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郡

✍ dations ◷ 2024-12-22 21:51:18 #会稽郡
会稽郡,中国古郡名。秦置,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城区),辖春秋时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汉初曾为韩信楚国、刘贾荆国、刘濞吴国领地。七国之乱后复置会稽郡。西汉末年,会稽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区,是当时辖境最为广阔的一郡。隶属于扬州刺史部。东汉中期,分会稽郡浙江以北诸县置吴郡。会稽郡治所移至山阴县(在今浙江绍兴城区),领十五县。三国吴时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今浙江东南部)、建安郡(今福建)、东阳郡(今浙江衢州、金华一带)。西晋至南朝末年,会稽郡仅辖今绍兴、宁波一带。隋文帝灭陈,废会稽郡,置吴州。隋炀帝改吴州为越州,后又改为会稽郡。唐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为会稽郡,肃宗时复为越州。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名郡,故曰会稽。”史记载夏帝少康之庶子无余封于会稽(在今绍兴市一带),为越国之始祖。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国,杀越王无彊,占据江东。越国王族分散于会稽一带,自立为君长,臣服于楚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将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此为会稽郡首见于史籍。会稽郡初置时,领有吴、越两国之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分会稽郡西部置故鄣郡,其辖境略同于汉代之丹阳郡,大致相当于今南京市、浙江西北一隅及安徽东南之地。汉初会稽郡又称吴郡。汉五年(前202年)正月,刘邦徙齐王韩信为楚王,以秦之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薛郡、陈郡置楚国,都下邳,次年废韩信为淮阴侯。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立刘贾为荆王,置荆国,领“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会稽)五十三县”,相当于今江苏省淮河以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北部。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荆王贾为淮南王英布兵所杀。次年,立刘濞为吴王,置吴国,领刘贾荆国故地。景帝三年(前154年),平七国之乱,吴王濞兵败身死,吴国除。景帝徙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分吴国之东阳郡、鄣郡置江都国。会稽郡则属汉。汉初,“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领二十余县。其南有闽越,即秦代闽中郡。高帝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其领地在今福建一带。惠帝三年(前192年)封闽君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又称东瓯王,统辖今浙江南部地区。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吴王濞之子刘驹煽动闽越北击东瓯,武帝遣中大夫严助发会稽郡兵渡海往救。汉兵未至,闽越已退兵。东瓯王请求举国内迁,武帝将其人口安置于长江、淮河之闲。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反,汉发兵灭闽越,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粤繇王,又立郢之弟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反。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兵平定东越,迁其部众于江淮闲。其后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复出,故于闽越故都东冶之地置冶县(在今福州市)。又有东瓯遗民出,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乃于东瓯故地置回浦县。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会稽郡领二十六县,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上海市西部,浙江省除安吉县、临安市西部、淳安县的其余地区,以及福建省中部沿海一带。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今福建省全境画入会稽郡。但福建西南部,即会稽、南海、豫章三郡之间一带,原为高帝十二年所封南海王织所领,未闻有所建置。福建北部地区亦无法证实为会稽郡所辖。古越语称“盐”为“余”。会稽郡有余暨、余杭、余姚,大概都与盐业有关。汉光武帝建武中改冶县为东冶,又析置候官。章帝章和元年,析鄞县回浦乡为章安县,即西汉之回浦县。顺帝永建中,阳羡人周嘉等人因会稽郡辖境广大,属县偏远,上书求分郡而治。永建四年(129年),析会稽北部十三县置吴郡。会稽郡治吴县属吴郡,故移治于山阴县。永和三年(138年),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此时会稽郡领十五县:山阴、鄮、乌伤、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东冶、永宁、候官。献帝时,刘繇及孙策一族先后割据江东,于会稽郡内析置十余县。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县置新安县,分乌伤县南乡置长山县。兴平二年(195年),分诸暨县置吴宁县。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又分候官置建安、汉兴、南平三县。建安四年,分太末县置丰安县。建安十年(205年),分建安县、上饶县地置建平县。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析太末县置遂昌县,析新安县置定阳县。至建安末年,会稽郡至少领有二十六县。三国吴时析置始宁县、永康县。太平二年(257年),釐东部临海之地置临海郡;治章安县。永安三年(260年),釐会稽郡南部置建安郡,治建安县。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又釐诸暨、剡县以南置东阳郡,治长山县。改会稽之余暨县为永兴县。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封孙吴降将孙秀为会稽公。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改会稽郡为会稽国。西晋时,会稽国仅辖十县:山阴、上虞、余姚、句章、鄞、鄮、始宁、剡、永兴、诸暨。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绍兴市、宁波市除宁海、象山的其余地区及杭州市萧山区一带。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封司马裒为琅邪王,改食会稽、宣城邑五万二千户,会稽郡成为琅邪国的支郡,太守改称内史。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会稽悼王司马脩之薨,无子,国除,内史改称太守。刘宋、南齐两代无所改置,会稽郡仍领十县。梁、陈于会稽郡置东扬州。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东扬州为吴州。省并山阴、上虞、始宁、永兴四县置会稽县,省并余姚县、鄞县、鄮县入句章县。大业初改为越州。大业三年(607年)改越州为会稽郡,领四县:会稽、句章、剡、诸暨。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领会稽、诸暨、山阴三县。武德七年,以姚州之余姚县来属。次年(625年),废鄞州为鄮县,废嵊州为剡县,并入越州,又省山阴县。仪凤二年(677年),分会稽、诸暨二县复置永兴县,天宝元年改为萧山县。垂拱二年(686年),分会稽县复置山阴县,与会稽县同城而治。天宝元年(742年),改越州为会稽郡,领七县: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萧山、上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秦汉时,会稽郡是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秦始皇曾徙天下罪人于山阴。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征发吴国14岁以上、62岁以下的男子从军,得二十余万。景帝令诸将“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无有所置”。汉军击败七国叛军时,已经“斩首十余万级” ,其中多半是吴军。故此时会稽郡人口应有不小的损失。据今人葛剑雄推算,包括会稽郡在内的原刘濞吴国地区,自景帝三年至平帝元始二年的156年间,人口增长了0.88倍,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会稽郡26县共有223038户,103260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平均每县39716人,每户4.63人。除回浦县、冶县之外24县,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4.28人。新莽、东汉之际,不少中原移民避乱迁入会稽。顺帝永和五年分置吴郡前,会稽郡大约有287254户,1181978人。人口较西汉末年增加了近十五万人。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吴郡13县析出,会稽郡户口减少了一半以上,有123090户,481196人。平均每县32080人,每户3.91人。经过汉末三国战乱,又因临海、建安、东阳三郡分出,西晋太康初年,会稽郡户数仅有三万。五胡乱华时,中原人口大量迁入吴越之地,会稽人口有所增加,但在晋末孙恩之乱中又有所损失。刘宋大明八年(464年),全郡有52228户,348014人,平均每县34801人,每户6.66人。隋大业三年(607年),户数为20271。唐天宝元年(742年),有90279户,529589人。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郡、国,以其最后使用的名称为准,并括注曾用名称。郡、国同名者,只列出最后使用的名称。 注3:汉初尚存的Template:南朝行政区划 Template:隋朝行政区划

相关

  • 桥粒桥粒(英语:desmosome,亦称为胞桥小体、细胞膜吸著部或桥体)是一种相邻细胞之间连接的结构。根据桥粒连接形态,可分为点状桥粒、带状桥粒和半桥粒。桥粒是细胞连接的一种。桥粒有
  •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中纬度大陆腹地的一种气候类型,由于受海洋的影响较小,有年温差大、降水少的特点。除了北美东海岸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以外,本气候的冬季通常有一个固定的
  • 龙葵素茄碱(Solanine),又称龙葵碱、龙葵素、茄苷,是茄科(茄科)物种中被发现的一种糖苷生物碱毒素,例如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茄子(Solanum melongena)的物种
  • 回文风湿反复性风湿症(英语: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一种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且会“自己消退”的“关节”和“关节周边”的发炎反应,即关节炎或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炎(风湿
  • 永康县坐标:28°53′27″N 120°02′33″E / 28.89083°N 120.04250°E / 28.89083; 120.04250永康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中部。三国吴时置永康县,1992年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
  • 伦敦历史伦敦历史可以追溯至2,000年前,从那时至今,伦敦从凯尔特人的城镇逐渐发展成为英国首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文化重镇。它在历史上经历了瘟疫、火灾、内战、空袭、恐怖袭击和
  • 莱德尼采-瓦尔季采文化景观莱德尼采-瓦尔季采文化景观(捷克语:Lednicko-valtický areál,英语:Lednice-Valtice Cultural Landscape)是捷克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指捷克摩拉维亚南部地区莱德尼采和瓦尔季采这
  • 北岛火车北岛主干铁路线(英语:North Island Main Trunk,缩写NIMT)是新西兰北岛的主干铁路线,连接首都惠灵顿与最大城市奥克兰。铁路线全长682千米(424英里),途径帕拉帕拉乌穆(英语:Paraparaumu
  • 塔尔萨塔尔萨(英语:Tulsa,/ˈtʌlsə/,台译土尔沙)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东北部的塔尔萨县首府,也是该州人口第二多城市,2006年人口387,807,2013年估计人口398,121。塔尔萨附近是阿肯色河。这
  • 莽原之役Indecisive (Union offensive continued)莽原之役(Battle of Wilderness),爆发于1864年5月5日至7日。1864年5月3日,格兰特麾下波多马克军团的十三万大军南下弗吉尼亚州,追赶兵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