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河

✍ dations ◷ 2025-07-06 20:27:36 #尼日尔河
尼日尔河(Niger River)是西非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南部边境的富塔贾隆高原,曲折流向东北,在马里东部折向东南,再流经尼日尔和尼日利亚注入几内亚湾。长4,184公里(全球第十三,非洲第三),流域面积2,090,000平方公里(非洲第三),重要支流有贝努埃河(Benue R)、巴尼河(Bani R)等;在中游及下游各冲积出一个三角洲,河口三角洲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水量季节变化大,夏秋雨季时廷巴克图以上的沼泽和支流等可汇聚成大湖;上中游多急湍浅滩。下游河段因为盛产油棕榈,而称为油河。于西非早期的历史中,尼日尔河曾有许多名称,河流源头地区的居民称之为“迪奥利巴”,意为大量的血液;而上游地区的曼德人则称之为“巴巴”(baba),意即河流之王;中游地区的哲尔马人则称之为“伊萨·贝里”,意为伟大的河流;于约鲁巴语则称尼日尔河为“Oya”。今日所称的“尼日尔”一词,其来源也众说纷纭,可能源自原先称呼中游某段的名称,但另一个较可能说法则为简化自图瓦雷克人的“埃格留·奈格留”(eguerewn'eguerew),撷取后段后变为n'eguerew,再简化成Niger。尼日尔河的源头为古老的岩石,河里的淤泥相对较少,沉积物量仅为尼罗河的10%。如同尼罗河一般,每年皆发生洪水,汛期于9月开始,11月达到高峰,在翌年5月结束。而尼日尔河有相当特殊的内尼日尔三角洲,该地区的坡度较为平缓,内尼日尔三角洲多辫状河(英语:Braided river)、沼泽、湖泊及湿地,面积约等同比利时,每年的洪水则利于渔业及农业发展。尼日尔河从几内亚入马里的水量约每年40立方千米,因蒸发及渗流,而至中游河段,尼日尔进入尼日利亚的水量约每年36立方公里;于塞古及廷巴克图间,由于蒸发及渗流旺盛,而流失了近三分之二的水流,估计一年流失31立方公里的水量,但每年流失量仍有变动。尼日尔河大致上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段为源头至库利科罗,长820公里,该河段也称为焦利巴河,在曼丁哥语意为“大河”,最初流经海拔800~1000米的山地和高原,沿途许多支流汇入,至巴马科河宽扩展至1.2公里,经巴马科后穿越砂岩山地,入海拔300~500米的平原。上游段水利资源丰富、水流湍急,以索土巴急流段最著名。此区段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库利科罗测站的年平均流量1550立方米/秒,8至10月为汛期,2至5月为枯水期。中游段为库利科罗至杰巴,长2390公里,亦称为马约巴里奥河和伊萨埃伊纶河,流经马里西部冲积平原、北部沙漠区及尼日利亚北部平原,中游段多数地区蒸发旺盛,虽有巴尼河注入,但干流的流量仍略为减少,尼亚美测得的年平均流量为1020立方米/秒,较上游减少三分之一。中游段河段有许多宽滩及湖沼地带,而有“内陆三角洲”之称,马西纳以上河段为宽数公里的河漫滩,地势平坦,已开垦大量农田,为马里的粮仓,于桑桑丁建有水利枢纽工程,称为“死三角洲”;马西纳以下河段地势较低洼,多湖泊、沼泽,至汛期时,经常泛滥,不利于交通但有助于渔业,该河段则有“活三角洲”之称。下游段为杰巴至河口,长950公里,又称为下尼日尔河、科瓦拉河、卡瓦拉河或夸拉河,流域范围为尼日利亚及喀麦隆部分地区,降雨量由杰巴至河口渐增,洛科贾为尼日尔河最大支流贝努埃河的汇入处,会合处年平均流量约6100立方米/秒,河口年平均流量为6340立方米/秒。下游段有两次洪水期,分别为9~10月的主洪水期及2~4月的次洪峰期,次洪峰来自中游的洪水而发生。于18世纪前,尼日尔河一般认为为当地人所认识,然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对其认知仍相当少,古罗马的老普林尼认为邻近廷巴克图的河流为尼罗河的一部分,伊本·巴图塔也有相近得看法;而早期的欧洲探险家则认为其向西流注入塞内加尔河。至18世纪末,欧洲人才开始有系统的探索,寻找尼日尔河的源头、流向和河口,探险初期并非十分成功。非洲协会于1788年进行第一次探索,1795年苏格兰探险家蒙戈·帕克由冈比亚沿陆路达尼日尔河畔的塞古,至1796年7月,确认河是向东流的,其被认为是第一个探索尼日尔河的欧洲人。至1805年受英国政府之托,再次探查尼日尔河,但探险队于布萨(Bussa,现被卡因吉湖所覆盖)因湍流而溺死。苏格兰探险家莱恩(Alexander Gordon Laing)于1822年确定了河的源头,但因当地土人阻挠而未能抵源头。1830年,英国探险家理查德·莱蒙·兰德(Richard Lemon Lander)和约翰·兰德(John Lander)乘小筏子从姚里(Yauri,现也卡因吉湖所覆盖)沿尼日尔河而下,经农河至大西洋确定了尼日尔河下游。有两位德国探险家海因里希·巴斯(Heinrich Barth)和爱德华·罗伯特·弗莱格尔(Eduard Robert Flegel)于19世纪下半叶在分别的航行中,确定了贝努埃河为尼日尔河的支流。尼日尔河于西非河运交通占重要地位,有75%的航道可供通航,河口至奥尼查河段可全年通航,长约350公里;奥尼查至洛科贾则于6月至隔年3月可供航行;洛科贾至杰巴仅10月至11月中旬可通航;杰巴以上河段只能通行小船。尼日利亚政府于2009年9月进行巴罗至瓦里河段的清淤,以利于大西洋的船只可深入尼日尔河运输货品,清淤工程约6至8个月可完成,但已距政府首次提出清淤计划43年之久。尼日尔河水力蕴藏量约3000万千瓦,以尼日利亚卡因吉大坝为尼日尔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另有马里的马尔卡拉大坝及索土巴大坝、尼日利亚的杰巴大坝及希罗罗大坝。尼日利亚自1960年代起建设大规模的灌溉系统,以索科托河、卡杜纳河、贝努埃河成效最大。在库鲁萨和杰巴(英语:Jebba)见有跨河铁路桥,在塞古、加奥、马朗维尔、卡因吉(英语:Kainji)、杰巴、洛科贾和奥尼查建有跨尼日尔河主流的公路桥,支流贝努埃河则于马库尔迪、努曼(英语:Numan, Nigeria)和约拉三处建公路桥。尼日尔河由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查德、科特迪瓦、几内亚、马里、尼日尔及尼日利亚9国组成的尼日尔河流域管理局所管理,然包括尼日尔河流域的阿尔及利亚并未加入该管理局,该机构总部设于尼亚美,官方语言为英语及法语。尼日尔河有相当多支流注入,于几内亚境内,有尼安丹河(Niandan River)、廷基索河、米洛河等河流汇入,桑卡拉尼河、巴戈埃河、巴尼河则于马里境内注入干流,贝宁境内有索塔河注入,索科托河、卡杜纳河、贝努埃河、阿南布拉河在尼日利亚注入,于尼日尔河三角洲分成福卡多斯河及农河两大分支。马朗维尔测站测得的尼日尔河流量(m³/s)(1952年至1992年间资料)尼日尔河下游三角洲卫星图尼日尔河中的小岛(马里)

相关

  • 融合抑制剂融合抑制剂(fusion inhibitor),又称为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是一种抗艾滋病靶向药物,能够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与质膜融合从而阻断HIV感染CD4+ T细胞。融合抑制剂不仅能避免HIV
  • 阴道分泌液阴道分泌液(日语:膣分泌液)或阴道润滑液(英语:vaginal lubrication),又叫做巴氏腺液,是女性阴道分泌的液体,有着滋润的作用,在性兴奋时会显着分泌。主要成分为水、吡啶、鲛鲨烯、尿素
  • PFR反应器的外观反应器的内部剖视图化学反应器(英语:chemical reactor)是化工生产或实验上进行化学反应的装置,简称反应器,在工业上亦有工业反应器的别称。反应器主要功能是控制反应
  • 学说学说可能是指:
  • 哺乳型动物哺乳形态类(学名:Mammaliamorpha)是兽孔目犬齿兽亚目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哺乳动物冠群与三瘤齿兽科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哺乳形类(Mammaliaformes)与巴西齿兽科(Brasilodontidae)
  • 壳菜蛤科见内文贻贝科(学名:Mytilidae),也叫蜐、海虹、青口、红蛤,贻贝科,港澳台称为壳菜蛤科,干制品则被称作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肉米黄色至橘红色不等,生活在海滨岩石上。本
  • 王懋竑王懋竑(1668年-1741年),字予中,号白田,江苏宝应县人。王懋竑为王式丹之侄。生于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年),少从叔父式丹学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乡试中举,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成戊戌
  • 肝脏疾病肝病(英语:Hepatic disease、Liver disease)是指肝脏疾病,或是肝脏受损的症状。肝病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上。症状包括黄疸及体重减轻。以下是一最常见的肝病:
  • 芬兰社会民主党芬兰社会民主党(芬兰语:Suomen Sosialidemokraattinen Puolue,瑞典语:Finlands Socialdemokratiska Parti),简称社民党(SDP),芬兰中间偏左政党,1899年成立,原名芬兰工人党。现为芬兰四
  • 十九面体在几何学中,十九面体是指有19个面的多面体,在十九面体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形状是正多面体,换言之即正十九面体并不存在,但仍有许多由正多边形组成的十九面体,例如正十七角柱,与之拓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