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LITTLE

✍ dations ◷ 2025-04-26 14:49:34 #ARM架构

ARM big.LITTLE或big.LITTLE是由安谋国际科技公司(ARM)提出的异质运算多核心处理器配置结构配置。在这个配置,将比较耗电、但运算能力强的处理器核心组成的“big集群”与低耗电、运算能力弱的处理器核心组成的“LITTLE集群”结合在一起,这些处理器核心共享存储器区段,并能够在不同的CPU集群之间在线实时分派、切换负载。这个多核心处理器配置结构运用在移动计算上,从而能够做出计算高性能,但是平均耗电低的多核心处理器,ARM的市场数据称在某些运算操作中这个配置配置相比只使用与“big集群”相同CPU核心数量的处理器可节省多达75%的功耗。

本配置配置式在2011年10月ARM发表Cortex-A7时首次对外公布,Cortex-A15也能够与这个架构兼容。2012年10月,ARM公司宣布Cortex-A53(英语:ARM Cortex-A53)与Cortex-A57(英语:ARM Cortex-A57)(ARMv8)也能与这个架构兼容。2014年2月ARM发表Cortex-A17(英语:ARM Cortex-A17),同一年在Computex 2013上ARM又发表了Cortex-A12(英语:ARM Cortex-A12),这两种CPU核心也可用于big.LITTLE配置式中的“big集群”上(“LITTLE集群”由Cortex-A7担当)。

2017年5月,ARM发表DynamIQ取代big.LITTLE。与big.LITTLE相比,DynamIQ允许更为灵活的CPU核心配置和更大规模的集群设计(每个CPU集群可以有八颗CPU核心)、集群数量更多(一块CPU上最大可扩展至32个集群)、更精确的电源控制(每个核心内有更多的时钟门控和电压控制)以及更快速的L2缓存访问操作。然而DynamIQ仅适用于Cortex-A75、Cortex-A55及往后推出的ARM CPU核心。

big.LITTLE中,节电的“LITTLE集群”和高性能的“big集群”之间有三种切换方式,均要求在线实时操作,除了电路设计以外还需要操作系统的配合得当(一些方式需要依赖操作系统的工作流调度实现)

最早也是最简单的big.LITTLE配置实现是这种大小核心集群的切换,高性能CPU核心亦即大核心组成“big集群”,而低功耗CPU核心亦即小核心,则是组成“LITTLE集群”。操作系统的调度器在某一时间点上只能见到一组CPU集群,整个处理器的负载高低变化时,系统会在不同集群间转移负载。当负载从一个CPU集群转移至另一CPU集群时,相关的数据、运行状态等被保存在这些集群共享的二级缓存(L2 Cache)当中,先前运作的CPU集群断电关闭然后加电压开启另一个集群。集群的数据转移还需要使用缓存一致性互联(CCI)。这种big.LITTLE的第一个实现是三星Exynos 5410 Octa。这种方式的一大缺点是CPU集群间的切换延时较高,并且CPU核心的利用率较低。

这种切换方式自集群切换方式演变,主要区别在于每一个集群对操作系统调度器来说都是可见的。在此种方式中,任务在CPU核心之间切换使用内核内置切换器(in-kernel switcher,IKS),芯片设计上是一个高性能CPU核心和一个低功耗CPU核心组成一个复合集群,这一个集群作为一个“虚拟的”核心来供操作系统操作,同一时间点上这一对CPU核心只有一颗在运作,高性能CPU核心仅在有高性能运算需求时才开启,运算性能需求低时则是只开启低功耗核心。当虚拟核心内负载在高低之间变化时,先开启将要切换到的CPU核心,转移运行状态,转移完成后关闭先前运行的CPU核心,由该CPU核心继续运行先前的处理进程。切换工作需要通过cpufreq框架完成。Linux 3.11内核开始提供了big.LITTLE IKS完整实现所需内核组件模块。

苹果公司的A10 Fusion以及A10X Fusion即采用此种big.LITTLE配置。不过,更复杂多样的“大小核心”CPU核心分组,也是有可能的,一只采用IKS方式的处理器上容许一个虚拟核心内有一颗以上的高性能CPU核心或低功耗CPU核心,或者是相同的CPU核心而分成主副CPU核心。英伟达的Tegra 3 SoC也采用类似IKS切换方式,但Tegra 3上采用的是相同的CPU核心,多个主CPU核心与一个副CPU核心的设计。

异质多处理(heterogeneous multi-processing,HMP)是big.LITTLE配置中最灵活也是性能最强劲的使用模式,在这种配置中,同一时间点上所有的物理CPU核心都是可用的并且可以同时全部开启使用,也可以将高性能CPU核心全数关闭而只使用低功耗CPU核心。高优先级或者对运算速度吃重的线程可以被分派至高性能CPU核心上,而低优先级或对运算速度要求不高的线程(如背景任务),则是由低功耗CPU核心负责完成

最早的实现是三星电子的Exynos Octa 5420/5422/5430。而现时大部分实现big.LITTLE配置的ARM架构兼容处理器,多采用这种切换方式。迫于移动设备对CPU核心规模的控制,苹果公司的Apple A11也采用此种调度方式。

全局任务调度的优势:

对于大小CPU核心(集群)成对配置的,它们之间的切换过程对操作系统来说是透明的,操作系统使用现成的动态电压与时钟信号调整(DVFS)功能来实现。操作系统核心现成的DVFS支持(像是Linux核心的cpufreq)将根据负载轻重,从预先设置的一个时钟信号-核心电压参数配置表中以合适的参数设置CPU的电压与时脉,和此前仅需调整核心电压、时脉的CPU一样,然而,较低的参数设置则会开启节电(小)CPU核心,而较高的参数设置则是开启高性能(大)CPU核心。

另一种相对的,则是所有的CPU核心都呈现给操作系统内核调度器,调度器将依据请求决定由哪个核心运行哪个行程或线程。这种调度方式需要非成对配置的CPU核心(集群),不过成对配置的CPU核心(集群)也可能允许使用。不过这种调度方式更考验操作系统内核调度器的调校功力(多核心处理器的性能最优化),至少当前大多数的硬件中,多核心处理器的结构使用的是对称多处理器系统,big.LITTLE配置其实也不例外。

相关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是美国的一个致力于消除癌症的全国性的自愿健康组织。美国癌症协会成立于1913年,并在美国分布为十二个地区(包括波多黎各 ),拥有大约9
  • 弗雷德·桑格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 皇家奖章(1969年) 盖尔德纳国际奖(1971年) 科普利奖章(1977年)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英语: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英国生物化学家,曾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法语:le traité de Maastricht,德语:Vertrag von Maastricht,英语:Maastricht Treaty),即《欧洲联盟条约》,于1991年12月9日至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
  • 抓氢键抓氢键(又称agostic键)是一种烷基、烯基、炔基或芳基中的氢与过渡金属间形成的3c2e键。
  • 胡敦欣胡敦欣(1936年10月20日-),中国物理海洋学家。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今青岛市即墨区)。196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毕业前改组为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
  • 珀尔马特索尔·珀尔马特(英语:Saul Perlmutter,1959年9月22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会员。20
  • 比利时国家足球队比利时国家足球队(荷兰语:Belgisch voetbalelftal,法语:Équipe de Belgique de football),是比利时的官方足球队,由比利时足球协会管理。比利时以往在国际大赛都有不俗成绩,曾夺得1
  • 电白县电白区(邮政式拼音:Tinpak)位于中国广东省西南部沿海,是茂名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5.46%,林地绿化率达87.69%(201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00元,增长7.0%;
  • 当代当代史(英语:Contemporary history)是在时间轴上与当前紧密相连的历史,是现代史的特定角度,即现在的历史,或是与个人相关的历史。当代史一词早在19世纪就已使用,并在21世纪成为一门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民营企业联合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民营企业联合馆,简称民营企业联合馆、中国民企联合馆(英文: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 at Expo 2010),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中国民营企业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