体中密度梯度的偏差。 在气象学中,斜
  • 85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又称保路风潮,为清朝末期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反对清朝政府将地方准备兴建的川汉铁路、粤汉铁路进行国有化而发生的运动。其中四川省的运动最为激烈。四川保路
  • 性罪行性犯罪是指未经双方同意违反自由意愿的性行为及有关的犯罪行为,通常性犯罪会伴随暴力行为发生,常见的性犯罪有强迫性行为、性骚扰、猥亵及拐卖人口。短语“最低合法性交年龄”
  • 顺着食物链不断累积生物放大作用(英语:Biomagnification),也叫生物富集作用。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毒害的物质含量沿生物链在各级生物体内逐渐递增的现象。例如DDT或汞的浓度沿生物链的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