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沉没事后安全措施变革

✍ dations ◷ 2025-10-28 09:33:56 #泰坦尼克号,英国船舰,法律

泰坦尼克号沉没事后导致了相关安全措施变革。

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的总管与执行董事主席亚历山大·卡莱尔曾建议在泰坦尼克号上使用一种新型,更大的吊艇柱(英语:davit),使得船上最多可装载48艘救生艇,这可为船上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位置。然而,白星航运规定携带20艘救生艇,按泰坦尼克号满员计算,只能载下38%的人员。与此同时,根据英国贸易部(英语:Board of Trade)的规定,国内超过1万吨的船只必须携带16艘规格为5,500立方英尺(160立方米)的救生艇,因此,白星航运提供的救生艇数量事实上已经多过法律规定。该法规并未就更大的船只提供额外的条款,因为其自1894年以来就从未改动,当时考虑到的最大客轮只有1.3万吨,而且在紧急情况下,释放超过16艘的救生艇也很困难。

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夜,船上共装载了三种小艇。数量最多的是14艘木壳救生艇,每艘船长30英尺(9.1米),宽9英尺1英寸(2.77米),满载65人。在它们前侧,船的两舷各有一艘小一点的独桅纵帆船,其长25英尺(7.6米),每艘最多可容纳40人。还有四艘恩格尔哈特折叠救生艇,规格为27英尺5英寸(8.36米) 长,8英尺(2.4米)宽,可搭载47人,其侧面为帆布结构,可以几乎完全折叠放平,从而只占用很少的甲板空间。两艘在第一个烟囱下,船长宿舍的屋顶上方的左右两舷,另两艘在左舷和右舷的独桅纵帆船旁边。

在灾难之后,英国和美国调查委员会提出建议,在某种程度上,船上应搭载足够的救生艇,强制救生艇演习,进行救生艇检查,等等。这些建议都被纳入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并于1914年通过。

在调查之后,美国政府通过了1912年无线电通讯法案(英语:Radio Act of 1912)。该法案与《国际海上生命安全公约》一道规定,客轮上的无线电通讯必须24小时打开,同时加装二级备用电源,以免漏掉呼救信号。此外,法案规定,船只必须与邻近船只及沿岸陆上电台保持联系。

此外,《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公约》约定,从船上发射红色火箭必须被解释为求救信号。这一决定是基于这一事件: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曾发射火箭,而加州人号却对此模棱两可。甲板上的船员看到从一艘未知的船上发射的火箭,但他们猜测其可能是回应或识别信号,用来向其他船只发出信号。在船只沉没时,除非情况紧急,一般而言没有无线电台的船只会使用火箭和焰火筒释放信号,向其他船只表明自己的身份。1912年的《无线电通讯法案》通过后,人们一致同意,海上的火箭只被解释为遇险信号,从而消除其他船只可能的误解。

在泰坦尼克号灾难之后,美国海军派侦察切斯特号(Chester)巡洋舰和伯明翰号潜艇(英语:USS Birmingham (CL-2))在1912年余下的时间里巡逻大浅滩。1913年,美国海军没有多余船只可执行该任务,因此美国海关缉私局(英语:Revenue Cutter Service)(美国海岸警卫队前身)接下任务,并指派塞内加号和迈阿密号巡逻艇执行巡逻任务。

这场灾难直接推动了1913年11月12日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海上生命安全大会。1914年1月30日,签署了第一版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根据条约,组建了国际冰情巡逻队并对其投入资金,该组织为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它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上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

20世纪中期,巡逻机成为监测冰山主要方法,除了冰层极厚的年分或能见度很低的时期,地面巡逻趋于停止。对海洋调查船的使用一直持续到1982年,到最后海岸警卫队仅剩一艘常青号(英语:USCGC Evergreen),它后来被改装成一艘中等耐久的快艇。相比而言,飞机监测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大的覆盖范围。

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之后,船只开始改装以增加安全性。例如,许多现有船只的双层船底,包括奥林匹克号,都将其向两边延伸,一直到吃水线,改装为双层船体。另一项许多船都进行的改装则是增加水密舱壁的高度。泰坦尼克号的水密舱壁延伸到水线以上10英尺(3米)。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以后,其他船只则将水密舱壁加高,以使隔间完全防水。

相关

  • 阿哈龙·拉津阿哈龙·拉津(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冯伟衷冯伟衷(英语:Aloysius Pang Wei Chong;1990年8月24日-2019年1月23日),原名冯伟忠,新加坡影视男演员及歌手,曾为新传媒私人有限公司旗下部头合约艺人,亦是新传媒八公子之一。冯伟衷曾
  • 房颤心房颤动(英语: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 或 A-fib),又称为心房微颤、房颤、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房性纤颤等,是心脏不正常节律/心律不整的一种,特色是心脏快速而不规则的
  • ʘ̬双唇搭嘴音是隶属于搭嘴音的一个家族,目前只发现科伊桑族中梯鄂语系的语言、‡Hõã语、和澳洲中一种只用在宗教仪式的达悯语视此音为独立音素。在西非亦有语言将此音视为唇
  • 方拱乾方拱乾(1596年-1666年),名若策,字肃之,号坦庵,江南桐城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诗人、学者。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夏四月初三日出生。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官至少詹事。崇祯十七年三月
  • 汉斯·普菲茨纳汉斯·埃里希·普菲茨纳(德语:Hans Erich Pfitzner,1869年5月5日-1949年5月22日),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德奥末期浪漫乐派代表人。普菲茨纳1869年5月5
  • 韦斯特花园韦斯特花园(Wrest Park)是位于英格兰贝德福德郡的一座英国乡村别墅。这座建筑是英国I级登录建筑,现在的建筑修建于1834年至1839年。
  • 接绳结接绳结是一种用于连接两条粗细及材质不同的绳索的结。是最古老的一种结。它的特点是打法简单,结实可靠,而且十分容易拆解。可以用来连接材质、粗细不同的绳索。常用于连接船缆
  • 中大五院站中大五院站是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的一座车站。中大五院站是侧式车站,进出该站需利用人行道。
  • 达悟族猎狸传说达悟族猎狸传说,是台湾达悟族的一则狩猎传说,描述过去族人如何跟魔鬼(anito)协调并猎捕狐狸的方法,蕴含禁止贪心、保护生态的观念,但其实其中的“狐狸”是指“果子狸(白鼻心)”(Pa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