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奂

✍ dations ◷ 2025-05-19 03:47:23 #王奂

王奂(435年—493年4月26日),字道明,小字彦孙,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齐武帝时担任尚书右仆射。王僧朗之孙,王粹之子。

王奂年少时强济,叔父王景文常以家事委任他。他无学术,有吏才。刘宋末年出仕为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后为侍中,升明初年为丹阳尹。历官江夏郡、武昌郡太守、祠部尚书,转掌吏部。再任吏部尚书、吴兴郡太守。齐高帝时,王奂任侍中、太常、秘书监、镇西长史。齐武帝永明年间,官至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出为雍州刺史,加都督,王奂佞佛着迷,妨害公务。与宁蛮长史刘兴祖关系不睦。王奂派军主朱公恩征讨蛮族,失利而返。刘兴祖打算启奏朝廷,奏章写好后,呈送王奂。王奂因此大怒,派左右仗身三十人,称朝廷有敕,逮捕刘兴祖关进狱中。永明十年(492年)在狱中杀死刘兴祖。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大怒,派吕文显、曹道刚领兵收捕,遂与子王彪领兵闭门拒战,兵败被杀。

相关

  • 舌岩舌岩,中医外科(疡科)病名,是发生于舌部的癌症,又称舌菌、舌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舌癌。中医视本病为难治之症,若延及项颌,肿如结核,称为瘰疬风(又称失荣)。
  • 白领白领族(英语:white-collar worker)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经常拿来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这个词可能最早是从1928年启用的,当时是代表非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如公务员
  • 瓦伊略区坐标:14°07′08″S 73°19′05″W / 14.119°S 73.318°W / -14.119; -73.318瓦伊略区(西班牙语:Distrito de Ihuayllo),是秘鲁的一个区,位于该国南部阿普里马克大区的艾马赖斯省
  • 上罗纳乡上罗纳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Rona de Sus, Maramureș),是位于罗马尼亚西北部的乡份,由马拉穆列什县负责管辖,面积6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43米,2007年人口4,64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8人
  • 卓乃河卓乃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西南部玉树州治多县境内的一条河流,是卓乃湖最大的入湖河流,发源于治多县西北部昆仑山脉东支博卡雷克塔格五雪峰(海拔5577.3米)西侧冰雪覆盖区南
  • 黑山国会  民主阵线(英语:Democratic Front (Montenegro))-改变运动(英语:Movement for Changes) (5)   黑山社会主义人民党(英语:Socialist People's Party of Montenegro) (5)   联合改革行动(URA)(英语:United Reform Action) (4)  黑山社会民主人士(SD)(英语:Social Democrats of Montenegro) (3)  波斯尼亚人党(BS)(英语:Bosniak Pa
  • 杨宇霆杨宇霆(1886年-1929年1月10日),字凌阁,或作麟阁、麟葛、邻葛,奉天省法库县(今辽宁省法库县)人。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重要将领,由于争夺大权,与常荫槐遭到奉系领袖张学良派高纪毅将他秘密处决。清代生员,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毕业。归国后在长春第二十三镇中任哨官(排长),逐步升迁,崭露头角。杨得到奉系领导人张作霖的信任,历任奉军参谋长(总司令张作霖、副司令徐树铮):170、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三军团、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1920年直皖战争之前,主张奉系与皖
  • 师大商圈师大商圈,因位于台湾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旁而得名,是台北南区1990年代兴起的商圈,后一度扩张成所谓的师大夜市,旋因住宅区居民诉诸居住正义、对油烟与噪音等公害的群起抗争,而摆脱以餐饮为主的夜市样态;近年服饰、美容店家,实已远多于餐饮店,而原夜市内部分餐饮店家,则北迁至合法巷弄较多的永康街商圈、或南迁一站之隔的公馆夜市。师大商圈的涵盖范围,约为师大路(和平东路至罗斯福路段)左右两侧,及龙泉街(云和街以北合法商业段,与云和街以南争议住宅段)巷内的各式店家,原为服务地方之社区型商圈,后因媒体宣传与房仲业炒作店租,
  • 河岸带河岸带(英语:riparian zone / riparian area,自拉丁语“河岸”),又称消落带,是指河流或溪流与陆地之间的界面。河流边缘和河岸的植物栖息地和群落被称为河岸植被,主要为亲水植物。河岸带是生态学、环境资源管理和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具有保育土壤和维持栖息地多样性的作用,并且对动物和水域生态系统、草地、疏林、湿地甚至无植被覆盖的区域有重要影响。河岸带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为水土保持或土地恢复(英语:Land rehabilitation)而人工设计改造的。这些区域是重要的天然生物
  • 守贞亲王守贞亲王(1179年4月6日(治承3年2月28日)—1223年6月14日(贞应2年5月14日))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的一位皇族。他是高仓天皇的次子,为七条院(坊门殖子、坊门信隆的女儿)所生。也是后鸟羽天皇的同母兄。守贞亲王年幼时由平知盛夫妻抚养,其乳母是平知盛的夫人治部卿局。1183年平家撤离京都的时候,守贞亲王被当作皇太子,同安德天皇一起被带往西国。1185年平家灭亡后,守贞亲王被救出,送还京都。1192年(建久2年)元服。后来娶持明院基家的女儿陈子(即后来的北白河院)为妃,以持明院为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