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又

✍ dations ◷ 2025-08-27 04:45:18 #猫又

猫又(又可写作猫股),是日本传说中的妖怪,常见于民间传说、怪谈与杂文。通常分为两种:生活于山中者与由极老的家猫所变化而成者。

一般认为“猫又”这名称有数种源起:一说为“又”是源于“两个互为分岔的尾巴”(日文称之为“二又に分かれる”);另有一说则是猫随着年纪增加而变为妖怪,所以使用具有重复、重叠意思的“また”(音同日文“又”);也有说法指出应该是猫又乃属山中野兽,能像猴子般的自由来去在树林间,因此应源自于代表猴子之“爰”(读“また”)。

由于猫的眼睛与其习性之因素,自古日本便认为猫具有魔性,像是能够在丧礼上苏醒死者,或是杀了猫会使得自己遭到祸延七代子孙之诅咒,加上民间迷信,可能因此而有了猫又的传说。

因为同为猫类的妖怪,猫又常会与化猫混淆。此外,由于部分迷信中的猫与死者有关,加上因为猫属肉食性动物而对腐臭味敏感,所以有“猫与尸体有关”迷信,因而猫又有时会被与专取尸体来做身体使用之妖怪“火车”视为同一种妖怪。

猫又在文献中的记载最早应见于镰仓时代之文本,在这时期的猫又通常被认为是山中之动物,而非妖怪。根据《徒然草》中有着“深山中有一种称之为‘猫又’的东西,令人畏惧,且会吃人”之记载。同时期由藤原定家所著之《明月记》亦有“猫胯”在一晚内吃了数人之记载。文中描述这个猫胯是“有着猫的眼睛,体型大如狗”,加上亦有提及人们为“猫跨病”所苦,因此被认为文中之猫胯可能不是妖怪,而是得了狂犬病的动物。

在江户时代以后,“家猫年老后会变成猫又”的概念普遍化,并出现了“老家猫会移往山中居住”之说法,因此在民间出现了“猫不可以长年累月养在家”之迷信。根据江户中叶《安斋随笔》所记载,“较年长猫的尾巴会变成两只,成为妖怪‘猫又’”,而同期的学者新井白石认为“老猫会变成‘猫又’来迷惑人类”。

相关

  • 潮气量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对于健康的年轻人而言,潮气量为每次呼吸500毫升,或者是身体重量乘以7毫升每千克
  • 鸟脚亚目鸟脚亚目(Ornithopoda)是鸟臀目恐龙的一个演化支,它们起初是小型、二足、快速奔跑的草食性动物,后来种类与体型都逐渐变大、变多,直到它们成为白垩纪时代里最成功的草食性恐龙之
  • 魏元忠魏元忠(?-707年),本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南)人,唐朝政治家,武则天时任宰相。早年是太学生,志气倜傥,不喜官场运作,长年无法升迁,师从盩厔(今陕西周至)人江融学习“古今用兵成败之事
  • 巴图高科·乔伊吉勒苏伦巴图高科·乔伊吉勒苏伦(蒙古语:Баттогтох Чойжилсүрэн,Battogtokh Choijilsuren,1970年-)蒙古国乌布苏省人,蒙古国政治人物。乔伊吉勒苏伦生于乌布苏省铁斯苏
  • 石冈水坝石冈坝是台湾经济部水利署中区水资源局所管理的拦河堰,于1977年完工营运,位在大甲溪下游,属于台中市境内,南岸属石冈区,北岸为东势区,流域面积1,061平方公里,约占大甲溪全流域面积
  • 张宇 (主播)张宇(1985年12月28日-),台湾电视主播,曾任台视新闻主播。原本就读台艺大,2005年升大二时转学到政治大学广电系。就读政治大学期间,在无名小站经营部落格《鬼娃奶油的公主日报》评论
  • 弗朗索瓦·德·洛林,第二代吉斯公爵(带刀伤的)弗朗索瓦·德·洛林,第二代吉斯公爵 Francois de Lorraine le Balafre,2me Duc de Guise (1519年2月24日-1563年2月18日)有杰出才干的法国军人和政治家,吉斯家族的代表人
  • 王森泰王森泰(1951年-),浙江吴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9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2004年,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政委、部长。2008年起担任第十一届全
  • 江门战斗江门战斗发生于1925年10月18日—10月29日,地点则是在中国粤西。是北洋政府时期内战战斗之一。交战的两方,一方为国民东征军,另一方则为邓本殷之苏廷有部队。
  • 李建中 (北宋)李建中(945年-1013年),字得中,号岩夫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宋政治人物、书法家。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初授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升迁为著作佐郎,历监潭州茶场,改殿中丞,通判道州、郢州。官工部郎中,曾任西京留司御史台,世称李西台。曾参与校定《道藏》,判太府寺。大中祥符五年(1012)冬,奉旨至洄州,制《汴水发愿文》,就致设醮使,归时得疾,隔年(1013)卒。李建中是书法家,得欧阳询法,“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黄伯思评论:“西台本学王大令(献之)书,而拘挛若此,犹韩非之学黄老,李斯之师荀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