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欧蜜·帕克·弗雷利

✍ dations ◷ 2025-10-29 05:06:08 #1921年出生,2018年逝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女性,21世纪美国人,餐馆人物,机械工,土尔沙人,华盛顿州长景市人

娜欧蜜·帕克·弗雷利(英语:Naomi Parker Fraley;1921年8月26日-2018年1月20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女性后勤机械工,她被认为是宣传海报《我们能做到!》所描绘的铆钉女工的原型人物。她在二战期间曾为阿拉米达海军航空基地(英语:Naval Air Station Alameda)服务,负责组装飞机。战后她在棕榈泉的著名餐馆“玩偶之家(英语:The Doll House)”担任女侍。

1942年,她操作机床的情景被摄影师拍下,这张照片被认为是1943年《我们能做到!》海报的灵感来源。人们原先一直认为照片主角的真实身份是另一位女工杰拉尔丁·霍夫(英语:Geraldine Doyle),到了2010年代才被证实拍摄的模特儿为娜欧蜜·帕克·弗雷利。这场误会被认为是大臭鼠效应的经典案例。

娜欧蜜·弗恩·帕克于1921年8月26日出生于土尔沙,她是约瑟夫·帕克(Joseph Parker)与埃丝特·雷斯(Esther Leis)所生的八个孩子中的老三。她的父亲约瑟夫是一位矿业工程师,母亲埃丝特则是一位家庭主妇。帕克家之后从纽约移居至加利福尼亚州。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当时,帕克家正定居于加利福尼亚州阿拉米达。随后她与妹妹爱达(Ada)便到阿拉米达海军航空基地(英语:Naval Air Station Alameda)工作,在那她们俩被分配到飞机组装的劳务。

1942年,帕克操作普惠公司垂直成型机(英语:shaper)的情景被摄影师拍下,该照片于7月5日被刊登在包括匹兹堡报刊(英语:Pittsburgh Press)在内的许多家当地媒体上。隔年,匹兹堡艺术家J·霍华德·米勒(J. Howard Miller)受西屋电气雇用,为该公司设计以“战时投入”为主题的一系列海报。《我们能做到!》便是这系列海报中最出名的一张,一般认为米勒在设计该海报时被帕克的黑白照片激发了灵感。

2011年,帕克参与了在铆钉女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家庭前线国家历史公园(英语:Rosie the Riveter/World War II Home Front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举办的一场重聚联欢会,并在那时认出了自己1942年时的照片。她惊讶地发现,照片上标示的人名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位女工杰拉尔丁·多尔(英语:Geraldine Doyle),她写信给园方以纠正这个错误。园方当时为她的特地告知表达感谢之意。杰拉尔丁·多尔误认为照片中的女子是自己,也让大众误以为海报的原型人物是她。这场误会被认为是大臭鼠效应的经典案例:透过不断重复引用错误证据,使人们逐渐将该错误认定为真实。

薛顿贺尔大学教授詹姆斯·J·金布尔(James J. Kimble)对作为《我们能做到!》灵感来源的照片主角的真实身份起了兴趣。他追踪照片来源,最后得以发现照片主角的实际身份为“娜欧蜜·帕克”。因为杰拉尔丁·多尔1942年时仍就读高中,她只在工厂上班了几个星期。

2015年2月,金布尔教授分别拜访了93岁的娜欧蜜·帕克·弗雷利与她91岁的妹妹爱达·温·莫福德(Ada Wyn Morford)。他发现姊妹俩在多年前就已经发现照片主角的身份错误,她们曾试图更正历史错误,但却被回绝了。金布尔也得知帕克仍留着1942年那时的剪报。金布尔确信她就是照片中的主角,但也指出从设计海报的J·霍华德·米勒所留下的纪录中,无从证实海报的灵感来源究竟是哪一位女性。

二战结束后,帕克在棕榈泉的著名餐馆“玩偶之家(英语:The Doll House)”担任女侍。她曾结过三次婚,第一任丈夫是约瑟夫·布兰肯希普(Joseph Blankenship),两人后来离婚。第二任丈夫是约翰·穆里格(John Muhlig),1971年穆里格去世后她又恢复单身。她在1979年与第三任丈夫查尔斯·弗雷利(Charles Fraley)成婚,弗雷利后来在1998年去世。

2017年2月,帕克搬到了华盛顿州长景市,同一年她住进了当地的养老院。2018年1月20日,帕克以96岁高龄离世。一个月后,专门报导近期过世名人生平的广播节目《临别一语(英语:The Doll House)》在节目上赞扬了她的事迹。

相关

  • 四大圣城犹太教四大圣城(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羽管键琴单排键盘音域约为4个半至5个8度;大键琴(意大利语:clavicembalo;德语:Cembalo;法语:clavecin;英语:harpsichord),也称拨弦键琴或羽管键琴,出现于14世纪左右,是一种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
  • 奥沙唑仑奥沙唑仑(Oxazolam)为一种神经系统用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物。此药是地西泮、氯氮的主要代谢产物。他的药理作用和地西泮、氯氮类似但弱些,属于短到中效苯二氮平类药物。市
  • 南港区坐标:25°01′57″N 121°36′45″E / 25.032458°N 121.6124062°E / 25.032458; 121.6124062南港区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东南侧,台北盆地的东缘,为台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区,近年
  • 青蒿青蒿(学名:Artemisia carvifolia)是菊科蒿属的一种植物。二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纵棱线。叶子互生,茎中部的叶子二回羽状分裂,线形小裂片。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半球形,多数,成
  • 芮氏里氏震级(英语:Richter magnitude scale,港澳称黎克特制地震震级,台湾称芮氏地震规模),亦称近震震级(记作 M L
  • 图书资讯学图书资讯学教育,全称为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教育,是指图书馆与资讯服务专业人员的养成教育,主要学科是图书资讯学。1930年代,路易·索尔斯(英语:Louis Shores)提出“图书馆学院”(英语
  • 札加瓦人札加瓦(英语:Zaghawa)是非洲的一个民族,主要生活在查德东部与苏丹西部。他们属于半游牧民族,以驯养牛、骆驼与绵羊为生;此外也种植一些粮食作物。札加瓦人在13世纪之后改信伊斯兰
  • 1958年伊拉克革命伊拉克君主制历史终结 伊拉克王国被推翻 国王费萨尔二世及其家人被杀 王储阿布杜勒·伊拉被杀 伊拉克王国首相努里·赛义德被杀 哈希姆家族在伊拉克的统治终结阿拉伯联邦解
  • 天主教帕拉尼亚克教区天主教帕拉尼亚克教区 (拉丁语:Dioecesis Paranaquensis、他加禄语:Diyosesis ng Parañaque)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天主教马尼拉总教区。位于马尼拉大都会南部,包括帕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