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河

✍ dations ◷ 2025-07-27 12:12:25 #尼日尔河
尼日尔河(Niger River)是西非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南部边境的富塔贾隆高原,曲折流向东北,在马里东部折向东南,再流经尼日尔和尼日利亚注入几内亚湾。长4,184公里(全球第十三,非洲第三),流域面积2,090,000平方公里(非洲第三),重要支流有贝努埃河(Benue R)、巴尼河(Bani R)等;在中游及下游各冲积出一个三角洲,河口三角洲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水量季节变化大,夏秋雨季时廷巴克图以上的沼泽和支流等可汇聚成大湖;上中游多急湍浅滩。下游河段因为盛产油棕榈,而称为油河。于西非早期的历史中,尼日尔河曾有许多名称,河流源头地区的居民称之为“迪奥利巴”,意为大量的血液;而上游地区的曼德人则称之为“巴巴”(baba),意即河流之王;中游地区的哲尔马人则称之为“伊萨·贝里”,意为伟大的河流;于约鲁巴语则称尼日尔河为“Oya”。今日所称的“尼日尔”一词,其来源也众说纷纭,可能源自原先称呼中游某段的名称,但另一个较可能说法则为简化自图瓦雷克人的“埃格留·奈格留”(eguerewn'eguerew),撷取后段后变为n'eguerew,再简化成Niger。尼日尔河的源头为古老的岩石,河里的淤泥相对较少,沉积物量仅为尼罗河的10%。如同尼罗河一般,每年皆发生洪水,汛期于9月开始,11月达到高峰,在翌年5月结束。而尼日尔河有相当特殊的内尼日尔三角洲,该地区的坡度较为平缓,内尼日尔三角洲多辫状河(英语:Braided river)、沼泽、湖泊及湿地,面积约等同比利时,每年的洪水则利于渔业及农业发展。尼日尔河从几内亚入马里的水量约每年40立方千米,因蒸发及渗流,而至中游河段,尼日尔进入尼日利亚的水量约每年36立方公里;于塞古及廷巴克图间,由于蒸发及渗流旺盛,而流失了近三分之二的水流,估计一年流失31立方公里的水量,但每年流失量仍有变动。尼日尔河大致上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段为源头至库利科罗,长820公里,该河段也称为焦利巴河,在曼丁哥语意为“大河”,最初流经海拔800~1000米的山地和高原,沿途许多支流汇入,至巴马科河宽扩展至1.2公里,经巴马科后穿越砂岩山地,入海拔300~500米的平原。上游段水利资源丰富、水流湍急,以索土巴急流段最著名。此区段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库利科罗测站的年平均流量1550立方米/秒,8至10月为汛期,2至5月为枯水期。中游段为库利科罗至杰巴,长2390公里,亦称为马约巴里奥河和伊萨埃伊纶河,流经马里西部冲积平原、北部沙漠区及尼日利亚北部平原,中游段多数地区蒸发旺盛,虽有巴尼河注入,但干流的流量仍略为减少,尼亚美测得的年平均流量为1020立方米/秒,较上游减少三分之一。中游段河段有许多宽滩及湖沼地带,而有“内陆三角洲”之称,马西纳以上河段为宽数公里的河漫滩,地势平坦,已开垦大量农田,为马里的粮仓,于桑桑丁建有水利枢纽工程,称为“死三角洲”;马西纳以下河段地势较低洼,多湖泊、沼泽,至汛期时,经常泛滥,不利于交通但有助于渔业,该河段则有“活三角洲”之称。下游段为杰巴至河口,长950公里,又称为下尼日尔河、科瓦拉河、卡瓦拉河或夸拉河,流域范围为尼日利亚及喀麦隆部分地区,降雨量由杰巴至河口渐增,洛科贾为尼日尔河最大支流贝努埃河的汇入处,会合处年平均流量约6100立方米/秒,河口年平均流量为6340立方米/秒。下游段有两次洪水期,分别为9~10月的主洪水期及2~4月的次洪峰期,次洪峰来自中游的洪水而发生。于18世纪前,尼日尔河一般认为为当地人所认识,然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对其认知仍相当少,古罗马的老普林尼认为邻近廷巴克图的河流为尼罗河的一部分,伊本·巴图塔也有相近得看法;而早期的欧洲探险家则认为其向西流注入塞内加尔河。至18世纪末,欧洲人才开始有系统的探索,寻找尼日尔河的源头、流向和河口,探险初期并非十分成功。非洲协会于1788年进行第一次探索,1795年苏格兰探险家蒙戈·帕克由冈比亚沿陆路达尼日尔河畔的塞古,至1796年7月,确认河是向东流的,其被认为是第一个探索尼日尔河的欧洲人。至1805年受英国政府之托,再次探查尼日尔河,但探险队于布萨(Bussa,现被卡因吉湖所覆盖)因湍流而溺死。苏格兰探险家莱恩(Alexander Gordon Laing)于1822年确定了河的源头,但因当地土人阻挠而未能抵源头。1830年,英国探险家理查德·莱蒙·兰德(Richard Lemon Lander)和约翰·兰德(John Lander)乘小筏子从姚里(Yauri,现也卡因吉湖所覆盖)沿尼日尔河而下,经农河至大西洋确定了尼日尔河下游。有两位德国探险家海因里希·巴斯(Heinrich Barth)和爱德华·罗伯特·弗莱格尔(Eduard Robert Flegel)于19世纪下半叶在分别的航行中,确定了贝努埃河为尼日尔河的支流。尼日尔河于西非河运交通占重要地位,有75%的航道可供通航,河口至奥尼查河段可全年通航,长约350公里;奥尼查至洛科贾则于6月至隔年3月可供航行;洛科贾至杰巴仅10月至11月中旬可通航;杰巴以上河段只能通行小船。尼日利亚政府于2009年9月进行巴罗至瓦里河段的清淤,以利于大西洋的船只可深入尼日尔河运输货品,清淤工程约6至8个月可完成,但已距政府首次提出清淤计划43年之久。尼日尔河水力蕴藏量约3000万千瓦,以尼日利亚卡因吉大坝为尼日尔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另有马里的马尔卡拉大坝及索土巴大坝、尼日利亚的杰巴大坝及希罗罗大坝。尼日利亚自1960年代起建设大规模的灌溉系统,以索科托河、卡杜纳河、贝努埃河成效最大。在库鲁萨和杰巴(英语:Jebba)见有跨河铁路桥,在塞古、加奥、马朗维尔、卡因吉(英语:Kainji)、杰巴、洛科贾和奥尼查建有跨尼日尔河主流的公路桥,支流贝努埃河则于马库尔迪、努曼(英语:Numan, Nigeria)和约拉三处建公路桥。尼日尔河由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查德、科特迪瓦、几内亚、马里、尼日尔及尼日利亚9国组成的尼日尔河流域管理局所管理,然包括尼日尔河流域的阿尔及利亚并未加入该管理局,该机构总部设于尼亚美,官方语言为英语及法语。尼日尔河有相当多支流注入,于几内亚境内,有尼安丹河(Niandan River)、廷基索河、米洛河等河流汇入,桑卡拉尼河、巴戈埃河、巴尼河则于马里境内注入干流,贝宁境内有索塔河注入,索科托河、卡杜纳河、贝努埃河、阿南布拉河在尼日利亚注入,于尼日尔河三角洲分成福卡多斯河及农河两大分支。马朗维尔测站测得的尼日尔河流量(m³/s)(1952年至1992年间资料)尼日尔河下游三角洲卫星图尼日尔河中的小岛(马里)

相关

  • 羊膜囊羊膜囊是两层坚韧、薄、透明的膜,位于羊膜动物的胎盘之内。装着发育中的胚胎(后来变成胎儿),直到出生前不久为止。内层的膜是装着羊水和胚胎的羊膜。外层膜绒毛膜包着羊膜,本身是
  • 戴维·瓦恩兰戴维·瓦恩兰(英语:David Jeffrey Wineland,1944年2月24日-),美国物理学家,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物理实验室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工作。他的工作主要
  • 海洋分枝杆菌海洋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marinum)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与结核杆菌同属。在28-32℃水温最为活跃,超过37℃则较难生存。所以,一旦入侵人体,只会在人
  • 晋书《晋书》于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写成,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
  • 罗斯伯里第五代罗斯伯里伯爵阿奇博尔德·菲利普·普里姆罗斯,KG,PC(Archibald Philip Primrose, 5th Earl of Rosebery,1847年5月7日-1929年5月21日),英国自由党政治家,曾任英国首相。早年头
  • 36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胡瑟库胡瑟库是一位下埃及统治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由于考古学家没有发现其他证据,他可能是神话中的国王,甚至可能是完全虚构的统治者。
  • 大陆事务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大陆事务部(简称国民党政策会大陆事务部),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政策委员会下的部门之一,首长称为主任,由主席特别顾问兼任。原为“中国国民党中
  • 恙虫见内文恙螨目(Trombidiformes),亦作绒螨目,是一个数量庞大而且分散的一个目,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螨形总目之下,其幼虫英文称为chigger。根据2004年时的分类,本目包括有125个科,超过2.
  • 国防工业‎韩国国防工业或称军需产业(韩语:대한민국의 군수산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2。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韩国已经能够自己生产大部分武器装备,从90年代末开始能开发和生产部分高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