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LITTLE

✍ dations ◷ 2025-08-13 20:30:21 #ARM架构

ARM big.LITTLE或big.LITTLE是由安谋国际科技公司(ARM)提出的异质运算多核心处理器配置结构配置。在这个配置,将比较耗电、但运算能力强的处理器核心组成的“big集群”与低耗电、运算能力弱的处理器核心组成的“LITTLE集群”结合在一起,这些处理器核心共享存储器区段,并能够在不同的CPU集群之间在线实时分派、切换负载。这个多核心处理器配置结构运用在移动计算上,从而能够做出计算高性能,但是平均耗电低的多核心处理器,ARM的市场数据称在某些运算操作中这个配置配置相比只使用与“big集群”相同CPU核心数量的处理器可节省多达75%的功耗。

本配置配置式在2011年10月ARM发表Cortex-A7时首次对外公布,Cortex-A15也能够与这个架构兼容。2012年10月,ARM公司宣布Cortex-A53(英语:ARM Cortex-A53)与Cortex-A57(英语:ARM Cortex-A57)(ARMv8)也能与这个架构兼容。2014年2月ARM发表Cortex-A17(英语:ARM Cortex-A17),同一年在Computex 2013上ARM又发表了Cortex-A12(英语:ARM Cortex-A12),这两种CPU核心也可用于big.LITTLE配置式中的“big集群”上(“LITTLE集群”由Cortex-A7担当)。

2017年5月,ARM发表DynamIQ取代big.LITTLE。与big.LITTLE相比,DynamIQ允许更为灵活的CPU核心配置和更大规模的集群设计(每个CPU集群可以有八颗CPU核心)、集群数量更多(一块CPU上最大可扩展至32个集群)、更精确的电源控制(每个核心内有更多的时钟门控和电压控制)以及更快速的L2缓存访问操作。然而DynamIQ仅适用于Cortex-A75、Cortex-A55及往后推出的ARM CPU核心。

big.LITTLE中,节电的“LITTLE集群”和高性能的“big集群”之间有三种切换方式,均要求在线实时操作,除了电路设计以外还需要操作系统的配合得当(一些方式需要依赖操作系统的工作流调度实现)

最早也是最简单的big.LITTLE配置实现是这种大小核心集群的切换,高性能CPU核心亦即大核心组成“big集群”,而低功耗CPU核心亦即小核心,则是组成“LITTLE集群”。操作系统的调度器在某一时间点上只能见到一组CPU集群,整个处理器的负载高低变化时,系统会在不同集群间转移负载。当负载从一个CPU集群转移至另一CPU集群时,相关的数据、运行状态等被保存在这些集群共享的二级缓存(L2 Cache)当中,先前运作的CPU集群断电关闭然后加电压开启另一个集群。集群的数据转移还需要使用缓存一致性互联(CCI)。这种big.LITTLE的第一个实现是三星Exynos 5410 Octa。这种方式的一大缺点是CPU集群间的切换延时较高,并且CPU核心的利用率较低。

这种切换方式自集群切换方式演变,主要区别在于每一个集群对操作系统调度器来说都是可见的。在此种方式中,任务在CPU核心之间切换使用内核内置切换器(in-kernel switcher,IKS),芯片设计上是一个高性能CPU核心和一个低功耗CPU核心组成一个复合集群,这一个集群作为一个“虚拟的”核心来供操作系统操作,同一时间点上这一对CPU核心只有一颗在运作,高性能CPU核心仅在有高性能运算需求时才开启,运算性能需求低时则是只开启低功耗核心。当虚拟核心内负载在高低之间变化时,先开启将要切换到的CPU核心,转移运行状态,转移完成后关闭先前运行的CPU核心,由该CPU核心继续运行先前的处理进程。切换工作需要通过cpufreq框架完成。Linux 3.11内核开始提供了big.LITTLE IKS完整实现所需内核组件模块。

苹果公司的A10 Fusion以及A10X Fusion即采用此种big.LITTLE配置。不过,更复杂多样的“大小核心”CPU核心分组,也是有可能的,一只采用IKS方式的处理器上容许一个虚拟核心内有一颗以上的高性能CPU核心或低功耗CPU核心,或者是相同的CPU核心而分成主副CPU核心。英伟达的Tegra 3 SoC也采用类似IKS切换方式,但Tegra 3上采用的是相同的CPU核心,多个主CPU核心与一个副CPU核心的设计。

异质多处理(heterogeneous multi-processing,HMP)是big.LITTLE配置中最灵活也是性能最强劲的使用模式,在这种配置中,同一时间点上所有的物理CPU核心都是可用的并且可以同时全部开启使用,也可以将高性能CPU核心全数关闭而只使用低功耗CPU核心。高优先级或者对运算速度吃重的线程可以被分派至高性能CPU核心上,而低优先级或对运算速度要求不高的线程(如背景任务),则是由低功耗CPU核心负责完成

最早的实现是三星电子的Exynos Octa 5420/5422/5430。而现时大部分实现big.LITTLE配置的ARM架构兼容处理器,多采用这种切换方式。迫于移动设备对CPU核心规模的控制,苹果公司的Apple A11也采用此种调度方式。

全局任务调度的优势:

对于大小CPU核心(集群)成对配置的,它们之间的切换过程对操作系统来说是透明的,操作系统使用现成的动态电压与时钟信号调整(DVFS)功能来实现。操作系统核心现成的DVFS支持(像是Linux核心的cpufreq)将根据负载轻重,从预先设置的一个时钟信号-核心电压参数配置表中以合适的参数设置CPU的电压与时脉,和此前仅需调整核心电压、时脉的CPU一样,然而,较低的参数设置则会开启节电(小)CPU核心,而较高的参数设置则是开启高性能(大)CPU核心。

另一种相对的,则是所有的CPU核心都呈现给操作系统内核调度器,调度器将依据请求决定由哪个核心运行哪个行程或线程。这种调度方式需要非成对配置的CPU核心(集群),不过成对配置的CPU核心(集群)也可能允许使用。不过这种调度方式更考验操作系统内核调度器的调校功力(多核心处理器的性能最优化),至少当前大多数的硬件中,多核心处理器的结构使用的是对称多处理器系统,big.LITTLE配置其实也不例外。

相关

  • 机构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哺育母乳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称哺乳、授乳或母乳喂养,指的是女性以乳房喂食婴儿母乳的行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并吞咽母乳,专家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即可哺喂母乳,之后
  • Hsub2/subSsub2/subOsub7/sub焦硫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晶体(当冷却发烟硫酸时,可以析出焦硫酸的晶体),其熔点为308K。焦硫酸为发烟硫酸的主要构成物,同时根据以下方程式,是液态脱水硫酸的次要
  • 山奈酚山柰酚(Kaempferol)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茶叶、西兰花、翠雀草、金缕梅、葡萄柚、抱子甘蓝、苹果等植物中植源性物质。山柰酚为黄色结晶体,熔点为276-278℃,微溶于
  • 1,2-二甲基肼1,2-二甲基肼(英语:1,2-Dimethylhydrazine)又称为均二甲肼(英语: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缩写SDMH),是二甲基肼的其中一种,也是偏二甲肼的同分异构体。它是一种具有烷化剂作用
  • 蛇颈龙蛇颈龙属(属名:Plesiosaurus)是种大型的海生爬行动物,属于鳍龙超目,存在于早期的侏罗纪,身长约3到5米。在德国与英国的里阿斯统(Lias)发现了接近完整的骨骸,在西欧地区发现较多。它们
  • 反社会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指的是一种故意或非故意、不顾他人观感、损人不利己(揽炒),而且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无法增进公众福祉的行为,可涉及破坏、强奸、盗窃、故意伤害
  • 1973年智利政变智利军队1973年智利政变(西班牙语:Golpe de Estado en Chile de 1973),指发生于1973年9月11日,一场推翻当时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军事政变。结果阿连德遇害,由皮诺契特将军
  • 奥古斯特·巴奇奥古斯特·巴奇(1761年10月28日-1802年9月29日)(全名奥古斯特·约翰·格奥尔格·卡尔·巴奇 德语:August Johann Georg Karl Batsch)是德国植物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真菌。 他出生于
  • 凯迪拉克汽车列表凯迪拉克历届车辆列出了凯迪拉克成立迄今所推出的车型。 1959 Cyclone2002 Cien2003 Sixteen2010 Converj2011 ULC2011 Ciel2013 Elmiraj2016 Esc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