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后盆地(Back-arc basins)是属于隐没系统中的地质构造单元。
弧后盆地即在隐没带,坐落于火山弧后面的盆地,即称之。弧后盆地最广为讨论的应属分布在西太平洋一系列的弧后盆地,如:日本海、马里亚纳海槽、劳盆地(英语:Lau_Basin)等。此外,因其分部特征大多位在大陆与海洋的边缘,亦可称之为边缘海盆(marginal basin),有些弧后盆地会介于两个火山弧之间,是以也有些被称为弧间盆地(interarc basin)。
在地理位置方面,弧后盆地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少数分布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有些是在火山弧与大陆之间,如:日本海;有些是在火山弧与火山弧之间,如:马里亚纳海槽。
在地壳组成方面,大多数的地壳性质类似于海洋地壳;部分则是拉张变薄的大陆地壳。
其他特色还有弧后盆地通常非常狭长(可能达数百公里到数千公里),且宽度较小(约几百公里)。至于宽度会受限制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比较活跃的岩浆活动皆靠近隐没带,因此将弧后盆地拉张开的力量,变多半集中在靠近隐没带,所以宽度会受到限制。
至于伸张的速率,有从非常小的每年数公分(如马里亚纳海槽(英语:Mariana Trough)),到非常快速每年数十公分(如劳盆地(英语:Lau Basin))。
在弧后盆地的扩张中心所喷发的火成岩,经常是玄武岩质,类似于中洋脊;两者的些微差异在于岩浆水的含量,通常在弧后盆地中的岩浆水含量比较多,在中洋脊的则比较少。 至于,在弧后盆地中会有比较高的岩浆水含量,可能是来自于隐没板块将水带至深部,然后由此处释出至上覆板块的缘故。
由于弧后盆地底下有着活跃的岩浆活动,因而使得弧后盆地有活跃的热液喷泉,也因此可能有化学性自营生物的聚落出现。
弧后盆地的形成被认为是和隐没脊轴远离海沟方向的运动有关系(隐没脊轴远离海沟的运动被称之为hinge rollback)。当隐没板块的向下运动速率大于水平方向的运动速率时,隐没脊轴的位置便会退后(远离海沟),令上覆板块有向前(靠近海沟)的运动空间,加上因为地涵的热对流,让上覆板块产生了向两侧扩张的力。因而形成弧后盆地。
然而此说法,仍有些争议,更确切成因目前尚不明朗。
目前正在活跃的有:马里亚纳、东加-克玛德克、北斐济、地中海等地区。大多数活跃的地区,仍是在西太平洋附近。目前没有再活跃的有:Parece Vela-Shikoku Basin(英语:Parece Vela-Shikoku Basin)、日本海等地区。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隐没带都有弧后盆地,如:安地斯隐没带。
19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刚被广泛接受,但却难以解释在以聚合为主隐没带中,怎么会出现拉张的力?
直到1970年代初期,才由海洋科学家Daniel E. Karig所提出的模型,使弧后盆地的形成可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